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研二上学期
这个总结本来想的是等到过完年后,根据自己的情况,再回过头来总结一下,但现在总是觉得需要先把上学期的内心感受和现在的状态重新调整一下。这学期我的感悟更多的是心理上的感悟,因为对于学术我依然迷茫。(PS:这段话,我写于2023年12月30日左右)
这学期从8月底份到12月份其实只有满打满算到现在是四个月了。其实研一下学期的总结里也包含了一部分研二上学期的内容。
研一到研二的暑假,我没有离校,这个决定就站在12月份现在来看,既是正确也是错误。但我还是按着时间线来叙述吧。
八月底,人们就开始陆陆续续的到了教研室,慢慢的进来的有我们这一级,也有我们下一级的少部分人,大约到了10月份吧,我才基本上知道这个教研室里,和我同一级的所有人名字,其实总共也就13个人吧。很大程度上,因为教研室的专硕就我和另一个同学,然后大家研一基本上也见不上面,所以刚进来会给我一种很不熟络的感觉。也会有新进组的同学,会叫我师兄,其实我更希望大家叫我旭峰就行,其实我自己会心头一紧,主要是考虑到自己菜的水平,其实我更希望和大家是做朋友。我见到帅(我的同门),研一一年其实我们俩的交流也很少,只有开组会的时候能够见到,新学期伊始,他说他要转码了,其实我还感到挺吃惊的,但也没有很吃惊,因为已经有我们的师兄成功转出去了。他的暑假也是回家给老师做了项目,然后他还去了收费自习室,别人都在考研,只有他在给老师打工,这是我们吃饭时候告诉我的。这学期我们,组成了四个人的干饭小分队,吃吃饭,聊聊天,觉得吃饭过去还挺快的,说实话,我现在完全想不起来,暑假时候自己一个人是怎么去餐厅来着。(写于12月20日)其实最近想来,暑假我也并不是一个人,宿舍我和耀哥一起相约吃饭,会发微信在11点30分,一般准时,除非他有事情,而我一般是没有事情。话说,那段时间,我很喜欢吃肥肠,导致耀哥,在一定程度上,不愿意坐在我对面,幸亏有隔板挡着。哦,对了,这一段时间,还和捷哥去了西山,第一次知道了活性破片,捷哥上手实验器材真的很快,在面对实验的时候,记录的真的很详细,这一点在之后与别人的实验中,真的能感受出来,我也体会到把试验记录当日记写,在日后真的能回忆起来很多。但不久后,做完样品后,捷哥在11月份就去了中北,所以导致这学期和捷哥的交流很少。
九月,其实在7月份的时候,我发布了那个因为课程作业而写的靶板程序的GUI,也有一少部分人加我,其中很多是中北同学,也有其他兄弟院校的,也绝大多数都是21级,我和很多人都聊了聊,我发现每个人都有自己当时的一些心事,也许后来都会发现不是什么事情,后来也并没交流,所以不清楚大家后来怎样。
我和一个同学,本着truegrid交流人群太少的,我想着这个视频能结识不少使用truegrid的人,便想着建立了这么一个群。其中有很长的一段时间,群里只有我们两个人,默默坚守着这个群。现在是2023年2月18日了,写到这里的时候,很多九月份发生的事情我已经记不清了。

九月份的时候我很奇怪的,总是喜欢回忆自己本科时候发生的事情,所以我又把本科时候做过比赛的视频从QQ空间翻了出来,发在了B站,人总是会追忆过去发生的事情,但现在想来并不是个好事情,更多应该着眼于现在。九月份,总是担心开组会该讲什么,其实自己还是什么也没做,我很担心自己该讲什么。言归正传,这个月,其实我们已经成长为了“主力军”,哈哈,但是我只是作为一个跑腿的主力军,送了很多材料,这段时间其实请假还是不是很好请,所以很麻烦。

