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化理解:脱离受害者情结是要否定自己受伤的感受吗?
(PS可以一边听歌一边看哟)

受害者情结,我没有去查过这个词具体定义。
对于受害者情结,个人的理解是一个人受过伤害,然后选择沉溺一个过去的处境里,自怨自艾。受害者情结≠自己的疼痛、伤心的感受。脱离受害者情结,并不是让你无视自己的感受,也更不会是当你感到疼痛时,却指责自己“看,受害者情节发作了!”
作为一个有着情感需求的人,处于一段关系必然存在期望。因为你想获得爱的体验,所以有了sp的存在,因为你有着欢乐、陪伴的需求,所以有了朋友的存在。你与他们建立更深层次的链接,是因为他们能够满足你对这些感受的期望。
但,人们在关系交往中难免会受到伤害。有时候你付出了,却得不到你想要的反馈,虽然这个反馈可能只是简简单单的一句夸奖,还有的时候甚至可能得到负反馈,莫名其妙的被冷暴力、欺瞒、甚至会被背叛。很遗憾,这些都不是你建立这段关系之初所期盼的,但在一段关系里却难免存在的。
这个时候感到疼痛、感到委屈是难免的,也是绝对正常的。你是人,你又不是超人。哪怕你学了显化,你也是有情绪有需求的人。你没必要去指责过去的自己“识人不清”,也没必要计算自己的“沉没成本”,更没必要过度纠结是不是自己的对其假设还是自我概念出了问题。(注意是不要“过度”)。
没必要指责自己“识人不清”,毕竟当初一开始在一起也是因为感觉很好呀,特别棒,那个时候两个人的世界就是相互吸引和重合的。
也没必要计算自己的“沉没成本”,因为那时候的付出的时候也是心甘情愿,那时候的美好也都是真切的。
也没必要过度反思,虽然你要对你的世界负责,但有的时候也可能并不是你“做错”了什么,不是做了错误的假设,可能是因为自我概念的改变之后,两个人的世界不再吸引了,你在改变的同时,他无论是不是显化者,其实也在进行自我概念的建设和无意识显化,他也在改变。这时候可能也会出现频率的不相吸引而分离。(注意 是不要过度反思)
而到了“分离”的此刻,感受到疼痛委屈是为了让你停止付出,停止去期望,这些看似“不友好”的情绪是为了提醒你:
“你现在不够爱自己啊”
你的付出没有得到相应的回应,你应该停止下来了,及时止损,把注意力放回在自己的身上。这是一个机会,反思这一段关系你究竟想要什么样的未来,是进行一个新的假设显化回来也好,放手也好。
人在一段关系中难免会受伤,难免会迷茫,这些都是正常的。这些都是正常的,你是人,你有情绪也有需求,你不是超人(不过超人也有感情需求kk)。感受到受伤更绝对不是受害者情结。
你可以做到跌倒了,受伤了,那就停下来,好好的疗伤,治愈自己,然后再次向前出发。不是拖着你那颗已经伤痕累累的心去乞求,去做一些更加让自己痛苦的事情。乞求他的回应啊,乞求他的爱呀,被你所投射创造的东西控制了。
你难道没发现吗?你对外界的乞求、期望,本质上是希望通过他的回馈来证明他爱你、他在乎你,满足你想要的被爱的体验。从显化的角度来理解:他的离开也是外界在告诉你,你现在已经变得更加不爱自己了,你对他投入太多了。我们都知道,唯独当你爱你自己的时候,才能够被外界所更爱。

回到受害者情结,受害者情结是你选择停滞于那一个让你伤心的时刻和世界里,心怨着“他欠我,他对不起我,为什么要这样对我。”。
“受害者情结”重点的是在于“情结”这两个字,你纠缠于那个环境,纠缠于过去的记忆,却忘记了当下你已经可以不用付出,当下已经没有人伤害你了,你选择被记忆和情绪控制从而一直无法改变。
你其实一直都有选择权的,你可以选择此刻沉溺于过去荒度光阴,也可以选择此刻重新开始,感受生活的美好。
对自己当下的人生负责,不再沉溺于受害者情结,选择活在当下便是对自己最大的肯定与爱。
所以,
深呼一口气,感受此刻的呼吸,活在当下。此刻你是安全的,没有伤害,没有背叛。
你是被爱着的。
过去的都已经过去了。
记忆里的事情不管真假,都只是记忆而已。
受伤了就受伤了吧。人生是一场漫长的试错,遇见的错题就改,咱也不会把卷子撕毁。心中对美好的追求不会因为一点点“挫折”而彻底的放弃。
每时每刻都是崭新的存在,都是从头开始的机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