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NERF—关于发射器的原理、历史、简介与杂谈》(055)

2023-01-13 19:16 作者:东爸的NERF  | 我要投稿


【图片 1.4.1-05】爆破球射手
(SuperMAXX Thunder Blast Ball Shooter·SuperMAXX(Larami)·1995)转自外网

  1995年,拉拉米发表了所属于3个系列的7把发射器,分别为所属于超级系列的爆破球射手,所属于极限系列的超级700(SuperMAXX 700·SuperMAXX Xtreme·1995)、超级2500(SuperMAXX 2500·SuperMAXX Xtreme·1995)、超级5000和极限球射手(SuperMAXX Xtreme Ball Shooter·SuperMAXX Xtreme·1995),所属于超科技系列的超科技500( SuperTech 500·SuperTech·1995)和超科技9000( SuperTech 9000·SuperTech·1995)

  爆破球射手为1995年的7款中最有趣的发射器。其采用内置弹匣式载弹,载弹量16发,发射超级球弹,蓄气式发射,可以切换单发或是连发模式,由于资料缺乏,故阀门种类不详。

  从外观来看,虽然其有迷惑性极强的气囊壳,但体积实在是太小了,所以笔者认为爆破球射手使用气囊的可能性较小,其更有可能使用与之前的发射器一样的气室结构。爆破球射手的发射管最多可以装入16枚超级球弹,这使得其成为当时甚至在后是很短长一段时间内,载弹量最大的蓄气式发射器。爆破球射手最大的特点在于其有一个扳动式开关,通过这个位于发射器左侧气室与发射管之间的开关,玩家可以选择发射器进行半自动发射或是全自动发射。遗憾的是,资料网站并没有注明发射器的建议泵气次数,不过笔者并不认为其能加压太多次数,也就是说,即使玩家使用全自动模式,也可能无法一次将所有球弹都发射出去。

  有趣的事,爆破球射手共有三个版本,除爆破球射手外,还有同年的的极限球射手,以及发表于1997年的空气大师2000(Air Master 2000 Ball Blaster·Air Master Xtreme·1997)。诚然,后两个版本缺乏实物图,考虑到当时拉拉米公司放出的大量从未落地的卫星,所以笔者并不认为两者实际发表过。

  超级700采用燧发式载弹,载弹量1发,发射超级沾粘弹,蓄气式发射,由于资料缺乏,故阀门种类不详。

  超级700是一款平平无奇的发射器,唯一的特点是其泵气握把后置,玩家需要向后拉动后向前推动泵气,这为发射器带来一种奇怪的手感。发射器建议泵气次数为5次,这证明期采用的是气室结构。

  顺带一提,假设超级700与其再版版本超级750(SuperMAXX 750·SuperMAXX(Hasbro)·1997)的内构一致的话,那么其采用的是柱塞式阀门。

  超级2500采用弹轮式载弹,载弹量8发,发射超级沾粘弹,蓄气式发射,由于资料缺乏,故阀门种类不详。

  超级2500可以看作是超级1500的升级版,这点可以从与扳机联动旋转的弹轮可以看出,而超级2500更换发射物后载弹量增加了2,并且大幅优化了外观。虽然超级2500的外观有着迷惑性的气囊壳,但实际上我们可以从他至多泵气6发来判断,其为气室结构。事实上,假设其与其异色再版超级3000(SuperMAXX 3000·SuperMAXX(NERF)·1998) 的结构完全一样的话,那么其肯定为气室式结构。另外如果两者的差异仅为颜色的话,那么超级2500与超级3000一样均采用柱塞式阀门。

  有趣的事,1998年,NERF于超级系列(SuperMAXX(Hasbro)·1997-2001)旗下发表了两款名为超级3000的发射器,其中一款为超级2500的异色,而另一款则是外观与结构优化后的超级2500,诚然,虽然有花了结构,但实际上只是布局与零件外观发生了变化,原理依旧为气室式结构+柱塞式阀门。

  超级5000采用燧发式载弹,可以通过切换发射管来切换发射超级沾粘弹、超级球弹和超级弓箭弹,三种软弹的载弹量均为1发,蓄气式发射,发射器顶部设计有发射管载具和载弹夹。

  诚然,超级5000是超级2000的异色版,两者从功能到结构没有任何区别。不过相对于超级2000,笔者对超级5000的了解程度更高一些,从内构来看,超级5000采用气室式结构,柱塞式阀门。

  超科技500采用燧发式载弹,载弹量1发,发射超级沾粘弹,蓄气式发射,由于资料缺乏,故阀门种类不详。

  超科技9000采用燧发式载弹,载弹量1发,发射超级沾粘弹,蓄气式发射,采用柱塞式阀门。

  超科技500和超科技9000采用套装发表,没有单独发表的记录,两者的套装名不详,根据盒子来看,很可能就叫做超科技(SuperTech)。这个套装除了两把发射器以外,另配有24枚超级沾粘弹、专用瞄准镜*2和靶子*1.

