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投稿】强迫症8年康复心得,森田疗法实操经验分享!


本文来自网友“小白”投稿
文章内容仅为个人经验分享,仅供参考!
全文6500字,阅读大约需要15分钟
▼▼▼
我本人从2012年确诊到2018年接触森田疗法,到如今3年没有吃药也再没有被强迫症困扰,我终于可以说我痊愈了。这篇我将从我的经历心路历程,以及“对抗”强迫焦虑抑郁自我汇总的解决办法和实操这套顺序来为大家分享,很喜欢一句话:因为自己淋了雨,所以才想为别人撑伞。强迫症的痛苦只有得过的人才知道,而国内现在关于强迫症的治疗方案也大多以吃药为主(个人感觉:吃药没啥根本性作用)。
也很感谢安大雄以及其他分享自己心路历程的朋友们给了我勇气和决心。希望所有深受困扰的朋友们看到我的例子后可以有所启发,早日走向痊愈。
基本情况
▼▼▼
我在2012年确诊强迫症,我的症状最开始是和学习挂钩的。当时的症状是强迫观念,也就是强迫性怀疑,总是对已经完成的事情放心不下。这里先交代一下背景:当时我在我们市的市重点高中,成绩班级前十,对自己要求很高,有一些完美主义。
强迫症的爆发
▼▼▼
我清晰的记得,在高二那年,我在做一道我不会的数学题,在理解完这道题的流程后,我会担心明天会不会把这题给忘了,然后去重新把题目梳理一遍。在梳理完的当下,我会有一种“理解了”的安心感,当这种安心感消失后我会感到很焦虑,随后我为了重获这种安心感会把这道题重新理解一遍,然后这种感觉很快又消失,随后陷入循环。(现在想想当时高中压力很大,每天很焦虑,这种行为其实就是把自己从焦虑中解脱出来)
强迫症开始泛化
▼▼▼
这种循环,循环个十几次之后,我发现我对学习上、生活中,各种大事小事都有了不确定感,我需要重复很多次无意义的行为来使自己获得安心的感觉,即使我知道这种行为毫无意义(开始知道自己重复做的事没意义了),但是控制不了自己。甚至到了后期,我开始无意识地重复症状(已经形成习惯了)。
我的症状:
1.我会在做选择题的时候对完答案后产生不确定感,去重新对好几次答案。
2. 做数学题遇到简单加减法,比如12减5,我明知道答案的情况下还要去算好几遍。
3. 买火车票的时候总是担心自己买错,从而确认很多遍,上火车的时候更加焦虑担心自己坐错车。
4. 写作文时遇到比较陌生的字,对着新华字典一笔一画去确定自己到底有没有写错。
5. 上语文课的时候,课本读了一遍理解了文字的意思,后面产生不确定感,想要再次理解却发现字都认识,合在一起的文章理解不了了。(这件事不久后就检查出中度抑郁重度焦虑了)
这些例子很多很多,给我的生活和学习造成了巨大的影响,让本来就因为学习压力而感到焦虑的我更加雪上加霜。成绩也从班级前十变成了倒数第3(记得很清楚,当时还被叫家长了)。我每天都过得特别痛苦,从这里开始第一次出现活不下去的念头。
从这里之后,我意识到我可能哪里出问题了,开始去寻求解决办法,首先是通过百度(跟大雄一样),才第一次发现自己可能得了“强迫症”。然后我告诉了我妈妈,我妈妈开始了到处带我看病之旅。

去医院治病
▼▼▼
首先,在听人推荐后,我妈妈带我,去了我们市的一家设施一看就古老的精神病院(这家医院是主治精神分裂的)在那里确诊了我的强迫症,开了三种药,并且提醒我不能喝茶和咖啡早睡早起等等.....现在药名已经不记得了,就记得里面有一种药吃完了15分钟就开始呼呼大睡,上课也在呼呼大睡(不知道开药的医生咋想的让我白天吃带安眠功能的药)我的呼呼大睡行为被班主任看在眼里,他把我叫去办公室,问我最近到底怎么回事,天天昏昏沉沉的,并且问我:知不知道今天是周几?我回答是:周二(当天是周五)。我已经吃药吃的没有时间观念了,从那个时候开始意识到不能吃这家医院开的药了,开始换医院。
第二家医院是我们市最好的三甲医院,在了解了我的情况后,医生给我开了唯他停(治疗抑郁强迫)、奇比特(治焦虑)、解郁丸(中成药)。并且告诉我强迫症是高中生的多发病,没什么大不了的不要太担心,同时让我休学半个月。在我休学吃药期间,我能明显感受到我的焦虑好了一些,情绪稍微稳定了,强迫症症状开始有减少,但是它(想要反复去确认)依然会困扰我。尤其是在我想要完成某件事情而产生焦虑感时,那个时候就是我最容易产生症状的时期。
第三家不是医院,而是我们学校的心理咨询师,咨询结束之后对我的病情还是没有啥用。之所以写出来是因为这个咨询师给我带来了一些启蒙,现在想想,其实她说的话和森田疗法很相似的。
当时我告诉她我的症状后,她说:“其实你也发现了你做的这些事情是没有意义的,那就不要去做了。人的注意力是很奇妙的,比如我今天看到你过来,注意到你穿的衣服上面毛球的颜色,也是我把注意力放在上面了。试试看你出现强迫症状的时候不去注意它。”

