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红楼梦:薛宝钗最狠的一次危机公关!威逼教唆花袭人,成功帮薛蟠洗白

2023-10-17 11:42 作者:南山橘暖读书时  | 我要投稿

大家好,今天再挖掘一下隐藏剧情。众所周知在《红楼梦》中,宝玉挨打之后,袭人向王夫人告状是一个名场面。


这件事看上去很简单:宝玉因为金钏和蒋玉菡的事情被贾政胖揍一顿,袭人心疼宝玉,又害怕自己和宝玉的丑事曝光。于是利用刚刚听到宝玉跟黛玉告白的机密,先发制人,跑去跟王夫人表忠心,立牌坊!果然大获成功!


可是只要细读原文却发现,袭人告状背后的推手很可能是薛宝钗!袭人本来没想要立刻告发林黛玉,她甚至还抱怨薛蟠,但是宝钗的一番话却让她彻底改变了主意。


一、宝玉挨打,薛宝钗急忙跑两趟!明为给宝玉送药,实为替薛家救火。


第三十三回中,贾政因为宝玉“流荡优伶”得罪贾府政敌忠顺王,“淫辱母婢”导致金钏跳井,损害家族声誉和伦理风化而大发雷霆,三下五除二就把宝玉给差点儿打死。


宝玉被打的地点是在贾政的外书房,二门以外本是女眷到不了的地方。但事出紧急,为了救宝玉的命,王夫人、贾母、李纨、王熙凤、三春都赶来了。


然后婆子们就把贾宝玉用藤屉子春凳抬到了贾母屋里,事情闹得这么大,不但惊动了贾母屋里的史湘云,还惊动了薛宝钗母女也都火速赶来伺候关怀宝玉。


注意!这是薛宝钗在宝玉挨打之后的首次露面。蘅芜苑在大观园的大北边,薛宝钗要赶到贾母屋里至少要走个几百米。(大观园周长三里半=2016米)


但更拼的是,薛宝钗在贾母屋里伺候了宝玉一会儿,当宝玉被送回怡红院之后,她也走了。可她火速地又打了个来回。


不管她是回了一趟蘅芜院或者薛姨妈居住的东北小院,反正就是她亲自又托着棒疮药,大夏天毒日头底下,又送到了宝玉屋里。


宝钗走得非常快,非常急,说不定是一路小跑。所以,袭人还没来得及给宝玉穿好裤子,宝钗就差点冲进来了!吓得赶紧给宝玉盖上一床纱被。


宝钗为什么这么火急火燎的呢,如果只是为了给宝玉送一丸棒疮药,至于吗?她可比谁都清楚宝玉被打了屁股,也知道宝玉和袭人的关系,居然连避讳都顾不上了。


而且贾府这种老子打儿子是家常便饭的将门世家,要是缺了上好的棒疮药,只怕贾珍贾琏能活下来也是奇迹了!


宝钗之所以跑得这么急,而且大张旗鼓地托着棒疮药亲自走一路,闹得众人皆知,就是因为她要亲自来办一件更重要的事情,送棒疮药只是表面遮掩的幌子!这件事就是:给薛蟠救急,给薛家遮丑!


不信您看薛宝钗来到宝玉屋里之后,给袭人交代了棒疮药使用方法,接着就追问袭人:“怎么好好的动了气,就打起来了?”这话其实非常诡异,宝玉又没有昏死过去,宝钗为什么非要问袭人而不是直接问宝玉本人呢?


因为刚才在贾母屋里的时候,宝钗很可能就注意到了袭人的行踪,袭人因为见插不下去手,“越性走出来到二门前,令小厮们找了焙茗来细问”,结果焙茗就说金钏的事是贾环告的,蒋玉菡的事多半是薛蟠吃醋挑唆的。


袭人听了之后的反应是这样的:“袭人听了这两件事都对景,心中也就信了八九分。”这句话的意思是:因为贾环和薛蟠都有类似的前科,所以袭人才会这么容易相信。然后袭人就又回到贾母屋里。


