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蓝色巨星》— 真挚且包容的爵士乐

2023-10-18 17:44 作者:信评动画  | 我要投稿

《Blue Giant》、译名《蓝色巨星》,是今年的动画电影中我比较期待的一部了。

一方面,我本来就对这类以音乐为母题的作品颇有好感,所以早在本作释出消息时,我对本作就留有心眼。二方面,是本作的导演立川让,也是我认为比较有实力的新晋导演,所以我也很期待他在此次电影的表现和发挥。三方面,本作在上映后收获了不少的好评,这就更进一步地拔高了我对本作的期待。也是因为这样,在本作资源释出的第一时间,我就把它给看了。

看完之后,最直接的观感,那就是好看!确实很久没有看到如此纯粹且打动人的音乐相关的作品了。

只是,回归理性,本作的“好看”,它之所以能够打动人的理由,是什么呢?

最直观的理由,当然是本作有着极具感染力的爵士乐配乐,以及个别高光场景下,那足以将情绪给喷涌而出的画面演出,让人仅仅是看着这样的音乐表演,就很难不被其打动。

但是,我认为除此之外,文本层面的表达,理应也发挥了不少的作品。而在本作这个极为简单的故事中,那个发挥着作用的关键要素、关键表达,又是什么呢?

在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我想起了也在不久之前,我才补上来的另一部音乐动画《音乐》(又名《摇滚吧!中二乐团》)。

那部作品给我的感觉,也是在表达某种音乐层面的纯粹;但是同样是“纯粹”的音乐表达和展现,两部作品具体给我的情绪与思考,却又大不相同。

《音乐》所使用的、或者说所想要呈现的音乐,是“摇滚”。而以我浅薄的音乐阅历与鉴赏能力来看,摇滚的背后往往怀揣着某种态度与精神,往往是具有某种“对抗”性在其中;所以在该作品中,它所试图挖掘的音乐本能,在作品中时不时呈现为某种呐喊般的噪音,但是这样的声音背后,却意外地涵盖着某种难以言说的叛逆与态度,这就是该作予以我的直观感受。更详细的有关于该作的讨论,我也写过专栏,大家感兴趣可以看看:

但是到了本作,它使用的音乐是爵士,而单是曲风选择上的差异,导致了本作虽然同样是纯粹的音乐表达与呈现,它所带来的情感、表达、与主题,都有着相当大的差异。

要我概括的话,我可能会用“包容”这个词。
或者说的更直白一些,我认为“包容”的这个态度,就是本作的核心表达。

就是爵士的演奏,它往往是“自由”的,它可以容纳演奏者,随着临场的情况不同与当下的情绪不同,而对编曲进行一定程度的改变。且它所使用的乐器组合,也很随性;就单单在本作中,我们就已经能够看到萨克斯风独奏、萨克斯风和钢琴的合奏、萨克斯风和爵士鼓的合奏、还有三者共有的合奏;而跳脱出作品之外,爵士乐还会使用提琴、吉他、人声、亦或是其他管乐,甚至我想,即便将华乐乐器,例如二胡、古筝什么的给涵盖进去,感觉它也有可能成立。

换句话说,爵士乐本就是一个包容的音乐风格,而也恰恰是这样的包容性、以及由此所承载的自由度,才使得每一次爵士乐的体验,往往都是一次全新的体验,往往都是一次与演奏者的灵魂发生碰撞与共鸣的机会。

而本作,就是将爵士乐底层的这个态度,给写进了故事之中。
更具体一点的说,本作将这个态度,写进了男主大的性格与核心理念之中。

就我相信一定不少人和我一样,在我们看到故事中期的时候,会为主角三人在音乐节上,狠狠地打脸之前看不起自己的“前辈”,而感到痛快。就在这一瞬间,我相信我们中的大多数,一定会认同男二雪祈所说的那句:“我们一定要在今天定胜负”,的那种胜负欲心里。

但是,无论是这次演奏之前,还是这次演奏成功地结束以后,大始终没有将自己的目标与高兴,建立在“赢过对方”的这件事情上;他心里边一直在思考、一直想要达到的,其实很简单,就是想要让更多的人听见自己的音乐、让更多的人去感受到自己的情绪。而他之所以在这之前,会与“前辈”发生口角与不愉快,其实也是因为“前辈”认为只有限定“类型”与“风格”,才能讨好观众,才能在商业上获利;但大心里头,就否定这样一种狭隘的、自我限缩的、不自由也不包容的音乐理念。

换句话说,大始终都持有着相当大度、自信、与包容的心态,去面对自己的音乐。

这也是为什么,当毫无基本功的男三俊二,想要踏进爵士乐的时候,他予以无条件的支持与鼓励;而面对之后开始自我限缩、开始不自信的雪祈,会如此严厉的理由了。

是的,一直怀揣着胜负欲、因为自己的技术优异就高高在上看不起别人的雪祈,在之后的一场演奏中惨遭了滑铁卢。就他本想要借由这场演奏,去为这支乐队,买一张顶尖Live House的入场券;而没想到,对方赞扬了俊二的青涩与真挚、欣赏大那炙热的演奏,唯独自己,却得不到一丁点的赞美,反倒是迎头痛击的批评。

因为胜负欲、因为自己的骄傲、因为自己那高高在上的态度,反而限缩了雪祈的音乐,反而导致了他的音乐开始变得不包容、开始变得理性、开始变得单调与乏味;而爵士乐,本该是一个包容的音乐,本该是一个情感展现的舞台。

