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芈启归楚

2021-01-29 14:14 作者:天地虽大任我游  | 我要投稿

1.历史上对于芈启的记载

在《大秦赋》中,芈启是华阳夫人的侄子,当初,华阳夫人发动宫变之前,密令芈启和芈颠两人投 奔吕不韦,为芈姓一族留下“备份”。后来,在华阳夫人的筹划下,芈启的女儿被嬴政看中,因此,芈启又 成为了秦始皇的岳父。

这样的剧情,其实大多是“创造”出来的,因为在历史上,华阳夫人没有发动宫变,而且,嬴政后宫女 子也没有记载,因此,芈启在剧中的身份,都不符合事实。

在《史记》中,关于芈启的记载只有两处,第一处是在嫪毐叛乱时期:长信侯嫪毐作乱而觉......王 知之,令吕不韦、昌平君、昌文君发卒攻嫪毐。

嬴政亲政之前,嫪毐仗看赵太后(赵姬)的宠信,在秦国胡作非为,甚至称自己是嬴政的“假父”,和赵 姬生下两个孩子,嫪毐怕事情败露,于是和门客一起盗取赵姬和嬴政的印玺造反。在平定嫪毐之乱时, 有三个人立下大功,他们分别是秦国相邦吕不韦、昌平君芈启,还有一人是昌文君(关于昌文君是谁,目 前有争议)。

嫪毐之乱被平定后,吕不韦受连累而死,昌平君芈启成为秦国新一任相邦。

也就是说,《史记》中并没有说昌平君芈启是什么身份和来历,但从他能带兵平定媛旁之乱和接任 吕不韦可以看出,芈启当时手中应该有很大的权力,特别是在军事方面。这就引起了后人的兴趣,昌平 君既然是芈姓,又手握权柄,大家很容易把他和另一位芈姓人物关联在一起,此人就是华阳夫人。

 2、昌平君芈启的身份

众所周知,当年秦武王嬴荡举鼎而亡,宣太后扶持嬴稷(泰昭襄王)继位,因为宣太后出自楚国芈姓, 因此秦国在很长一段时间都存在“楚系势力”,宣太后去世后,华阳夫人是另一位芈姓代表,而且,华阳夫 人对嬴政的父亲嬴异人(秦庄襄王)有提携之恩,若无华阳夫人,嬴政父子都无缘成为秦王。正是因为华阳 夫人在秦国地位特殊,因此,人们猜测,芈启可能是华阳夫人的侄子。于是,《史记索隐》给大家一个 解释说:“昌平君,楚之公子,(秦始皇)立以为(秦)相。”

需要说明的是,《史记索隐》是唐朝的作品,按照它的说法,昌平君芈启乃楚国公子,媛奔之乱 后,芈启被晋升为秦相邦。

注意,《史记》中,没有写芈启的真实身份,而《史记索隐》中说他是楚国公子。在战国时期,“公 子”二字和隋唐之后不同,当时的意思是“诸侯之子”,也就是说,按《史记索隐》的说法,芈启乃是某一 位楚王的儿子,至于是哪位楚王,却没有明确。

从芈启所在的时代来看,他最后可能是楚考烈王的儿子,而且,楚考烈王是华阳夫人的哥哥,若芈 启真是楚考烈王的儿子,那他正好是华阳夫人的侄子,这样解释似乎合理。但是,我们忽略了另一个问 题:楚考烈王没有儿子。

根据《史记》记载,楚考烈王后宫嫔妃众多,却没有一男半女,后来,春申君通过“移花接木”,把怀 孕的女子送给了楚考烈王,楚考烈王才有了唯一的儿子,也就是楚幽王。按照今天的观点来说,楚考烈 王应该有“不育”之症,所以,芈启不太可能是楚考烈王的儿子。因此,关于芈启的身世,只能是历史谜团 了。


3.昌平君为何成为是国国君

《史记》中,关于芈启还有另外一处记载,《史记•秦始皇本纪》云:二十三年,秦王复召王翦,强 起之,使将击荆。取陈以南至平舆,虏荆王。秦王游至郢陈。荆将项燕立昌平君为荆王反秦于淮南。

这里需要解释一下,因为秦始皇的父亲嬴异人后来改名为嬴子楚,为了避父亲讳,秦国叫楚国为“荆 国”,楚王也就称了荆王。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秦王政二十三年,当时韩国、赵国、魏国已经被秦国所 灭,嬴政派大将王翦攻打楚国,俘虏了楚王,楚国将领项燕拥立昌平君为楚王,在淮南继续反秦。

也就是说,昌平君不仅做了秦国的相邦,此后,他还成了末代楚王。问题来了,项燕为何要拥立昌 平君做楚王呢?原因很简单,昌平君是楚国公子。

所以,按照这个逻辑,我把芈启的经历再捋一下:

(_)按《史记》记载,芈启在秦国权柄很大,有能力平定嫪毐之乱,还接任了相邦之位。

(二) 按《史记索隐》记载,芈启是楚国公子,极有可能是楚考烈王之子;

(三) 从《史记》中可知,楚考烈王无子。

(四) 按《史记》记载,芈启后来被项燕拥立,成为楚国末代君王。




芈启归楚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