这个时候薛宝钗母女俩还在贾母屋里呢,但薛家的丫鬟莺儿却自始至终没有提到半个字。也可能是被薛宝钗派出去打探消息去了,十有八九是跟踪了袭人。


后面莺儿就和焙茗拜了干兄妹,两人很可能就是从这里勾搭上的也未可知。袭人能打听出来的事,莺儿一定也能打听出来,薛家收买宝玉的心腹小厮焙茗一向狠下血本,焙茗也不是什么忠诚的奴才,之前就收了薛蟠的好处,以贾政的名义骗宝玉出来。


总而言之就是,薛宝钗不顾矜持地冲到贾母屋里那一趟,目的大约就是确认宝玉为什么挨打。


很显然,不管是莺儿出马,还是凭薛宝钗结交下人的本事,她们很容易就能打听清楚,琪官的事情因为忠顺王府上门要人闹得沸沸扬扬,就算焙茗不说也许多人知道,而金钏的事情,宝钗早在送寿衣的时候已经一清二楚。


所以,宝钗送药,本质不是为了宝玉的伤,而是要拦住袭人的嘴,让她不要去把薛蟠告发出来。否则,再惊动了贾母、贾政和王夫人,薛家还有脸在贾府住下去吗?


二、薛宝钗颠倒黑白替哥哥遮丑,“薛氏PUA套路”威胁花袭人。


袭人其实并没有那么尊重薛宝钗,显然宝玉在她心里更重要。所以,当宝钗问她的时候,袭人一气之下就把焙茗的话全都说了。


宝钗一听也完全对上了,这一趟可不正是来着了嘛!


宝玉在这里还怕宝钗脸上下不来,忙打说薛蟠不是这样的人。


宝钗听说,便知道是怕他多心,用话相拦袭人,因心中暗暗想道:“……你固然怕我沉心,所以拦袭人的话,难道我就不知我的哥哥素日恣心纵欲,毫无防范的那种心性。当日为一个秦钟,还闹的天翻地覆,自然如今比先又更利害了。”


作者特意写了两个“拦袭人”,明写是宝玉为了宝钗在拦,其实是宝钗专为了薛蟠在拦!果然宝钗立刻就开始给她哥哥遮掩。


宝钗噼里啪啦说了一大堆冠冕堂皇的话,中心思想有三个:1、别瞎抱怨,宝玉挨揍也是自己找的,他要是个正经人,也招惹不到这些是非;2、就算是薛蟠说的,他也不是故意有心要告状。3、薛蟠说的难道不是实话吗?谁让宝玉自己不正经呢;4、薛蟠本来就是那种口无遮拦的人,但他有口无心,没有恶意哦。


薛宝钗真是诡辩奇才,PUA高手了!明明内心也认定薛蟠闯了大祸,却因为是自己的亲哥就拼命地在外人面前洗白辩护,颠倒是非,简化因果,外加诱导威胁,三言两语就把责任全都推给了受害人,薛蟠反而成了最冤枉,最无辜的。


这一套“薛氏洗白套路”薛宝钗早就在为王夫人洗白金钏之死的时候就用过。


这里薛宝钗还对袭人用上了奉承讨好的称呼,叫做“袭姑娘”,把袭人捧得心花怒放,因为贾府只有通房丫鬟才有资格称为“姑娘”,晴雯都骂袭人“明公正道连个姑娘还没挣上”,薛宝钗已经提前给袭人封了“姑娘”。


这等于薛宝钗提前认可袭人和宝玉的亲密关系,隐形的给了袭人一个承诺将来她能给宝玉为妻,就让袭人做妾,袭人能不开心吗?能不帮着宝钗吗?所以袭人听了之后,“更觉羞愧无言”,大概是因为她觉得自己差一点失去了宝钗的认可和支持。


然后,宝钗一看袭人软和下来,又特意出来送她,这就表示两人结成联盟,她立马就开始暗示甚至威胁袭人,控制她为自己所用。


宝钗回头笑道:“有什么谢处。你只劝他好生静养,别胡思乱想的就好了。不必惊动老太太、太太众人,倘或吹到老爷耳朵里,虽然彼时不怎么样,将来对景,终是要吃亏的。”


这段话在不同的版本中,还有不同的写法,上面引用的是底本的原稿,而在列藏、己卯、梦稿等版本上多了一句:“要想什么吃的、顽的,你悄悄的往我那里取去”。



这一段话看似莫名其妙,其实大有深意,加上的这一句更奇怪,薛宝钗她一个客居的姑娘,她能有什么好吃的好玩的,是宝玉没有的,贾府弄不出来的?