从这里开始到我的大学四年时间,我几乎都是在吃药中度过的。由于大学时光没有高中压力这么大,我也会有偶尔停药的情况,发现自己开始出现症状了就会把药重新吃起来。
就算吃了药,强迫症状也会时不时的打扰我。我也发现只要我在摆烂,症状就不出现或者很少出现;一旦开始认真学习认真读书,症状就会卷土重来。
在四年大学时间里,我也搜集了很多很多关于强迫症的公众号和书籍,为我的痊愈打下了基础。其中,对我影响最大的一本书是施旺红写的《战胜心魔,强迫症的森田疗法》,我也因此开始用正确的方式,正式和强迫症对抗。
我是建议有强迫症的朋友们都去看的,由于篇幅,这里我只说重点,以及结合我自己实际的情况,跟大家说说,我对待症状的的解决办法。
为什么会有强迫症
▼▼▼
“为什么这个世界上这么多人,只有我这么倒霉得了强迫症?”
这个可以说是我八年来每当症状来袭我都会想到的问题。其实我认为,这类疾病的发生是有先天原因的,比如我的原因就是过于完美主义、对自己要求很高,但是这个世界上是没有绝对的完美。当我没办法到达自己内心的高度,我就会开始打压自己,觉得自己不努力,觉得自己笨,结果就是产生失落失望的情绪,就算我已经做的比普通人都要好我还是会不开心。第二种情况就是干脆自暴自弃。书上说:“往往症状是有意义的,那只是被压抑太久的真实我出来放风,舒展一下筋骨而已。无能的现实我为了理想我残酷打压真实我,真实我没有别的办法,只好自己在自我防御的堤坝上扒个口子冲出来,巧妙的戏弄现实我却不着痕迹。”
我个人对这段话的理解是:“由于不正确价值观,对于自我的打压,负能量慢慢累积,潜意识会为了减轻自我的冲突和焦虑制造一个出口,即使这个出口是错误的。我们每一次的发病,每一次的症状,无一例外都是为了减轻自身的焦虑感。”这种方式虽然可以减轻当下的痛苦,但会制造出更大的痛苦,我相信大家都深有体会。
带着症状去生活
▼▼▼
书上说:“要告诉患者,症状可能一辈子都好不了,等症状好了才开始正常的人生的想法是不正确的,应该反过来,从现在开始,带着症状去生活;症状出现了完全不受干扰是不可能的,慢慢练习,到症状出现后,不再恐惧了,工作学习还能做,能达到正常效率的六七成就可以,不求完美。因为正常人一节课也不是百分之百地不受干扰,人人都有开小差的时候。”
很多病友在症状出现后就专注于跟症状对抗,完全忘记了自己在现实生活中要做什么,我就犯过这种错。记得有一次症状出现了,我就抛下手上的工作,躺床上躺平啥也不干躺了三天,身体躺平了,大脑却完全停不下来与症状的对抗,结果就是症状加重了。看贴吧的时候也有类似的情况,有个人发帖说,他亲戚十年强迫症,现在工作也辞了,每天躺在床上唉声叹气。
之前看公众号上说,“强迫症其实就是注意力的拉扯战。”我认为之所以要在出现症状时做你该做的事,原因就在于你什么都不做你的注意力就会不经意间全部投入在症状中。而森田疗法中的“为所当为”意思就是做你要做的事,并且尽力去投入注意力,把注意力慢慢从症状中拉扯出来。就算在做这件事时总是被症状打断,可能原本十分钟就可以做完的事情用了半小时甚至更久,那也要坚持去做。因为只有行动起来才是康复的第一步。