  虽然名字十分霸气新颖,但实际上,超科技500为超级500的改模产品,两者区别除了颜色,就是超科技500可以加装装用瞄准镜。超科技9000为超级2000和超级5000的改模产品,前者与后者的却别除了可以加装装用瞄具外,超科技9000还增加了一个一体的可以使玩家抵肩实用的尾托,事实上,这也是首个能够抵肩发射的蓄气式发射器。

【图片 1.4.1-06】疯狂大黄蜂 转自外网

  截止2022年9月,发表于1997年所属于最大力量2112系列的疯狂大黄蜂是历史上最早的由NERF发表的完全原创的蓄气式发射器。

  截止2022年9月,本款发射器也是由NERF原创发表的最早的带有扳机的气动类发射器。

  疯狂大黄蜂采用弹轮式载弹,载弹量6发,发射老式沾粘弹,蓄气式发射,虽然有内构图,但笔者无法判断其阀门样式。

  从内构来看,疯狂大黄蜂内部有一个气囊壳,其内足以塞入一个能够产生足够内缩压以供发射的气囊,结合资料网站的说法,笔者确定其为气囊式发射器。截止2022年9月,这是已知最早的采用气囊式结构的蓄气式发射器。

  疯狂大黄蜂采用弹轮式载弹,扣动扳机时自动旋转,其加压把手设计在了弹轮中间,有点类似于后世蓬蓬头系列的超火力(FURYFIRE·DART TAG·2009).如果姿势正确,即使如此设计,玩家也可以在蓄压的同时发射。

  疯狂大黄蜂上是第一款强力的蓄气式发射器,相比于之前的气室结构,气囊能制造更大的压力,而弹轮式载弹的设计能够使得其蓄积的空气能作用于单一的软弹,两者结合能够给软弹制造更强的推力。

  值得一提的是,疯狂大黄蜂应与1996年发表,但却因为本身多处会造成潜在伤害的尖锐设计而被迫延迟。但实际发售的版本并没有对这些尖锐设计有所更改(看起来是如此),笔者无法理解延迟发表的意义何在,或是对这把发射器造成了什么影响。

【图片 1.4.1-07】超级3000(新)

  除了疯狂大黄蜂之外,NERF在1997年于超级系列旗下还发表了5把发射器,分别为超级750(旧)、超级1500(SuperMAXX 1500·SuperMAXX(Hasbro)·1997)、超级3000(旧)、超级3000(新)和超级750(新)。

  其中,超级750(旧)和超级3000(旧)均为旧款异色。

  超级1500采用弹轮式杂店,载弹量4发,发射超级沾粘弹,蓄气式发射,柱塞式阀门。

  超级1500非常的原始,虽然与1994年由拉拉米发表的发射器同名,但两者毫无可比性。超级1500最让人失望的地方在于,其弹轮无法自动旋转,玩家只能手动旋转弹轮。出现这种情况是可以理解的,在保证外形不变的前提下,内构根本无法塞入一个使弹轮旋转的棘轮或是其他任何装置。虽然解释很完美,但这依然是本款发射器一个重大的遗憾。

  超级1500的推荐泵气次数为2次,即使不看内构,我们也可以轻松的判断出其为气室结构。

  超级3000(新)采用弹轮式载弹,载弹量8发,发射老式沾粘弹,蓄气式发射,柱塞式阀门。

  在莫种意义上,超级3000(新)可以认为是1995年发表的超级2500的改模产品,两者有着一样的功能与性能,诚然,如果仔细对比内构就会发现,两者的零件在外观上的差异还是很大。

  超级3000有着一个巨大的气囊壳,但实际上我们在内购中看不到任何气囊存在,只能看到一个气室位于发射管后方,这也是为什么发射器推荐泵气6次的原因。

  超级3000最独特的地方在于其有着一个巨大的扳机,这在NERF历史上极为罕见,这个扳机允许玩家四只手指抓握,而非食指勾住。

  超级750(新)可以认为超级750(旧)和超级700的改模产品,最大的区别在于新款增加了5个载弹夹,这使得发射器的载弹量变为6发。但遗憾的是,这款发射器笔者从未找到过实物,这说明其极有可能并没有发表,资料网站也证明了这一猜测。

《NERF—关于发射器的原理、历史、简介与杂谈》(055)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