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只存在于1922-1991年的社会主义国家

苏联的全称为“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苏维埃(俄语:совет)一词是俄文的汉语音译,意即“代表会议”或“会议”
“苏维埃”是俄国劳动人民在革命斗争过程中创造出来的政权组织形式
1917年11月7日(俄历10月25日)爆发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1922年10月6日俄共(布)中央全会上,列宁提出成立新国家的建议得到通过。同年12月30日,在莫斯科大剧院召开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第一次苏维埃代表大会,会上通过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宣言和联盟条约,苏维埃社会主义 联盟正式成立。

1917年3月,俄罗斯帝国爆发二月革命,沙皇下台,俄帝国解体。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和工人苏维埃并存。
4月,列宁回国,发表《四月提纲》,提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根据列宁指示,布尔什维克党在群众中积极宣传并领导工人和士兵举行示威。 9、10月革命形势完全成熟,解放运动热情空前高涨。

于1917年11月7日夺取临时政府政权,史称“十月革命”。改国名为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简称苏俄。11月7日深夜,全俄工兵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在斯莫尔尼宫召开。会议在11月8日通过和公布了列宁起草的《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和平法令》和《土地法令》。建议结束战争,不割地、不赔款。废除地主土地私有制,实行国家土地所有制,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会议庄严宣告全部政权归苏维埃,选举成立了工农临时政府——人民委员会。列宁当选为人民委员会主席。
11月7-16日,苏维埃政权在莫斯科确立。
1917年11月-1918年2、3月,苏维埃政权在全国各地建立起来。成立最高国民经济委员会作为全国国民经济管理机关。建立工农红军、工人民警和人民法院。建立工兵农代表苏维埃机关和各人民委员部。
1918年1月,召开全俄苏维埃第三次代表大会、批准《被剥削劳动人民权利宣言》,正式宣布俄国为工兵农代表苏维埃共和国。劳动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实行土地国有化,消灭民族压迫,废除等级划分、等级特权和等级限制,宣布所有居民统一称为公民,保证无产阶级对国家的领导。十月革命产生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开辟了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和殖民地半殖民地在无产阶级领导下进行民族民主革命的新时代。十月革命后,各国无产阶级、被压迫人民、被压迫民族争取解放的斗争高涨。

1918年11月11日,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英,法,日,美等国因不满俄国单方面退出对德意志帝国的战争,以及沙皇俄国债务等问题,对俄国革命进行了武装干涉

国内有数量庞大、所占地域广阔的白军,由高尔察克等分别在各地指挥,发起了反对俄罗斯苏维埃共和国的苏俄内战。各少数民族趁此俄国内战的良机,也相继建立了数个独立主权国家。
经过近4年的俄国内战,在1921年,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下的苏维埃红军击败了白军,处决了高尔察克,将邓尼金、弗兰格尔、尤登尼奇等人赶出国境;并击败了外国军队的联合武装干涉,逼迫美国、英国、法国从列宁格勒、乌克兰和外高加索撤军,逼迫美国、日本从西伯利亚撤军,保卫了新生的苏俄政权,使其生存下来。

列宁逝世后不久,斯大林与托洛茨基的冲突便公开化了。为了防止托洛茨基掌握最高权力也利用托洛茨基与季诺维也夫和加米涅夫的矛盾,斯大林与后二者结成同盟。三人一起借口以前托洛茨基与列宁的分歧,很快就撤销了他的主要职务。不久,由于建设社会主义路线的分歧,斯大林击败了持反对意见的季诺维也夫和加米涅夫。
斯大林提出了他的建设社会主义的理论,大体上包括这样几点:一是苏联可以单独建成社会主义,二是经济行政计划化,三是优先发展重工业、四是高积累高投资,也就是要求轻工业和农业为重工业作出牺牲。
领导苏联工业化建设的斯大林 在斯大林的领导下,苏联共产党对苏联的经济生产方式进行了大改造,并把苏联改造成了一个重工业和军事上的强国,成为欧洲第一、世界第二的经济强国。

1937至1938年被称为苏联“大清洗”时期。在此期间,130万人被判刑,其中68.2万人遭枪杀。不少军界、经济和科学艺术界人士被清肃,苏联境内劳教所(古拉格)也大量增多,任何被怀疑为“反动派”或者“间谍”的公民、侨民都会被关进劳教所,甚至被枪决。而且斯大林的清洗运动不仅仅只针对苏共中央,苏联军队高层,也波及普通苏联人民。
20世纪30年代开始,西方国家采用“绥靖政策”安抚希特勒,使得苏联觉得西方国家企图将法西斯“祸水东引”。苏联在多次提出和英法结盟建立欧洲共同防御体系而不果,1939年,苏联采取和德国结盟秘密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二战爆发后,按照该条约划分的势力范围,苏联以“建立防止德国入侵的东方战线”的名义,出兵与德国瓜分波兰第二共和国、侵略芬兰并占领东欧部分地区。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被强行并入苏联,此举加速了其周边国家向法西斯轴心国的靠拢,也使得苏联在二战初期颇不得人心 。1939年苏联发动苏芬战争,在付出了巨大伤亡的情况下夺回了芬兰占领的土地。苏芬战争充分体现苏联士兵缺乏训练和装备。
1941年6月22日,德国撕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闪击苏联,苏德战争开始。1941年12月6日,苏军从莫斯科城郊开始反攻,到次年4月下旬击溃德军50多个师,击毙击伤德军80多万人,将敌军击退150多公里,解除了对莫斯科的威胁,夺回了60多座城市。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宣告了希特勒“闪击战”的彻底破产,粉碎了德军自二战开始以来不可战胜的神话,也成为苏联卫国战争的一个转折点。
1943年初,苏联红军经过顽强抵抗,获得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后,苏军才在战场上掌握了主动。
1945年8月15日二战结束

苏联必将胜利!

二战过后,风云再起.........

1991年的一天,东方的红色巨熊倒下了.........身上千疮百孔,这就是资本国家想要的吧.....

成立苏联的“人类革命导师”列宁作何感想?
让苏联变成了工业国家的斯大林作何感想?

是苏联政治体制的失败....
是“斯大林式”的集权的失败.....
是骄傲轻狂,目中无人的失败.....
苏联的解体,是历史的必然,也是人类的悲哀。
苏联的解体就像一个婴儿死去一样,没有任何悲哀和伤感。
“谁不为苏联解体而惋惜,就没有良心;谁要想恢复过去,就没有头脑”——普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