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动力电池回收工艺大比拼,谁能成为下一个绿色巨头?

2023-12-07 16:34 作者:富宝锂电网  | 我要投稿

根据富宝锂电网发布数据显示,昨日碳酸锂指数报94666元/吨,下跌6000元/吨,电碳散货报价创新低,碳酸锂期货、现货双双下跌。近期碳酸锂价格的持续下跌,直接影响了场内一部分回收企业减产停产程度加深。

锂电回收企业不仅要面临高昂的采购成本、激烈的同行竞争,还伴随着相关部门监管力度的收紧,这就不得不促使企业不断优化自身回收工艺,像更加绿色的回收技术转型。

据工信部、科技部、生态环境部、商务部、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印发《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梯次利用管理办法》,强化动力电池全生命周期溯源监测,实施废旧动力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管理,探索多元化回收利用模式。在这个过程中,数字化成为动力电池回收行业重要的技术创新赋能手段。

01 上下游开启回收技术新布局


02 动力电池回收的挑战

据公安部发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6月底,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已达1620万辆。预计到2025年,我国动力电池退役量将达82万吨;2028年后,这个数字将超过260万吨。动力电池退役潮来临,单一的梯次利用场景使供需不平衡,无法满足消费者和刺激更多市场需求。

其次,国内锂电回收市场竞争者数量呈现出“散”、“多”、“小”的特征。据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储能应用分会统计,目前流向“白名单”企业的退役电池只有不到总量的25%,剩余的75%被“小作坊”及尚未进入“白名单”的企业消化


市场内中小型企业占有率过高容易导致市场上的流通退役废料更加分散,并造成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现象。

所以,企业亟须发展自身退役动力电池回收产业数字化、多元化,回收工艺技术创新化。在“双碳”环境下,回收企业通过自动化、精确化的回收拆解、绿色循环模式,与大学、研究所等合作推动产学研发,优化退役动力电池回收产业链。

随着,政府监管的不断完善,电池回收行业将成为一个更加规范、绿色、创新的产业。


动力电池回收工艺大比拼,谁能成为下一个绿色巨头?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