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儿科学-儿童保健-儿童保健与喂养

2023-03-27 09:31 作者:在痛苦中卓绝  | 我要投稿

本文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一、儿童保健

1.特点: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群体保健干预和个体保健结合

2.内容

1)新生儿疾病筛查

(1)内容:

①遗传代谢疾病: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苯丙酮尿症PKU、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G6PD缺乏症

②听力筛查

③早产儿视网膜病筛查

(2)筛查时间:出生后充分哺乳72h后

 

2)新生儿访视:

(1)访视次数:

①正常新生儿:出院后3-7d、生后10-14d、生后28-30d

②高危新生儿:增加访视次数

(2)访视内容:发育评估、体格检查、异常情况处理、听力筛查

 

3)定期健康检查(6岁以内)

(1)检查次数:4-2-2-1

第一年(婴儿期)每3个月1次,1-3岁每6个月1次,3岁以上每年一次;高危儿增加检测次数

(2)检查内容:体格测量和生长监测,实验室检查、心理检查

 

4)生长监测:比照生长监测图进行判断

5)营养指导:

(1)母乳喂养:

①新生儿期:

01:生后30min内第一次吸乳,吸乳时间不少于30min

02:不使用奶瓶、不必喂白开水、糖水(就不是纯母乳喂养了)

03:每24h喂不少于8次

04:吸完一侧再吸另一侧

②婴儿期:持续母乳喂养至2岁或更大

(2)辅食添加:满6个月时需要添加

6)免疫接种:

(1)第一类免疫(国家强制免费接种):乙肝、卡介苗、脊灰、百白破、麻风腮、白破;甲肝、流脑、乙脑、麻疹。(口诀:二脑二麻二白破,脊灰卡介甲乙肝)

(2)出生时即接种:乙肝第一剂、卡介苗

(3)禁忌症:免疫异常、急性传染病、既往不良接种史、神经系统疾病、特殊状态(4周内接种过丙种球蛋白、发热)

(4)免疫接种反应及处理原则:

01:局部反应:接种处红肿热痛

02:全身反应:发热(无需处理或对症治疗)

03:异常反应:晕厥(无需用药,短期内恢复)、过敏性休克(肌内注射1:1000肾上腺素)

 

7)口腔保健:第一次再第一颗乳牙萌出后半年内,之后每半年一次

8)听力保健:新生儿听力筛查

9)眼保健:新生儿眼病筛查、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筛查、视力筛查

10)智力发育检测:DDST(小儿发育筛查量表)

 

二、儿童营养

1.儿童营养特点:

1)基础代谢率高,能量营养需求高,1岁婴儿能量中35%用于生长。

2)胃肠功能不完善。

2.参考摄入指标:

1)推荐摄入量:满足群体绝大多数(>P97)个体需要量的摄入水平

2)适宜摄入量:健康人群摄入量

3)可耐受最高摄入量

3.儿童能量需要量:

1)0-6个月:90kcal/(kg·d)

2)7-12个月:80 kcal/(kg·d)

3)1岁以上不可用上述方法计算

 

三、婴儿喂养

1.婴儿消化系统特点:

1)食道短,溢奶呛咳

2)胃肠道消化酶活性低,消化不良

2.母乳喂养

1)纯母乳喂养:仅母乳,无水;可以有维生素、矿物质补充剂和药物糖浆

2)母乳喂养的好处:

(1)对婴儿:

01:皮肤接触

02:乳清蛋白为主(乳清蛋白:酪蛋白=4:1),利于吸收;无过敏

03:含免疫物质:sIgA,乳铁蛋白、溶菌酶、补体、细胞因子

(2)对母亲:刺激催乳素分泌、抑制排卵、有助于恢复

3)纯母乳喂养能满足6月龄内婴儿的营养需求

4)出生后数日开始每天补充维生素D3

5)身高、体重是反映喂养和营养状况的直接指标;其他还有:皮褶厚度、精神状态

 

3.混合喂养:代乳品代替部分母乳喂养

1)代乳品:牛乳、羊乳、配方乳

2)喂养方法:

(1)补授法:先母乳喂养,乳房排空后再给予代乳品

(2)代授法:代乳品代替一天中的一次或几次母乳喂养

 

4.人工喂养:完全配方奶

1)首选配方奶粉

2)牛奶:酪蛋白高不易消化;含饱和脂肪酸多不易消化;缺乏免疫因子;含矿物质多影响消化

 

5.辅食添加

1)时间:4-6个月时开始添加辅食

2)原则:

(1)由稀到稠:米汤→米糊→稀粥→稠粥→软饭

(2)由一种到多种

(3)由少到多

(4)由细到粗

3)具体安排:

四、营养状况评价

本文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参考:

[1]儿科学(第四版)-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2]https://www.cnsoc.org/scienpopulg/152220201.html

儿科学-儿童保健-儿童保健与喂养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