宝玉挨揍闹得天翻地覆,贾政、王夫人、贾母不是早都惊动了吗?宝钗为什么特意叮嘱花袭人,别让宝玉胡思乱想?她害怕惊动贾母、王夫人还有贾政的到底是什么事?对什么景?谁又会吃亏呢?


显然,宝钗说的根本不是宝玉挨打这件事,更可能是薛蟠告发宝玉的事,以及花袭人和宝玉偷试云雨情的丑事。


薛宝钗是在提点花袭人:我哥哥的事情,你千万别吹到了贾母、贾政、王夫人耳朵里,要不然薛家吃了亏,你也别想好过!你和贾宝玉的那点儿丑事如果闹出来,肯定死得比金钏还惨,你可是“祖母之婢”,那么早就和宝玉鬼混在一起,还不赶紧自己想想办法,还有时间来找薛家的麻烦吗?


袭人听了薛宝钗这一段话真的能吓死!她必须要赶紧想办法,既要给自己紧急救命,还要帮薛家转移火力。


至于想什么办法才能转移火力?薛宝钗其实也已经用“胡思乱想”四个字提醒了袭人,指向的就是宝玉跟林黛玉表白的事情。


这件事就发生在当天几个小时之前,宝玉拉着袭人的手当成了林黛玉。


他说:“好妹妹,我的这心事,从来也不敢说,今儿我大胆说出来,死也甘心!我为你也弄了一身的病在这里,又不敢告诉人,只好掩着。只等你的病好了,只怕我的病才得好呢。睡里梦里也忘不了你!”


袭人被这番话吓得魂飞魄散,她害怕宝玉对黛玉情不自禁,也作出到和他们偷试一样的事情。到时候贾母就肯定要把黛玉嫁给宝玉了遮羞了。那时候自己摊上黛玉这个厉害主母,岂不是真的要死了?


袭人当时都吓哭了!她心里想的是,“如此看来,将来难免不才之事,令人可惊可畏……心下暗度如何处治方免此丑祸”,袭人正哭着呢,宝钗就突然冒出来了。


她虽然嘴上问着袭人宝玉去干啥,好像她不知道一样,可是别忽略了宝钗对袭人说的这句话:“我才看见走过去,倒要叫住问他呢。他如今说话越发没了经纬,我故此没叫他了,由他过去罢。”


如果薛宝钗不是偷听到了宝玉对黛玉的真情告白,她为何要批评宝玉“如今说话越发没了经纬”?她之前劝宝玉仕途经济只是被贾宝玉甩了脸子,宝玉“嗐”了一声,提起脚来就走了。骂她是“国贼禄鬼”之流是后面的事情呀。


其实作者很可能是暗示宝钗这一次又偷听到了宝玉对黛玉的告白,也看到了袭人震惊流泪。


薛宝钗肯定也不好过,因为宝玉这样说,她的“金玉良缘”难道要凉拌?


如果以上假设都是真的,宝钗才在宝玉挨打之后,特意去提点花袭人,接花袭人之口,赶紧去跟王夫人告状,拉林黛玉挡刀,那才是她们共同的敌人。这一切就合情合理了。



只要把林黛玉交代出去,王夫人肯定就会信任花袭人,也会极大的转移注意力,并且意识到宝钗和薛家对她还有很大的利用价值,也就不再深究薛蟠的事情了。反正宝玉已经被揍了,也没有被打死,再追究为啥被打也没太多意义了,重要的是防患未然,防着林黛玉不要和贾宝玉作怪。


