择时策略交流分享(整理)| 中证红利
契机:



声明:

因截图文字较小,为方便阅读,以下将聊天记录编辑成文字

第一部分:
你问我“红利买点如何考虑”
那我言简意赅,分享一个判断中短期高低位的指标:
高于20天均线比例:
https://legulegu.com/stockdata/ma-statistics
你打开看图例统计,上证指数,沪深300,中证500等,当低于20%时大概率就是阶段低点,对应中证红利指数,也是有效的(尽管没有红利指数的统计)
这是我用于买入择时的指标之一。
我把指标低点对应中证红利低点用红圈标出,方便你看。当然,你自己去查看和应用是最好的。



以上是自2022-3-15低点开始画的,一共出现五次相对低点,都是买入时机。对应观察,可以发现指标很有效,是吧~
所以,如果你想考虑红利的买点,我认为可以参考这个指标。
以上是你中短期买点的参考,记得先设置仓位上限(比如组合里红利计划配10%,然后每次低点买入计划的一部分,买入比例自己把握,逐渐补齐仓位)
如果你目前红利仓位很低,以后又不断有新进资金的话,我认为你可以适当提高每次买入比例。
因为从时间角度看,全市场已经低迷了较长时间(从中证800看,自2021年2月见顶下跌至2022年10月,达一年半以上),而红利也已经横盘一段时间(甚至有几次“大跌”,即上图红点)
从基本面+技术面角度看(如货币,市场等),市场比2022年低点更差的概率不大了
所以,目前红利位置也不高,但市场又在回暖,中期看最低点可能回不去了,适当提高买入比例利于拿到更多筹码(尤其你仓位不高的话)
另外,从支撑线角度,中证红利在4950点左右可以买一笔(60日线,20周线也大概在这个位置。上次回调在60日线止跌反弹)
然后是4600~4800左右(中枢4700点),2022年市场最惨烈的时候,也没有严重跌破这个区间,而现在市场在回暖
这是第一部分,比较实用
接下来,我借你这个问题,分享更全面的择时方法(第二部分)
结合了E大,Kindy,和我自己的理解

第二部分:
我先发几篇文章,并把重点截图+画红线,因为接下来我会结合着说
1.ETF拯救世界丨微博精选丨2018-06


关键词:三要素:
估值(长期)、
资金、情绪(中短期)
2.02-13丨困了有人递枕头

关键词:投资年限、预期年化
3.然后,再贴红利的最新估值高度
(Kindy今天的文章,23-2-14)

来源:02-14丨卖出传媒和500
作者:Kindy

来源:ETF拯救世界丨70%牛市利润与你无缘
作者:Kindy
4.最后,是E大买卖的参考:
价值(估值)+趋势(技术)
ETF拯救世界丨微博精选丨2018-02


ETF拯救世界丨最差预期


以上是理念基础,接下来是结合问题解答
你的问题是:跟E大跟得晚,而E大组合已重仓的红利需要补,如何考虑买点?
我认为,你要综合考虑:
1.市场位置(估值-长期-买卖区间)
2.仓位
3.资金+情绪(中短期-买卖点)
4.投资年限+预期年化
从而决定买点和买入比例
最终目的(初心)是:在低位囤集足够多的优质筹码
首先,看市场位置(注意顺序,先看全市场位置,再看具体品种位置)
最新的数据看,全市场大致处于中等偏下估值:

借用Kindy的图
来源:02-14丨卖出传媒和500
品种普遍在20~40%高度
具体品种红利,则更低,在0~20%
另外,从红利的编制规则看,股息率也是衡量其估值的角度之一,而现在中证红利的股息率仍处于高位,即估值处于低位(参考中证红利、深证红利及上证红利,或其他重合度较高的指数估值)




