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脑康心理康复医院为你揭秘讨好型人格如何停止取悦别人?
“如果未来五年,我不拍戏了,去做一些更有意义的事情,你们应该会支持我的吧?”知名演员胡歌深夜一条微博让网友炸锅。

在胡歌的社交平台留言区我们看到,不少粉丝并不支持胡歌这种“退圈”行为。一位激动的粉丝连发数条留言,希望胡歌能三思而后行,“你去数数你这几年拍了几部戏?产量低到极致了还想减?不支持不支持不支持!”
很多胡歌的粉丝都表示,自己绝对支持胡歌做公益,但不认为做公益就要牺牲他作为演员的本职工作。

一方面想做自己热爱的事,一方面又要顾及公众的感受,胡歌这种矛盾的心理是很多讨好型人格的典型表现。
今天西安脑康心理康复医院心理医生带大家走进讨好型人格的世界。

讨好型人格的人格特征
对身边的人很顺从、体贴,每天最爱做的事情就是取悦别人,当有人心情烦闷对他的善举不加理会的时候,他就会陷入沉默和沮丧,觉得是自己做得不够好,对方才会不开心。这样的人就是讨好型的人。
对讨好型的人来说,没有什么比维系好身边人的关系更重要,但因为过分在意别人的想法,他们很容易因此而丧失自我,他们越努力地讨好别人就越不容易受到别人的重视,最终导致自己深陷绝望,并始终对身边的人内疚。
其实每个人的沟通模式都是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做出调整的,讨好型沟通模式假如形成惯性,势必会对我们的心理产生消极影响,很多人会觉得自己的人生毫无意义,会因为别人的一句话长时间用自责的方式折磨自己,而这些在我们看来真的没有必要。
希望别人快乐没有错,希望别人不因为自己而生气也没有错,但这并不意味着要100%顺从谁,因为过分的顺从并不意味着你与他人的关系会越来越好,反而会造成他人的不适应,甚至还有可能将自己深陷在别人的掌控之中。我们试想一下,假如有一天,我们不再有自我,而是任凭别人指引摆布,自己因为过度依赖他人无法做出任何决定,那将是多么痛苦的事情。
所以对待这种沟通模式的人,西安脑康心理康复医院心理医生的建议如下:
第一,认真倾听自己的内心
我们需要不断地向自己的内心发问,看看真实的自己到底想要什么,然后不惜一切代价地满足它。
第二,观察自己的感受
很多讨好型的人,因为长时间过分关注别人的感受,而造成了自我感受的麻木。很多人甚至不知道自己真实的感受是什么,这时候就需要自己用心观察,判断哪些是真实的感受,从而更好地召回自己,让他重新苏醒过来。
第三,勇敢地发出内心的声音
因为长时间压抑,所以讨好型的人在表达自我感受方面缺乏信心,每当真实的自我回馈信息出现时,他们的内心就开始纠结,各种压力和暗示让他们痛苦和胆怯。因此,想调整这种状态,就必须扭转局面,勇敢地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以此不断强化自我意识,告诉自己真正需要看护的人是自己,没有什么比了解自己的需要更重要。
这绝对是一场变被动为主动的挑战,这种跨越性的转变,需要通过不断地强化信念来实现。起初也许你很难适应,但当你冲破这层内心的阻碍后,你就会发现采取行动是多么重要,因为勇敢表达总比压抑自我轻松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