也好象是这段时间,老师开始给我派了仿真的任务,目标是找一个跳弹角,针对着角和攻角的改变做了很多工况,也是在这一段时间,我才知道仿真怎么设置,这期间也多亏同门帮助,和小师妹的帮助(别看我叫小师妹),小师妹也是个博士,其实总的来说,我是课题组里最菜的一个。这期间,我的任务还是围绕电磁炮,所以当拿到这个任务的时候,我很开心,还有就是,我终于可以用我的程序生成的靶板来用于项目上,只有一个爽字了得。在九月份的时候,我认识了一串数字老哥(哈哈,实在记不住老哥的数字,它的QQ名字叫天涯)其实当时困扰了我好久的TG生成矩形靶板始终有不能共节点的问题,我问过师兄也无法解决,他们都是做圆形靶板,就不会产生这个问题。遇到天涯老哥,他对这个程序很感兴趣,也和我深入探讨了是否能画出共节点的网格,老哥用hypermesh很熟,真的用hypermesh考虑出了一种问题的答案,当我看到能画出来的时候,我坚信,起码是可以解决的。9月份,我最终把这个功能集成到了程序,也使得这个程序有了意义,否则生成出来没有任何用,始终有应力集中的问题。再次,我非常感谢老哥,老哥经常11点讨论,他都能电脑说我去画画看。我希望在我工作后,30多岁的时候,也能有这样的好学、爱思考的激情。虽然后来,到现在,我们聊天次数很少了,但我真的很感激他,要不当时我根本不会想着解决这个问题,多次觉得我可以画一个晶胞然后复制,甚至觉得这个问题无解。

10月初,其实也是九月末的时候,我接到的仿真任务,还有就是10月5日的组会,再加上10月5日还有一个比赛的答辩(需要我去答辩)这期间,还有一个破片分析的程序要写。,真的很忙,也是这段时间,我感觉挺充实的,也是我效率最高的几天。9月28日,我在B站发布了个问题,其实也是解决破片分析走通的,一个引子。其实,乍一看是很简单的问题,但是怎么实现这个想法,我真的思考了很久。最终在这一天我就解决了这个问题。其中,我也感谢,今天不飞了大佬给予的一些帮助,在想法上也启发了我许多。但是这个程序,距离破片分析还差的很远,所以杆了三天的工,这几天其实面临着,老师仿真给我时间也快到期了,但我觉得还是这个更重要,所以还是天天想着这个程序。这期间,还遇到了打算去看下升国旗的,也因为这些事情堆在了一起,我没有敢去,毕竟去一天(通宵),我得用两天去弥补。


我就记得我差不多在10月2日,完成了所谓的破片分析功能,我只是测试我的侵彻的例子,感觉是可以算出来的,所以我兴致勃勃去找了捷哥,捷哥把他算的例子的结果给我导了出来,我的程序大概跑了30分钟(当时),结果卡在一半就算不了了。说明了我这个程序的健壮性不够,只能够处理简单问题,但我总觉得这个答案呼之欲出了,这时候已经是晚上10点了,我其实一开始打算着,就是12点前多会儿改完就多会儿回。我输出了很多变量,随时观察着变量的改变,看到底是哪里逻辑出现了问题,因为此前,逻辑上的事情,我和我同门已经讨论了大概两个小时,其实应该是走的通的。这时候,我就觉得只差临门一脚,然后最可恶的是我的程序每跑一次就大概得30分钟,每次我觉得改的差不多了,一跑就会出错,时间不知不觉就到了4点多了,最终我真的突破了那临门一脚,那一天基本是从下午六点开始,一直到凌晨三点,其实身上会有虚汗,但是难掩内心喜悦。我得出结果后,立马和捷哥发了信息,我其实以为他已经睡着了,结果并没有,其实也有可能被我吵醒了(PS:但是我太激动了)然后我发了很久都没发的QQ空间。那天晚上,我还试图回宿舍,但无奈楼门锁了,其实路上很冷,可能是肾上腺素的原因,让我感受到并不是很冷,回到教研室,我在椅子上也是睡不着觉。这让我想起来上学期在西山睡地板时候的感觉,但不同的是虽是孤独,但不是那么孤独。但也是那天,我才知道了LS-PrePost也已经带有了破片分析程序,而且4.10的版本就是9月份刚出不久,知道的人不多,我犹如晴天霹雳,我试了一下,人家自带的只需要1s不到就能算出我写的程序的结果,第二天,我也给捷哥带着算出来的结果文件,在他的电脑上和官方文件进行了比较,最终发现,我的程序算出来的结果基本误差和官方算出来的一致,我猜测不一致的原因是我们对破片的定义不同,官方可能是共边就算一个破片,我的是必须共面才能算一个网格。当时算错的原因是,我把导出的质量当成了体积,这点在后续的版本中也进行了改进,密度就可以算对了。



