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负
世上的事物基本可以分为两种:可以舍弃的 与 不能舍弃的。
我一直认为自己已经舍弃了一切,仍旧难以前进是因为没有足够的动力,因此不断改进引擎的构造,想要有源源不断的动力推动自己前进。
动力的问题解决以后,我仍然停留在原地,所以我认为是自己的路没有选对,所以我开始寻找自己专属的那条路,只有自己能踏上的路。
踏上自己专属的道路以后,我依旧停留在原地。
我真的舍弃了所有可以舍弃的东西吗?
大学的时候学校附近有一家拉面馆,那是我吃过的最专业的拉面,那个少数民族装饰的老板会用并不标准的普通话问我面的硬度,那次吃完以后我开始怀疑面汤里加了罂粟,面的口感也是顶级,每次都是连汤带面吃光。我至今没有再吃到过那么好吃的拉面。
我知道是我的见识太少,这附近别的地方的拉面,甚至都不是拉面。
那家拉面店我认为是不可以舍弃的东西,但是当时我并没有思考过哪些东西不能舍弃,只是觉得自己被什么东西束缚,自己是如此拘束有一种将死的窒息感。
现在回过神来看,我没有真正思考过哪些东西是可以舍弃的,没有舍弃真正需要舍弃的东西。
对啊,我没有思考过哪些东西对自己而言是重要的,因为我一直不够自私。
因为我没有真正舍弃什么,负重太高所以无法前进,这应该就是最后一道链子了。
那么,可以舍弃的东西是:
无尽
几乎所有没有尽头的事,都是可以舍弃的,假如那碗拉面的重要程度是72,那无尽的重要程度就是-30,因为回想起来只有折磨。
所以无尽到底是什么?就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所有没有尽头的事,几个例子的话:
性:繁衍后代的本能是没有尽头的。 它人的期待:它人总是会擅自出现,单一的期待容易满足,但是马上又会有新的期待,这也是没有尽头的。
未来的思考:对未来的思考一定会导向焦虑,但未来是永恒存在的,没有尽头(意识上传会实现);我只能思考一个星期内的未来,因为更远的未来一直存在于我的潜意识。
后果:我越是去想象自己做好某件事,就越是会害怕,最终变得不敢去做。打电话的时候提前组织好语言,想象着到时候怎么说......但这是多余的思考,完全应该被优化,非要一个原理的话,我知道原理肯定存在,肯定被某些心理学家研究过,而未来的我会去了解,因此现在无脑相信就够了,而且我的经验也足够证明这对我来说是正确的。
形状和颜色:我的形状是否很奇怪,我是否是她喜欢的形状,是否已经染成了她想要的颜色......明确地说,比起圆形我更喜欢矩形,可以带一点圆角;喜欢的颜色是黑岩射手的蓝色跟洛天依的蓝色,橙色也并不讨厌。
这是已经确定的事,如果因此被讨厌我大概也没什么办法——怎么会被讨厌呢,当时就是因为我是这种阴暗的颜色,才有了那种奇迹。
同类:刷短视频停不下来可以说是受多巴胺控制,但我的更深层次的原因是,想要找到同类。就像穷人看到一个标题是《贫穷的本质》的视频就会点进去一样,因为在穷人的潜意识里看了这个视频就能拜托贫穷,但事实却是视频作者会因此摆脱贫穷,所以贫穷的本质就是《贫穷的本质》,这个话题放在后面说。
自己刷短视频也好,逛街出去玩,找网吧,卡牌店或者怎么样也好,其实都是在寻找同类。因为我的潜意识里,这样做就可以找到,所以会一直找就算找了那么久一个都没有......所以“没有同类”应该成为一种常态,有人在某个瞬间跟自己有那么百分之一的重合就已经足够了,笑一笑就完了,没有能对上电波的同类才是正常状态。
格局
我崇拜过卫宫切嗣,为了理想献身的人真的好帅,这个角色就是我脑中“理想”这个词的定义。所以我也希望自己有拯救人类那样的远大的理想,否则不就太无聊了吗?
我错的一点是:格局跟是否无聊无关。
昨天我把易拉罐往垃圾桶里面扔,没有扔进去,但是这很好玩,下次我还是会这么玩。
That's all.这就是所有我要说的,把易拉罐扔进垃圾桶,我的理想应该是这种大小的格局。
当然,中二病还是会发作,但不会是潜意识级别的那种中二,不会真的打心底想要实现全人类的平等。
等我的能力远超格局以后,格局自然会慢慢扩大,因此不用给自己一个远大的理想施压。
所以格局可以舍弃,因为格局在空中,而我的路在地上,所以这不影响我道路的大方向,而且只有一直往后走才能知道是否可以升上半空。
舍弃掉这两项,就再也没有什么东西可以束缚住我了,我应该就可以重新跑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