因此,中证红利处于【可买区间】
第二点,考虑你的仓位。
你的问题是:跟的晚,所以本应重仓的红利,目前仓位不足,需要补
那么,你要考虑自己的【现金流】,和【品种仓位上限】
因为如果你的收入不断增加,可投资资金不断增长,你现在的仓位就会不断降低。
而设置品种仓位上限,是为了风险控制,比如你可以做极端假设,如果红利指数清零了(这个有点太极端了^_^),或者说红利指数大幅下跌,或长期不涨,其耗费的成本你能否承担,从而确定一个仓位上限,令潜在风险可承受。
第三点,资金+情绪
先说资金,宏观上,货币政策松紧会影响资金宽裕程度,流动性是股市上涨的必要条件之一(而非充分条件)
现在看,货币是非常宽松的,可以从利率,银行信贷,社融,M2增速看出,资本市场也没有收紧政策
微观上,你可以分析资金结构,比如公私募仓位,从数据看,2022年几个低点(3-15,4-25,10月底等),私募仓位都在历史低位
还有非常多观察视角,先不多谈



再说情绪,我上面发的20日均线指标,也可以看作市场情绪的量化
结合历史走势和统计看,会发现情绪也是周期性的,而在【可买区间】内(前提),在中短期可以为我们提供买点参考


观察上图,当指数内高于20日均线的股票数量低于一定阈值(从历史看,比如20%,9%)
说明中短期下跌的时间和空间都达到一定量了,往往市场情绪也会比较低迷,但情绪又有周期性
通过指标,判断出中短期的低点,从而辅助买入
同样,情绪也有多种观察角度,暂不多谈
以上,就是E大三要素:
估值(长期)
资金和情绪(中短期)的具体应用例
最后一点,投资年限+预期年化
这点对应了引用文章里的振幅、到期收益率、预期管理等

第一,从中证红利历史看,它的振幅相比其他指数(如深证红利,医药等)要稳很多,所谓“稳稳的幸福”:
它并不是偏进攻型的品种,波动性较小,这是它的性质。
在低位买入,一直持有,它会慢慢地震荡上升,并持续分红。
波动率高的品种经常在短期年化收益上比它高,比如这张300医药和中证红利的对比图:

对于这样相对“波澜不惊”的品种,买点其实对中短期年化收益影响蛮大的,比如,它一年中可能就在20%的范围内震荡,你买高/低5%影响也很大
而对于那些高波动的品种,影响相对就小一些
所以,如果你想提高在这一品种上的年化收益率(中短期视角),就更需要挑买点,买得足够低,或者通过网格把成本降下去
第二,是投资年限和心态
上面说要“挑买点”,但在这点又不应该钻牛角尖。
按你的说法,你今年估计也才24岁🌝 可投资年限应该是很长的。
另一角度,中证红利这类适合低位买入长持的品种,随着持有时间延长,短期买高个5%,10%,影响也并不大:只要你是买在“低位”
从估值看,现在的红利并不贵,就算我的成本建在2022年近乎最低点,到现在收益率也才在10%左右浮动
而我买的更高波动性的,像恒生医疗,深红利,现在浮盈都在25%左右了
很多投资人,容易因小失大,或说“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如果你对红利的投资年限预期较长,比如3年,甚至5年以上,不高估不卖或少卖
那么在当下20%都不到的高度,如果仓位很低,直接买够50%的计划也无妨
因为市场是具有周期性的,而收益又是脉冲式的(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
把握大周期,比在低位短期高低5或10个点更重要
毕竟就算有了以上指标辅助,也可能买不到2022年那时候的低点了
说这么多,就是想表达,不用过分纠结短期买点,因为市场短期随机性很高
最重要的,是【在低位积累足够多的优质筹码】

这也算一种“不忘初心”吧
像我,以前喜欢锚定收益率,明明仍在低位,回调的时间与空间也已足够(达到历次熊市水平),但毕竟起来了10%,甚至20%,于是就不肯再买,结果市场可能就上去了,更买不到了,相对收益看着漂亮,却吃了绝对收益的亏
这就是陷进了细节里,而忘了“初心”:低买高卖
总之,这是心态经验的分享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
都是个人观点,要辩证地看
另外,我也不是指导你操作。都是个人角度的看法,你可以参考
无论在群内外,我都想遵守群规:“只研究策略,不指导投资”
以上算是我的策略分享吧(*^▽^*)
交流收集







当被问到“如何学习指数投资”时的回答:




生活分享:
我喜欢一边喝酒一边阅读,写文章(此篇就是由3瓶酒,两壶茶泡出来的)
最近对啤酒感兴趣,尝试了多款,列个酒单,从清香到浓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