10月5日左右吧,课题组开了这学期的第一次组会,但是我得先去比赛答辩,答辩是线上的,我也准备了几天,我也担心给团队拖了后退,但似乎最终结果在13号发布,我们的排名从第六还是往前推了几名,虽然是校级小比赛,但我觉得我还是突破了一次自我,我敢于去表达一下,其实本科的入D的三次答辩(实际是六次)还是给我带来一些折磨,导致我一直很害怕。答完辩,我立马去参加组会。组会上,我忘记了我介绍我最近做了些什么工作,只记得在会议的末尾,我介绍了我开发了靶板的程序和破片分析的程序。课题组给了我掌声,我也给大家讲了大致的原理。在这一次,我向老师说,我这几个月,做的都不是和我课题相关的事情,甚至都是帮别人处理问题。老师是给我这么解释的:旭峰啊,其实你这些也是一种能力,你说你帮别人的这些,也是一种能力的体现。我向老师说,我无法进行多线程思考,经常要忙完这个忙那个,思考问题的时候容易被打乱。老师给我的建议是要学会多线程处理问题,但我现在想来,老师说的也对。但是站在当时我的角度上来说,我无法做到,因为很多时候我需要一心一意,如果不通那个宵,也许之后我需要很长的时间来完成那临门一脚,因为那晚,在那之前,我对程序思考了很久可能会出错的地方,导致程序的很多地方我都知道是什么意思,如果一拖再拖,就像现在,很难再复现当时的情况。也是这个组会上,老师说,我在B站发布这些,是为了获得一种尊重感,我当时觉得这是浪费时间,不敢跟老师说的一些事情,因为和课题组格格不入,老师这个话,对我当时来说,感觉像是说到了心坎里。确实,我不怎么在意,我有多少粉丝,但是我通过这个平台能认识很多同行业的人,有的人虽是萍水之交,但也是很有意思。我也在努力维护自己的QQ群。也正如我前面感谢的那样,每个人都有很多我要学习的地方。(其实,我很怀疑老师是读过人性的弱点这本书的),当天开组会前,我其实还和博士小师妹,聊了聊提取中轴线的方案,其实当时我觉得是可以实现自动化的。组会上,我也说可能之后会在这方面进行思考。组会后,我们就去聚餐了,聚餐的时候我发了会儿呆,被老师看见,说旭峰还在想那个程序呢?淦,真的被猜中了,我当时满脑子都在想,怎么搞出中轴线来?需要哪些条件,我听见这句话后,只能笑笑。那次聚餐还得唱歌,我也第一次见证了每个师兄师姐的唱功,但我是真的不会,尬了又尬。(但如今如果在参加的话,我也许不会有这个心态了,毕竟开心最重要嘛)
其实经过这些之后,我发表了一个言论至今觉得还是这样的,只有你对一个事情绝对的熟悉,每天都在想它,真的是可以做到夜有所寐。真的可以得到解决。不只是对程序如此,我想任何行业都是如此。

在此之后,我和小师妹在一个星期天,讨论中轴线程序的可能性,我们真的提出了一种方案。也就用了不知道几天,这其中,我听了几天,去完成仿真任务。(因为老师催的真的很急)。翻了翻图片,我在10月10日就完成了初版,其实之后还改进了四版,但是很多后续函数的雏形和框架都是在这个版本上完成的,其实我翻了翻聊天记录,那段时间和师妹关于这个问题聊了很多。其实说是一天我觉得那一天至少是早上8点到晚上12点的高强度思考,虽然最后老师并没有采用在这个方面继续寻找规律,但我觉得对我来说还是很有意义。也是在这几天,我开始感慨奖学金大概是无望了,因为奖学金的比例只有70%,而我什么加分都没有。(这一切都在10月10日)而幸运的是,10月13日我们的那个校级比赛获得了一等奖,让我的综测加了10分,直接获得了特等奖学金,这一年,我们的奖学金规则改变了,特等虽不是以前的特等,但是我很激动获得了这个。也感谢师兄师姐们,带我们参加了这个小比赛。但目前来说,图十中的想法,我目前还没有改变,我依然希望能够找一份让自己快乐的工作。这种快乐来自于价值认同感吧。


