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药给了后悔的时间,但却没有给后悔的机会。

分享一个很久以前看过的文章
希望大家不要做傻事
————————————————
我小时候跟著爸妈住在台湾的医院宿舍。或许是因为从小在医院长大,成长过程中,我看到许多生老病死与悲欢离合。
老爸是个脾气超好的医师,无论何时都是笑嘻嘻的,就算偶尔在医院碰到不顺心的事,他也鲜少把负面情绪带回家。某天晚上,他回到家显得闷闷不乐,不管我怎麽逗他,他都笑不出来。老妈觉得有点奇怪,追问之下,他才缓缓说出在医院发生的事情。
这则故事距今已经二十多年了,但如今我都还记得一清二楚。
那天下午,我爸一如既往在医院值班,而急诊室则是一反常态地空无一人。正当他閒得发慌时,带有一点稚气的大学生走了进来。
「你好。那个……我要挂号看急诊。」
「看急诊啊?你哪裡不舒服?」我爸从诊间探出头来询问。
「喉咙有点痛。」
「嘴巴张开让我看看。」一看之下,这才发现整个口腔都溃烂了,食道也有严重灼伤,我爸直觉认定这是个不寻常的病例。「你到底喝了什麽?」
「我昨天晚上喝农药自杀。」
「农药?什麽农药?你喝了多少?瓶子拿给我看!」我爸马上变得紧张了起来。
「瓶子我没带来啦,但我就只有喝一口而已,而且马上就吐出来了。」大学生伸伸舌头一脸无辜,完全不知道事情的严重性。
「你现在要马上住院,还有,我要通知你的家人。」
「我才不要见他们呢!」
「不行,他们现在一定要来!瓶子也要想办法给我找出来!」
等待家属的同时,我爸为他照X光片、打点滴、抽血、验尿,同时准备用活性碳洗胃,并且在心中暗暗祈祷不要用到它。
在急诊室一看报告结果,完了,居然是巴拉刈,顿时心凉了一半。
我爸走进诊间,双眼直视大学生:「你要有心理准备。」
不久后,一群哭哭啼啼的家人走进急诊室,其中一名妇人手上握著一小罐农药瓶,农药还剩蛮多的,看起来像是只喝了一口而已。
「呜,你怎麽这麽憨。医师啊,你一定要救救我儿子啊!」妇人一把鼻涕一把眼泪,哭得肝肠寸断。
「哼,都是你们的错!再逼我啊!我死了大家就开心了吧!」大学生激动的说著,看起来霸气十足。
「医师,你一定要救救他啊!」
「好啊!现在你们满意了吧?你们开心了吧!反正我死了对大家都好!」大学生越说越大声,到后来居然还有点洋洋得意。
我爸则是一句话也说不出口。大学生只是闹情绪自杀,事情过去了就没事了,不过,大学生错在不该喝下巴拉刈。在场的医护人员都清楚明白,大学生只剩几天的生命了。而我爸唯一能做的,就只有看著大学生带著意识,慢慢地接近死亡。
大学生只有住院6天。
他前几天意识清楚,也可以跟家属对话。
不过第3天就开始喘了。
第4天肺部发现严重纤维化。
第6天病危,去了。
那短短6天,只记得大学生不断重複著同一句话:「妈的,我就只是喝了一口巴拉刈而已!」
是啊,就只是喝了一口巴拉刈而已。
当年我爸跟我说这故事的时候,表情凝重,跟他平常笑嘻嘻的模样截然不同。
「听好,有些错你是绝对不能犯的。很多时候,人生没有重来的机会,犯这种错,就可能赔上你一辈子,还有你家人的一生。
写下这个故事前,其实我想了很多。
一般来说,自杀的人分成两种:第一种是死志甚坚的人,他们通常会採取比较极端(不太可能被救回)的方式,像是卧轨、举枪自尽等等,希望一了百了离开一切纷扰。第二种则是想自杀,但想法没有那麽强烈,或是怕痛,或只是想引起他人注意的人,这种人通常会选择烧炭、吞安眠药等比较不激烈的方式,因为他们不想痛苦地死去。
你觉得,医院比较有可能救回哪种类型的自杀者呢?
我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希望能顺利救回后者,希望第二种类型的自杀者可以想清楚,最重要的是,不论如何都不要选择服农药自杀。
什麽是悲剧?
悲剧就是第二种人误用了第一种寻死方法,在临死前深深懊悔,但仍只能痛苦的离去。很多时候,后悔也来不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