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军力不断强大,逼得美国采取不对称战术,这是一种折磨
在美国的全球大战略之中,如何应对中国的军事力量的崛起是重中之重。为此,奥巴马在2010年提出了“重返亚洲”倡议,计划将大部分美国海外军事力量部署到亚太,减少在中东和欧洲的兵力。
在经济上,美国同步推出了TPP,以应对中国高速发展的经济影响力。10年以后,美国非但没有拿出有吸引力的经济战略,在军事部署“重返亚洲”也表现出了明显的颓势。美国《军事观察杂志》认为,面对中国军队火力优势的不断增长,美军被逼采取非对称战术。
什么是非对称战术?就是使用低成本武器和游击战术来应对解放军强大,而不再是绝对实力的碾压,这对于习惯在军事科技领域领先一代美军来说已经变成一种折磨。
按美刊的说法,西太平洋的力量平衡继续决定性地向有利于解放军的方向转变,预计这一趋势将持续到2030年代。中国军费的增加,在新军事硬件上的支出已经超过美国,军事部署又集中在东北亚,导致美国在全球的部署已经捉襟见肘。
按中国军费增加的比例,到2025年,解放军在该地区的常规作战力量全面领先,预计中国军队将在发生地区战争时拥有几倍的火力优势。
随着力量平衡的快速变化,美军似乎越来越多地考虑采用不对称战术来对抗解放军。比如,受中国反舰弹道导弹的威胁,美国可能不再依赖排水量10万吨级的超级航母,而是更多的部署4万吨级的闪电航母,也就是两栖攻击舰。正值中国正在投资一支强大的超级航母舰队的时候,美国被逼选择对抗中国时放弃超级航母,这对美国来说是一个死结。主要原因就是中国拥有的反舰弹道导弹、超音速反舰导弹和高超音速导弹等全面依靠美国,让美军维持海上霸权的航母失去威慑力。
美国于2018年退出《中程核力量条约》,其主要目标是在东亚部署中程和中程陆基弹道导弹和巡航导弹,这被视为美军转向采用不对称战术的迹象。也就是说,美军也想对弹道导弹来对付中国其他作战力量,从而避免出现战略短板。要注意一点,陆军中程弹道导弹等武器 是生存能力最极强的作战平台,也是破坏敌方机场、军舰和的后勤补给能力的“杀手锏”,是一种低成本、高效比的攻击武器。让美国人为难的是,过去几十年都没有注意到需要这类武器,等需要的时候发现相关的技术储备、产业链难以建立,而且陆基中程导弹部署地点也是个大难题。
美国转向不对称战略的进一步迹象来自美国海军陆战队。美国海军陆战队正在推进更加轻型化的计划 ,放弃所有坦克及其大部分装甲车和火炮系统。这将融入军团对隐身行动的日益重视,其中海军陆战队将严重依赖保持未被发现的进攻行动。
《福布斯》网站称,预计海军陆战队将试图以不对称且有点像游击队的战术对中国常规部队造成伤害,在不要求美国舰队进行激烈战斗的情况下,帮助水面舰艇实现目标。这与美国军方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所青睐的手段存在重大偏差,当时美军可以在战斗中可以依靠火力和技术优势发挥作用。
从美国的观点可以看出来,解放军对美军威慑最大的武器仍然是“东风快递”,这是破解美军常规军队威慑的关键。从俄乌冲突我们也能看出来,精确制导武器虽好,但是想达成战争目标就要量大。解放军为了阻止美军干涉准备了几十年,这样的差距恐怕美国要掂量掂量了,而且我们还会进一步扩大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