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冰洋海域的守卫者---“翌日”级战列巡洋舰
“翌日”级战列巡洋舰
该舰船为原创,该舰船一切均为虚构架空。
舰船原型:日本的高雄号重巡洋舰,德国的塞德利茨级战列巡洋舰,美国的长滩级核动力巡洋舰
类型:战列巡洋舰(较轻型)
船舷号:BC-107
建造方:北方造船厂,冰海造船厂
设计方:冰川设计局,冰山设计局
建造处:“梅托-3号”船坞
所属国家:北极星共和国
建造时间:2011年 (北极星元年11年)
舰长:224.3米(塞德利茨号/北罗恩斯市号:230m)
舰宽:21.5米
舰高:31米(从舰桥最顶端到舰体最低点)
吃水:5.84米
水线长:223.3米
标准排水量:22323吨
满载排水量:27200吨
续航力:12000海里/21节
最高航速:31.4节
舰员:780人~1070人
状态:良好(在役)
同级舰:
BC-107 “翌日”
BC-108 “高雄”
BC-109 “日丹诺夫”
BC-110 “海军上将波列特罗夫”
BC-111 “日向”
BC-112 “塞德利茨”
BC-113 “北罗恩斯市”
技术指标:
动力
12座大型重油锅炉,4座北极星动力的NP-12000型蒸汽轮机
主机共输出功率:16600马力
传动:
四轴双舵
载油:10400吨
装甲:
主侧舷装甲 130-320mm、水线装甲 140-290mm、甲板 40-140mm、防雷装甲 49mm,首尾横向隔墙 93-220mm、主炮塔 110-350mm,副炮塔 50-90mm、主炮座 240mm、司令塔 280mm
装甲总重量 6450吨
电子设备:
主雷达:
1部 AAR-F“北极神盾”相控阵雷达系统(8×固定式阵列天线)
辅助雷达:
1部 AN/KS-67(V)3平面搜索雷达
2部 AN/KS-64(V)9航海雷达
1部AN/SPG-62照射雷达
1部MK-46Mod1光电航空仪
火控系统:(全部整合了相控阵雷达系统的数据链)
2台 G-133型320mm炮控雷达
1部 G-134型203mm炮控雷达
2部127mm炮控雷达
2部 MG-129型40mm炮控雷达
1台“E-12”型反舰导弹控制雷达
1部MR-123 Vympel近防炮火控雷达
1部4R-33A防空导弹火控雷达
声呐:
舰首声呐:
1x RNQ-15B2型船壳声呐
电子对抗:
1×AN/SLQ-32(V)3电子战系统
6×MK-36 Mod6干扰弹发射器
1×AN/WLD-1 mod-1遥控猎雷载具
武器装备:
火炮:
主炮:
5座2联装320mm L56舰炮(各重140吨)(呈前3后2的布局)
塞德利茨号和北罗恩斯市号:3座2联装350mm舰炮(呈前2后1的布局)
副炮:
4座单联装203mm副炮;8座双联装MK42型 127mm副炮
塞德利茨号/北罗恩斯市号:6座双联装203mm副炮;12座双联装MK42型 127mm副炮
高射炮(手操):
14座双联装40mm博布斯炮,10座单联装105mm高射炮;24座20mm速射机炮
导弹系统:
反舰:
4具RGM-84鱼叉反舰导弹
防空(远程):
12座S-300FM Fort-M 要塞-M改舰空导弹系统
防空(中程):
15座3K95-MS 道尔-MS舰空导弹系统
防空(近程):
18座“马蜂窝-M”舰空导弹系统
鱼雷:
2具两联装421mm MK-32A3鱼雷发射装置
近防系统:
8座AK-130M2型20mm近防系统
16座“密集阵-Block-3”20mm近防系统
6座“海拉姆”block-3反导系统
4座多用途发射装置
舰载机:
2架SH-60B反潜直升机
2架CH-53B“种马王”重型运输直升机
或
2架V-22“鱼鹰”倾转旋翼机
舰船介绍:
“翌日”级战列巡洋舰是北极星共和国海军建造的新一代的3万吨战舰。
“翌日”级重巡洋舰共完成建造6艘,为北极星共和国海军的海上主力。
该级战列巡洋舰装备5座2联装320毫米口径主炮(为前3后2的布局)、4门203毫米副炮、8门127毫米高射炮和大量近防炮和导弹,舰上主机功率16.6万马力,最高航速达31.34节,全舰设计排水量达22046吨。
这是北极星共和国使用美国和英国援助的他们在二战中收缴的一些德国战列巡洋舰的图纸的基础上制造出来的。
首舰翌日号于2011年2月9号开工,2014年8月24日下水,2015年1月服役;二号舰高雄号于2014年3月开工,2016年8月下水,2018年1月服役;三号舰日丹诺夫号于2014年3月开工,2016年9月下水,2018年3月服役;四号舰海军上将波列特罗夫号于2016年2月9日开工,2018年6月上旬下水,2020年10月服役;五号舰日向号于2017年3月12日开工,2020年9月18日下水,原计划2020年12月25日服役,但由于疫情,拖到2021年2月9日服役;六号舰塞德利茨号于2020年4月2日开工,原计划2020年9月18日下水,但由于疫情,被迫2021年8月21号下水,服役时间被延到2022年2月15日。七号舰北罗恩斯市号,原定于2021年4月3日开工,但由于疫情,拖到2021年9月12日才开始建造,建造了全舰的34%后,又由于造船厂的一名造船工人感染了病毒,全造船厂的员工全部被隔离了14天,现在完成舰船需要到2022年2月12日,但由于2月12日是北极星共和国的新年,员工放假,又拖到2022年2月15日完工,服役要等到2023年8月24日。
“日丹洛夫”号和“海军上将波列特罗夫”号是不同于“翌日”号和“高雄”号的,它采用北极星新战列巡洋舰计划中的D方案:该方案使用3座2联装320mm舰炮(为前2后1布局)和2门二等主炮(全部位于舰尾),该二等主炮口径达280mm。它是一条高速战列巡洋舰,航速达到了32.8节。
而“塞德利茨”号和“北罗恩斯市”号是采用北极星新战列巡洋舰计划中的E方案:该方案使用3座2联装350mm舰炮(为前2后1布局),它舰长达230m,就为了安装3座2联装350mm舰炮和大量副炮。
原计划还会建造2条战列舰:“科陆波市”级,原准备使用北极星新战列巡洋舰计划中的C方案:该方案使用3座3联装410mm舰炮(为前2后1布局),但由于北极星海军没钱了,取消了这个建造计划。
(这个一半是手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