避免以后贾宝玉再被打事小,万一两人真的做出了什么事,贾母


就连花袭人那一篇对王夫人的长篇大论,引经据典,语言技巧都十分的高明,入情入理,有文化又通俗易懂,非常不像袭人平时锯了嘴葫芦的口齿,可能也是宝钗教她说的。


《红楼梦》这本书奇就奇在:不是作者书中没有明写的事情就没发生过。尤其是这一处,作者特意写了一件小事,证明了这一点。


书中写袭人跟王夫人说宝玉要吃酸梅汤,被她阻止了,只吃了糖腌的玫瑰卤子,宝玉还嫌吃絮了,不香甜。这件事作者在宝玉屋里可没有正面写,可就是实实在在发生过的。


袭人还特意送宝钗出门,宝钗又特意交代了一篇内涵丰富的话,难保两人没有其他密谈国贼禄鬼。


可作者特意点明,宝钗走后,“袭人抽身回来,心内着实感激宝钗。”袭人感激宝钗什么?难道只是因为给宝玉的棒疮药吗?还是感谢宝钗抬举她叫了一声“袭姑娘”?


应该都不是!她着实感激是薛宝钗给她指了一条明路才是。


王夫人果然派人来找袭人去问话。有心的读者可以品一下原文,在薛宝钗走后,袭人就自己去思考去了,没有继续在宝玉身边服侍。


这期间黛玉来,王熙凤来,薛姨妈和贾母分别派人来探望宝玉,袭人都不在身边。应该是去屋里组织话术去了,直到掌灯时分,袭人才又出现在宝玉身边。王夫人让婆子来,口称“太太叫一个跟二爷的人呢”。


袭人就决定亲自去回话,见到王夫人就开始给宝钗请功,说了宝钗送药的事情,又给她自己请功,说自己如何为宝玉着想会伺候,不让他吃酸梅汤等。


王夫人果然问她宝玉挨打的原因,只提到“我恍惚听见宝玉今儿捱打,是环儿在老爷跟前说了什么话”,但是没提到薛蟠,可见薛家已经背地里下了功夫,或者王夫人有意替薛家遮盖。


然后袭人就开始回避性的撒谎,只说了大家都知道的琪官之事,回了王夫人的话,接着又建议王夫人让贾宝玉搬出大观园住。


这一招非常的稳准狠,因为金钏之事和琪官之事在王夫人眼里都是一个性质!她的宝玉可有被这些“漂亮的妖精”勾引坏的风险!


袭人还特别阴暗的提到:“况且林姑娘宝姑娘又是两姨姑表姊妹,虽说是姊妹们,到底是男女之分,日夜一处起坐不方便,由不得叫人悬心”。


这句话捎带上宝钗就是个陪衬,就差直接报林黛玉的大名让王夫人提防了!因为只有林黛玉才曾经和宝玉在贾母膝下“日夜一处起坐”,薛宝钗哪有这个机会?


而且宝玉的怡红院和黛玉的潇湘馆非常近,宝玉经常往黛玉屋里跑。薛宝钗的蘅芜苑离贾宝玉非常远,虽然她也经常往宝玉屋里跑,但袭人怎么可能告发她呢?袭人后来还主动给薛宝钗创造了和宝玉孤男寡女共处一室的机会,作为宝钗提点她的报答呢!


更绝的是花袭人此处居然没有提到另一个表姑娘史湘云!史湘云不仅经常来贾府住着,更也曾和宝玉一起养在贾母膝下多年,宝玉一大早去找湘云和黛玉,袭人还曾吃醋冷战过。


但是袭人此处却直接把史湘云排除掉了,让王夫人把火力集中在林黛玉一个人身上。


一向厌恶林黛玉的王夫人一听这话就正中下怀,赶紧把袭人视为自己的心腹,很快就挖了贾母的墙角,给了袭人“准姨娘”的待遇,让她去监视宝玉和黛玉,以及所有的漂亮丫鬟。


可怜的林黛玉,真是人在家中坐,锅从天上来。继上一次被宝钗在滴翠亭挡枪之后,再一次被花袭人利用,拿来挡了刀。


红楼梦:薛宝钗最狠的一次危机公关!威逼教唆花袭人,成功帮薛蟠洗白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