在此之后,这学期里并没有让我感到会有继续的事情了,11月份的时候,我和老师提出了换课题的问题。老师也答应我让我去找。我的心情也开始好受了一些,因为电磁炮我真的做不出来。这学期,我买了人生中第一款的机械键盘,怕打扰别人是静音红轴的,真的很好用!是我满意度最高的一款产品。

有些记不清了,不知道是不是在在十一月份的时候,我和两个人吃了分别吃了顿夜宵,都是教工食堂的烧烤。聊了聊目前的现状,和各自的想法,对于找工作的看法,哦哦,那段时间,11月大概14日左右,我和本科舍友在QQ上聊了一晚上,大概是关于,他马上研究生毕业要去哪里工作的问题,他说他研究生找工作和本科时候找工作的心态完全是两个心态了,本科时候和玩一样,而现在只想离家近一点并且安稳一点。本科室友我觉得他人员很好,基本上班上所有在各个读研的同学,他都能知道他们找工作要去哪里,我真的很佩服他能知道很多人的信息,这也说明了他们经常联络,而我却不会,也不知道怎么开口,并不是我不想聊,也主要我近况不好(我想大抵是如此吧)。让我惊讶的是,据他了解我们班竟然没有人读博,原来有读博念头的人,也因为论文发表不顺利,选择了放弃,栋哥学习很好,也没有选择这条路。我很好奇,但也许这只是当时想法吧,当然我觉得这样也很好,不得不承认,这也对我产生了影响。和我吃夜宵的两个同学,我也基于这些想法,聊了当时的看法,也相约这学期的时候再吃一次,到时肯定会有不同的想法。我经常情不自禁的想到父母,其实研究生阶段我感到父母比本科阶段老的更快了,本科时候,我妈让我给他拔白头发,我还有耐心,觉得还是可以拔掉显不出来的,当这个寒假再见的时候,我发现拔头发已经不解决问题了,只能靠染发了。我爸的头发也开始稀疏了,就是单纯的觉得时间很紧张,不知道为什么。
11月份,我也看了很多活性破片的文章,脚步开始慢慢放慢了下来,也开始寻找自己的方向,每三天要做一次核酸,也是想快也无法快,那段时间,校园内开始偶有病例,搞得大家疲于奔波,动不动就担心被封在宿舍。这期间,其实老师还给我想了很多奇奇怪怪的课题,但我思考了很久,想大多是很难实现的课题,甚至只是项目,选择了放弃。这期间,还有一些是奇奇怪怪的杂事,因为对我的思想并没有太大的影响,所以我就不放在这里记述了。

12月份也悄然而至,这时候,已经距离放开已经不远了,但我们还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只是最终学校下发了类似放假的消息,导致我们早早离开了校园。我也选择了在家解封的第二天,选择了回家。当我踏出校门的那一天,打了辆出租车,我上车的第一句话:“师傅,还用扫健康宝嘛?”,“不用扫了”,那一刻我觉得瞬间有些恍惚,我终于回到了家,见到了我妈,我爸当时还封在了单位,不能回家。我妈下楼给我开门,我才知道我妈其实半年没去上班,因为腰疼。我回家后的两天,我妈就病倒了,我妈都基本没出去过家门,因为腰疼,所以很大的可能性就是我从北京带回来的,我还逞强的去进我妈那个屋子,去递些吃的、水。结果,没过两天,我也被放到了,那几天很难熬,家里的伙食都断了,因为大家都是刚病,还不知道外面的人是什么情况,怕给大家传染。直到我们好了后,才知道大家都已经得过了。不过那几天很难熬。
1月份,我和师兄师姐同门和小师妹去了桂林做实验,其实,我对南方的城市有莫名的好感,我很喜欢那里。也许是因为我生长在电厂的缘故吧,但是为什么其他生长在电厂的人就喜欢大一点的城市。我可能使单纯的喜欢山水。谈到这里,我其实很想叙述一下我理想中的生活,我也在别人的评论区叙述了,这里就用图来表达我曾经想说的内容吧。



二月份,其实是我转变的一个转折点,一月份的时候我还遇到了我弟,还和我小学同学一起放了,聊了很多,也观察了很多,我觉得就把这个放在未来的专栏中去叙述吧,用这一个学期的时间去感悟对不对。
当我回过头来看,之前两篇的记录,我觉得很有意思,甚至有一种我当时竟然是那么想的的想法,但确实,如果回到当时,我还会那么想,幸运的是,我还在学校,我还在成长,我还需成长的再快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