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该怎么理解「自私」?

2023-06-23 22:05 作者:若终有一天  | 我要投稿

前言:

今天聊聊自私这个话题。



你认为自私是什么?你怎么看待自私?你认为它是一种坏品质吗?


在我们常用的语境下,自私这个词常常表达贬义,被描述为自私常常会使人感到没面子。


不过在我看来,「自私」一词描述的仅仅是我们作为人的一种属性,这种属性来源于人的基因。


如果是基因让你展现出自私的一面,那么这就不是你的罪过。就像如果基因让你变成了一个跑不快的人,跑不快不是你的罪过。


而换个角度讲,自私是自利,是将资源集中在自己身上。


这种举动同样不是什么罪过,所以谈不上错误


因此,自私本身既不构成罪也不构成错。


不过自私作为一种属性,它会影响我们在生活中的各种举动,我们被自私影响的举动,有可能带来问题


自私本身不是问题,问题是自私可能会导致问题,这是关键。


就像一个人跑不快,跑不快不是他的错,但他如果既知道自己跑不快,又要执意参加接力比赛,他的这个举动很可能会制造问题。


除非他的队友都不介意“因为他跑得慢,所以很难拿到名次”这件事,否则他的速度会成为事实上的拖累,会让其他队友失去本来能够拿到的名次、错过本来不会错过的机会。


这是问题。


那么,自私一般会在什么情况下导致问题?


需要「不自私」的时候


「需要」是一种很难界定的东西,这个世界不像故事一样,故事里的天庭有天条天规,给你把各种东西规定的清清楚楚。


现实除了必要的法律规定外,基本上是没有其他规定的,所以什么时候可以自私、什么时候不可以自私,就成了一个很模糊的问题。


什么时候能自私,什么时候不能——谁说得清呢?


这里给大家提供一种相对有效的判断方法:先想清楚你想得到什么结果,再判断自私会不会妨碍你得到这个结果。


比如跟朋友相处,要不要计较蝇头小利?要不要想方设法的在朋友那里占些便宜?比如大到吃顿饭小到买点东西,总是等别人付款。


应不应该自私,不取决于别的,取决于这种做法能实现你的目标吗?


假如你希望与别人建立更好的关系,「自私」显然会妨碍这个进程,这时候自私就不是可取的行为。


好的朋友关系的意义,远远大于这些蝇头小利。


就算你想方设法的从别人那里搞些蝇头小利,一年到头你最多能占多少便宜?往大了说也就几千块钱,往小了说也就几百块钱。


但好的朋友关系,却可能维持几年、十几年甚至是一辈子——这种关系的意义,岂是几百块钱几千块钱能衡量的?


更何况,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越来越难与陌生人建立朋友关系


我们有哪些朋友,在多数时候不取决于我们与谁新建立了朋友关系,而取决于我们与谁延续了朋友关系


将小时候、学生时期的关系延续到30岁,其实是比在30岁的时候与陌生人建立朋友关系,要简单很多。


前者看起来很难,毕竟在这种日新月异的时代,将以前的关系延续几年十几年谈何容易呢?


但因为前者有漫长的相处经验,所以很容易走心。


后者看起来简单,毕竟建立关系就是相识一下,表示表示态度,聊聊各种话题——非常简单。


但后者更容易流于形式,很难真的深入发展下去。


当你明白这些道理,当你希望拥有更好更长久的关系时,你就会很自然的「不去自私」了


你会知道,自私会妨碍你的目标,而你的目标很重要,远比“将资源集中在自己身上”更重要。


同理,还有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养育孩子。


养育孩子是一个很现实的、要求养育者付出很多时间、精力、心血的事,它是「付出」。


付出与自私是截然相反的,自私要求把资源尽可能的集中在自己身上,付出却要求把资源尽可能的倾注在TA人身上。


那么,作为父母,作为养育者,要不要为孩子付出呢?要付出多少呢?


这取决于你想得到什么


如果你希望在未来得到一个更健康、更理想的亲子关系,那么你就应当多付出一些、少自私一些。


你在付出,孩子自然能感受到你的付出;你很自私很不情愿,孩子自然能感受到你的不情愿。


前者会让孩子对你形成某些看法,后者也会让孩子对你形成某些看法。


前者更容易让孩子亲近你,后者更容易让孩子远离你


想明白这些,要不要自私,其实是个很简单的问题。


自私不是问题,也不是什么过错,它只是我们作为人类的一种属性。


不过,因为自私而引发的一些行为,它们可能会带来问题。


不用顾虑「自私」,但要注意这些行为


因为这些行为可能会左右我们的人生。



我是若终有一天,今天是每日更新的第1073天!

觉得写的不错,就点个赞吧——据说专栏双击屏幕是一键三连~

看更多内容,请关注我~


该怎么理解「自私」?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