《哲学小辞典·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部分》2.29 思想体系
【本文转载自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 仅供学习参考】
29、思想体系
一定阶级或一定社会集团的思想观点的总和。政治、哲学、艺术、道德、宗教等是思想体系的表现形式。在阶级社会里思想体系有着阶级性,反映着一定阶级的利益。经济上政治上占支配地位的阶级,它的思想体系也占着统治地位。在过去的阶级社会里,都是剥削阶级的思想体系占着统治地位。到了社会主义社会,无产阶级的思想体系即马克思主义占着统治地位。
思想体系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属于上层建筑。它由社会经济基础决定,并为其服务。思想体系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对社会存在有着反作用。不同阶级的思想体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起着不同的作用。进步阶级的思想体系推动社会的发展;反动阶级的思想体系阻碍历史的前进。敌对阶级之间思想体系的斗争是不可调和的。腐朽没落的思想体系不会自动退出历史舞台,进步的革命的思想体系是在斗争中产生发展的。现代反动腐朽的资产阶级思想体系是对社会存在的歪曲反映,它已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为了挽救其垂死的命运,资产阶级总是千方百计利用各种渠道,散发毒气,争夺阵地,同科学的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体系较量。修正主义者是资产阶级、帝国主义的忠实走狗,同资产阶级、帝国主义一证。坚持资产阶级压迫、剥削无产阶级的思想体系和资本主义的社会制度,反对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体系和社会主义的社会制度。他们都企图倒转历史车轮,但这只能是痴心妄想。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体系是在近代大工业和工人运动的基础上,同资产阶级和一切剥削阶级的思想体系斗争中产生发展起来的。它是客观世界规律的科学反映,是指引人们向共产主义迈进的指路明灯,真正代表了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人类历史上最完全、最进步、最革命的思想体系,是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进行革命斗争的强大武器。教员说:“共产主义是无产阶级的整个思想体系,同时又是一种新的社会制度。······中国自有科学的共产主义以来,人们的眼界是提高了,中国革命也改变了面目。中国的民主革命,没有共产主义去指导是决不能成功的,更不必说革命的后一阶段了。”[1]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体系,正以排山倒海之势,雷霆万钧之力,磅礴于全世界,而葆其美妙之青春。
注:
[1] 《毛泽东选集》一卷本646-64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