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您今天要来点通怪吗?全部给我僵尸化!
前言
通常怪兽同其他卡一样,本应是《游戏王》里的重要一环,很多时候却连身为卡的事实都没有被认同:本体被视为废纸,描述被称为废话。
K社偶尔会把一些远古时代的通常怪兽翻出来画进卡图里,但更多时候他们无人问津。加之时代更迭之后,K社推出通常怪兽也少了,很多不出名的通常怪兽甚至为玩家们所遗忘,失去了身为卡的意义。
通常怪兽采用率虽然低得可怕,但不乏有趣之处,值得娓娓道来(吐槽)。
目前似乎还没有多少专门解说通常怪兽的文章,因此决定开坑,至少教通常怪兽们留点念想。
如果未来K社能像翻出「圣夜龙」一样翻出其他通常怪兽,那再好不过了。
顺序按照在YGOMobile中基于“通常怪兽”的搜索结果的倒序(也就是说最后一篇将会是「青眼白龙」)。
其他的废话放在文章末尾,总而言之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想法。
※标#的部分表示节选自CNOCG/中国游戏王联盟的内容,基本不做改动。
※标$的部分表示摘自日文WIKI,基本不做改动。

文章开始之前,先给各位留个问题:这是什么怪兽的残骸?

这只怪兽在前面的文章里有客串过,答案在下文也有,如果猜不出来,那就往下翻吧。

※文中可能含有令人不适的内容。

相信稍有年头的游戏王玩家们,都对这张卡不陌生:

如今的知名度或许不比以往,但在「死者苏生」禁止的漫漫长夜里,这张卡便是动画里的各位决斗者重要的高泛用性苏生卡。至于从前这张卡在 OCG 的采用率,不说是卡组必备,至少也是不容小觑吧,大概是经常能在决斗编年史里见到的级别,并且人送外号/简称一堆。
由于其高泛用性,除了有过31次的复刻经历外,曾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被限制,甚至有过禁止的经历。其与「死者苏生」「过早的埋葬」等苏生卡轮番进小黑屋的经历令人唏嘘不已,此后这张卡才于2011年9月1日缓和为准限制卡,并在2012年3月1日彻底解除了限制。
二速苏生的基本作用不再赘述,这张卡的特点在于,作为贴纸类苏生卡,怪兽以破坏以外的方式离场时,本体不离场。自打同调出现,成功发动的这张卡基本只会有卡在魔陷区的时候,前有「飓风」、后有「星辉士 冬三角」「宇宙城 哥尔加」「冰结界的虎王 雪虎」等卡加以利用。
两者的影响力重合,同时「活死人的呼声」又是原作漫画里便有的卡,早早地 OCG 化,因此直接导致了后续的同类型卡全部避开了这种情况来设计。
——那原作的这张卡是什么样子的?

日文原卡名:リビングデッドの呼び声。
#リビングデッド=Living Dead,活死人,在西方文化中指的是活动的死尸,与原教旨含义的因巫术复活的丧尸(Zombie)不同,变为活死人的原因多种多样,可以由毒瘴气、病毒、辐射及人为改造等多种形式而来。活死人的共同特征是基本无自主意识,肉体高度腐化,极度嗜血肉等。这张卡的卡名和卡图就捏它了乔治·A·罗梅罗执导的活死人经典影片《Night of the Living Dead(活死人之夜)》,于1968年上映。

可以和原作漫画的卡图进行对比:

效果:被敌人抹杀的己方怪兽全部僵尸化并苏生。在「不死」的力量下免疫一切攻击。此外,该卡的对象都变成「幽灵卡」。(※该词代指怪兽变为不死族,原守备力变为0,且每次被破坏后,都会再度复活,同时攻击力上升10%。)
剧情里,这张卡登场于决斗者王国篇,城之内与鬼骨冢的决斗中,是盗贼基斯指导他的战术。



共有「杀人小丑」「铠武者斩鬼」「伏地龙」三只怪兽被这张卡复活为不死族,于是 OCG 化后,就成了下文的「杀人小丑僵尸」「铠武者僵尸」和「龙僵尸」。

「杀人小丑僵尸」

收录于远古卡包Vol.7,罕贵度为N。
描述:使用黑暗力量重生的小丑,利用摇晃的舞蹈将对方引向死亡。
*日文原卡名「マーダーサーカス·ゾンビ」= Murder Circus Zombie。Murder有「杀人犯」之意,结合胖小丑的形象,两张卡可能捏他了上世纪的美国连环杀手约翰·韦恩·盖西(John Wayne Gacy,1942~1994)。(※亦是影视作品杀人狂「小丑」的原型,没听说过的朋友我不建议深入搜索。)

*由动画知,其攻击名为「地獄送りの曲芸(送往地狱的曲艺)」。
*从卡图里看不出为什么会是「摇晃的舞蹈」:

而在原型体「杀人小丑」的卡图里,可以得知它脚下踩着皮球:

编者注:除了部分配色的差异以及服饰变老变皱以外,可以看见两者几乎没有区别。$在非OCG向的DM系列游戏中,「杀人小丑」被设定为通常怪兽,使用的怪兽描述是「用暗之杂技舞动着的小丑,他舞蹈的动作会使观看者浑身无力」。大概也可以视作「杀人小丑僵尸」描述的降阶版。另外,有趣的是,两者分明是在同一场决斗中首次出场的,虽然「杀人小丑」才是本体,但它却比「杀人小丑僵尸」晚发售两个月。
※前面也提过通怪之间有本次关系的,只不过是本体先发售:

「杀人小丑僵尸」在2星以下的通怪当中,攻击力仅次于后时代登场的「海皇的长枪兵」和「数字机灵」,并且在其中的不死族怪兽里,是唯一一只攻击力超过1000的。
「法老之灵」表示完全可以!