所以,也是在想通了这点之后,放下身段、放下自己那其实毫无用处的格调,将自己毫不保留的投入到音乐之中,并为此“死”一次的雪祈,最终才得以焕发新生,迎来自己音乐上的突破与转变。

说到这里,大家也不难发现,本作的表达,除去“包容”这点之外,还有另一个关键,那就是“真挚”与“炙热”。

没错,本作的音乐之所以能打动人,依靠的,就是演奏者们那炙热与真挚的情感输出;而爵士乐所提供的包容,恰恰就是予以一个能够承载这样情绪上的输出,并让演奏者们自由表达的舞台。

事实上,如同我最一开始所说,本作的故事是极为简单的;甚至,大在这整个故事中,都没有遭遇到什么重大的、足以动摇其理念的事情。换句话说,大从故事的最一开始,直至故事的结束,他都是以同样的态度,亦即那股毫不衰减的热忱、那积极正向的心态、以及那持之以恒的坚持与努力,去面对自己的音乐与演奏。

但是,也正因为丝毫不改变、丝毫不动摇,这样一个看似简单、甚至都有那么一点天真的态度,才会借由这样的坚定,而染上温度,才会开始变得炙热,才会有那个能力、去打动他人。

所以,我们或许没有什么强大的音乐鉴赏能力,无法从本作的演奏中,听出具体编曲层面与演奏层面上的优秀之处;但是,见证着大一路走来的我们,必定会因为我们作为见证者、因为我们深知大对此的付出与努力,而更能够被他那演奏中的真挚与炙热,所打动。

就好像那个一直提供主角三人练习场地的秋子小姐一样,她见证着这群孩子的付出与努力,自然也会在最后,更具体地收获到他们演奏中所透露出来的情绪,并深深地被他们所打动。

作品的标题为《Blue Giant》,翻译过来就是“蓝色巨星”。

故事自己在最后也解释了,“蓝色巨星”这个称号,是他们用来形容在爵士舞台上,将自己给燃尽、将自己的所有情感都宣泄出来,并散发出那比“红色”还要炙热的“蓝色”热度的演奏者们。而很显然的,在最后的舞台上,三个主角,都成为了“蓝色巨星”。

只是在我这里,这个蓝色巨星还可以有另一个解释的角度。

主角三人为了达至更好的演奏,付出了日日夜夜在不断进行锻炼;而就如同大以前的萨克斯风老师所说的那样,要训练到足够好,这个过程是孤独且折磨的。

而这个孤独的过程,其实也被作品具现成了大所练习的环境:河边、夜晚、冬天;这些,无一不是蓝色的,象征着孤单与忧伤的色调。

可是,也只有克服了这个蓝色,他们才有这个可能,去站上舞台、去成为他人眼中的,
“蓝色巨星”!

当然,仅凭文字,仅凭对作品表达的分析,绝对无法替代本作那极为震撼且动人的音画演出;要感受到我所感受的,还得大家亲自去看一遍、听一遍,才能够真正理解我所说的这些,究竟是什么意思。

诚然,本作的故事确实简单了一些;诚然,本作不少演奏的3D画面呈现,多多少少还是会有点出戏;诚然,本作的人设也画得相当质朴;但我还是愿意相信,只要你把这部电影看完,你一定能够被作品这样一个真挚的态度与表达、以及那直击心灵的音乐,所打动的。


简单评分:9.2/10


ps:虽然我能够理解原作是青年漫的本作,会更愿意采用这样一个质朴的人设,来体现出一定的真实感;但我还是想说,本作的人设问题其实不在于质朴,而在于区分度不够,我甚至在好一些场景下,都无法分清大和俊二了,我感觉这俩的人设再做得更区分一些会更好。

ps2:虽然我在文章最后也提到了,本作不少演奏场景使用了3D去制作,且这些3D,尤其是初看的时候,确实是有点出戏的。但是看完了之后,我大概能够理解本作使用3D的理由;一方面是本作演奏场景实在太多,如果每一个都予以手绘的话,那么估计也只会被“静止”画面、或是大量的观众画面所取代,所以3D多多少少还是能够体现出演奏的动态感的;另一方面,则是作品在演奏中,尤其是后半程那些更具感染力的演奏中,加入极为炫酷、华丽、却又很能够渲染出演奏者情绪的手绘作画,而我愿意相信,这部分作画资源,就是靠3D“省”出来的(笑)。

ps3:故事整体简单但真诚,这点我在文章也已经提过几次了,而我也并不讨厌这样一个简单的故事。只是,如果要我挑一个比较让我感到不满的点,那就是本作最后的雪祈的那个情节的设计;就在我看来,虽然它的确进一步强化了最后演奏的情绪与表达,但我感觉这个情节还是有点刻意的、是没有太大的必要性的、甚至还会因此扰动了本作那相当纯粹的音乐表达吧。当然作品本身也算处理得比较好,所以我也没多大怨言就是了。

ps4:最后补充一个让我特别有感的细节与情节,就是有一个听过主角们初次演奏的老者,在大半年后再次参加他们的演奏会,并在结束后走到俊二面前,扎实地握着他的肩膀,告诉他他的的确确有在进步。这让我想起我以前有一次我学业成绩不错,某个老师在私下知道了之后,紧紧地握住我的手,称赞我很厉害。很多时候一些长辈私下轻微的举动与鼓舞,真的是会让人记住一辈子、感谢一辈子的。

ps5:希望大家会喜欢我的这篇观后感专栏,也希望大家能够三连支持并关注up主哦!对于动画或者专栏有任何想要讨论的,也欢迎到留言区告诉我哦! 



《蓝色巨星》— 真挚且包容的爵士乐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