划分三阴三阳的作用是解决表里配合和四肢分布问题。首先,三阴三阳的表里配合特点是“
划分三阴三阳的作用是解决表里配合和四肢分布问题。首先,三阴三阳的表里配合特点是“多配多、少配少”。所谓的表里配合,表指的是阳,里指的是阴,因为阳是主表的,阴是主里的,所以表里配合就是阴阳配合。《内经》在讲到阴阳配合关系时,是多的和多的相表里;少的和少的相表里;最少的和最少的相表里。也就是说,太阴和阳明是相表里的。太阴和太阳是没有表里关系的,有时我们喜欢“对号入座”,与太阴关系密切的就选太阳,与少阴关系密切的就要选少阳,实际上是不对的。太阴的阴气最盛,而阳明的阳气最多,所以太阴和阳明是相表里的;而少阴和太阳是相表里的;厥阴和少阳是相表里的。印证了“多的和多的相表里、少的和少的相表里、最少的和最少的相表里”这句话。 其次,十二经脉在体表分布规律是“多位于前、少位于后,最少位于中”。十二经脉在体表的分布规律是多的分布在前,也就是说太阴、阳明在前;少的分布在后,即少阴和太阳分布于后;而最少的分布在中,厥阴和少阳,一个阴气尽、一个阳气最少,所以分布在。十二经脉在体表的不同部位,分别划分为前中后三个不同的部分与三阴三阳相合,这是三阴三阳在体表的具体分布规律,可以帮助我们去理解经脉的名称;另一方面可以解决表里关系以及十二经脉的分布规律问题。 上二经脉的名称包括了手足、脏腑和阴阳这三个要素。手的三条阴经的名称分别为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阴心经。手的三条阳经分别为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而足的三条阴经分别为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足的三条阳经分别为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和足太阳膀胱经。 以上,分别是手的三条阴经、手的三条阳经、足的三条阴经和足的三条阳经的名称,共有十二条经脉。关于十二经脉的名称,这十二个名词,是基本概念,掌握它是基本功。有时我们看到“足太阴经”这样的说法,需要知道是“足太阴脾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