(※这期的神评论:
众亡灵仆从:小丑竟是我自己……哦,连小丑都比不上!
[狗头])
——另外,1350这个攻击力让各位想到了什么?

(笑)
「狮子男巫」的境遇这里就不挑明了。总之情况类似,在DM4之前,游戏并没有祭品的概念,因此它的使用手感很好,倒不如说,$由于守备力是0,这只怪兽的召唤几乎不需要成本。(※稍微揭露了下玩法?)基于同个理由,本期三只怪兽「杀人小丑僵尸」「铠武者僵尸」「龙僵尸」成了游戏前期的主力。
从DM4开始,游戏大幅修正了怪兽的等级,以攻击力/守备力其中至少一方有1400点为标准,往上为上级怪兽,往下为下级怪兽,于是以「狮子男巫」为首的攻击力1350而守备力不足1400的怪兽成了最好用的下级打手。(※而攻击力相同的「杀人小丑」,却因守备力是1400点,摇身一变成了5星怪兽。)

「铠武者僵尸」

最早收录于远古卡包Vol.5,罕贵度为N。
描述:充满怨念而苏醒的武者,要警惕在黑暗中挥舞的太刀。
*「铠武者」一般指披戴铠甲的武士,在日本民间传说中,多有战死的武士怨念未了而阴魂不散的故事。这么一想,变成僵尸还算合理?
*这张卡的万代版卡图相当吓人:

※另外,在十代成为霸王前的最后一战(布隆&「邪心教典」,第135话)中,这只怪兽是暗黑界一方的看客之一:

*这只怪兽是中箭死后的「铠武者 斩鬼」:

收录于远古卡包Vol.7,罕贵度为N。
描述:喜好单挑,能抓住一瞬间的机会发动反击。
*为了过审,这里就不讨论某些敏感内容。总之,脸上是阴影,嘴边是服饰的一部分,排除这两个容易看错的地方,大概就能想象出他的脸。
*虽然是武士,但守备力居然比攻击力还高。
*和「杀人小丑」一样,也是本体晚于僵尸体OCG化。

另外,结合两张卡图,来进行一些简单的考据。
(1)首先是服饰:
!在日本的甲胄体系中,最为重要的甲胄类型要算大铠、腹卷、胴丸和当世具足。
先排除掉明显不符合的大铠和腹卷,此处不展开。
下面的图片即是当世具足:

当世具足出现于室町中期,其语意即为“现代盔甲”。
具足是日本甲胄发展的集大成者,在继承大铠特点的同时,又在灵活性、穿戴者体验等方面产生了突破(※以往大铠需要依靠肩膀来承担整幅铠甲的重量,而当世具足将重量合理分配到了全身)。而最重要的是,其防护性能得到了飞跃性提升。

※在同样题材的「六武众」系列里,可以见到相同的服饰:

两者的结构有相似之处,但很显然,「铠武者 斩鬼」身上的防护并不够看。
大概可以认定,他身上的铠甲属于胴甲:

胴丸主要作为下级武士所着用的铠甲。“胴”,即躯干甲部分,主要由肩部的押付和高纽、躯干的身甲,以及腰下的草折和菱缝板所组成。
结构、装饰物等都是对得上的,那么,「铠武者 斩鬼」的地位恐怕也就这样了。
(2)然后是武器:

描述里已经明确说了是太刀,而且卡图里也没法得到什么细节,所以没有必要深入考据。
不过,有趣的是,太刀早期作为骑兵用刀,基本是单手持太刀的。由“一骑讨”的战争方式可见,当时的武士以拥有过人膂(※脊梁骨)力而自豪,表现出了太刀作为单手使用的特点。那么,「铠武者 斩鬼」双手持刀,「铠武者僵尸」却是单手持刀,本体能力的提升,是不是暗示了,从5星怪兽到3星怪兽的实用性的转变?:)

「龙僵尸」

最早收录于Booster 5,罕贵度为N。
描述:被魔力唤醒的龙,吐出的气息能使物体腐烂。
*日文原卡名「ドラゴン·ゾンビ」= Dragon Zombie。
*由动画知,这只怪兽的攻击名是「朽ち果ての吐息(ゾンビ・デッドリー・ブレス)」,可译为「腐朽之吐息」。
*这只怪兽是「金色的魔象」的融合素材之一:

*另外,这只怪兽生前名为「伏地龙」:

最早收录于远古卡包Vol.4,罕贵度为N。
描述:因力量弱小而无法飞天的龙,但攻击还是很强的。
*卡片描述里非常离谱地解释了为何「伏地」。
编者注:这就没法考据了。并且部分信息放在了「大寒波」篇,这里不再补充。

*在GX的某张原作卡图里,绘制了这只怪兽:

※另外三只怪兽是「冻土带的大蝎」(?)、「血腥魔兽人」以及「野猪士兵」。
*另外,这只怪兽在异世界篇中以骸骨模样客串了片刻。

审核菌!给力一点!
※这是放假的最后一篇更新,再过两天我得回去上学了!![大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