书中关于“运用森田疗法时的注意事项”
1. 森田疗法注重行动,注重在亲身体验中觉悟。我们的毅力要用在控制自我的行为上,要忍受一切身心不适感投入日常行动中,千万不能有等症状消失后再去行动的想法。
2. 放弃抵抗,不去克制症状,但也不能片面理解这句话。当强迫念头刚一出现时,马上警觉,当头棒喝--停!这是必要的,可以遏制强迫惯性,以免陷入强迫症的漩涡之中。此时必须立即把注意力转向外部,否则在无所事事的状态下,无异于“期待”强迫念头的再次出现。而症状一旦发作起来,克制就难了,所以此时应该放弃抵抗,忍着症状所带来的痛苦和焦虑去做事,因为你不可能一边抵抗症状一边做事。”
情感规律
▼▼▼
1.如果对于情感听之任之,即顺从其自然变化,便会形成山形曲线,经过一起一伏,最后消失。
2.情感如继续受到刺激,以及注意力集中于此时,就会更加强烈。
我们的症状都是为了缓解焦虑而产生的,如果我们为了想要解决焦虑而继续强迫行为,就是对焦虑的逃避,焦虑情绪不会因为逃避而消失;
把注意力放在对抗强迫上,强迫行为受到关注,就会更加的强烈。
所以我们要承受焦虑不去逃避,带着焦虑去做事,它的发展就会像一个山形曲线一样,在达到焦虑的顶点后慢慢消退;不去关注强迫症状,症状也会慢慢消失。
上文说到,我们要做自己该做的事,也就是“为所当为”,并且把注意力从对抗症状(对内)逐渐转移到做好具体的某件事(对外)上,只要出现症状就走这个流程。
比如在读书时忽然出现症状,只要识别到:这是症状,就立马在心里喊停!不去关注这个症状。(这个时候一定会产生极大的焦虑,因为以往都是通过症状缓解焦虑的,我们的潜意识会产生比以往更大的焦虑从而让我们关注症状)。
带着焦虑带着恐惧等一系列不舒服的情绪,把注意力尽量重新投入到读书中,等下一次症状出现,再继续《识别-喊停-投入当下》这个流程。
在我自己的实操中,在按照这套流程进行了三天后,我的强迫症状就有了明显的改善。在这期间,你所害怕的所有症状都会一一卷土重来,甚至出现症状加大力度来干扰你,这些都是正常的。忍着难受忍着痛苦依然要执行这个流程。一周后我的症状就已经大大减轻,半个月之后已经可以有不发病时的那种良好积极的状态了。
我也发现自从我无视我的症状,它来找我的次数从一天无数次,到一天两次,两天一次...到最后一个月一次,半年一次..我逐渐恢复了正常的生活,投入到工作中,慢慢忘记了强迫症这件事了。
一年后的复发
▼▼▼
在我痊愈了一年之后,某一天我想去考公务员,在做题的过程中,我的强迫症复发了。这次的症状跟上次大差不差,由于之前康复的经历,我知道森田疗法确确实实对我有效果的,于是开始捡起强迫症相关书籍。
但在这一次中,我走入了一个误区:开始急于摆脱强迫症
1.开始反复的观看B站相关视频、书籍、公众号,以获得安心感(可能是觉得看了就可以更快痊愈)。
2.开始反复的纠结与怀疑我是否记错了森田疗法中的步骤,并且成天成夜的思考如何对抗强迫症,并且现实啥也不做专注于思考。这样的行为所导致的结果就是我的强迫症又加重了,并且伴随着失眠、抑郁。抑郁程度加重后感觉何止是度日如年,简直就是度秒如年。
这一次,我又进医院了。。。
进医院后医生询问病史,给我开了唯他停以及一种安眠药(忘记啥名字了),回家吃了药终于睡了一个好觉。就在吃药期间,我重新拿起了《强迫症的森田疗法》这本书,从头到尾通读一遍,看到了别人的例子,才发现自己是“走入误区”了。
书上说:“之所以执着于森田理论是想治好自己的神经症,这反而强化了你的疾病意识,反而更关注自己的疾病了,这样就加重了神经症。正常的森田疗法应该是知道自己仍然有病,仍有症状,仍会痛苦,但是搁置症状,搁置痛苦,带着症状去继续做该做的事情,做正常人做的事情。但你反而是在发现自己是强迫症后,就停止行动了。你一直期盼着通过为所当为治好自己的病,就是根本性的错误。”
我所犯的错误就是“锲而不舍地用方法来对付症状”以及“只明白理论而放弃了行动”这两点,也是我走入的误区。在这里我想告诉大家,没有任何立竿见影,一针见血的方法可以让强迫症好起来,它是自己好起来的,因为人体有一种奇妙的自我修复的力量。当然,大家也不要把我的经历来当作一种对付症状的方法。如果是这样的话,你们也绕了弯路。

那么,具体应该怎么做呢?还是那句话:为所当为。去做你该做的事情吧!继续《识别-喊停-投入当下》这个流程。
要注意的点是:好好做你手头该做的事情,不要去思考你自己强迫症的来龙去脉,也不要去想着怎么快速康复。只要是发现自己的注意力,思绪开始陷入强迫症相关,就立刻打住!然后走流程!这样才是为所当为,正常人不会去思考强迫症,更不会去深入研究这些东西。
只有像正常人一样去行动,才能走向康复。
我也建议大家在读完《强迫症的森田疗法》这本书后,就立马投入到实际生活中。
强迫是一种心瘾
▼▼▼
森田说的很清楚:“行动转变性格”。强迫心瘾不可能刚刚经过顺应自然就可以完全消失,正如毒瘾不可能抵抗一次发作就可以完全消失一样。余留的心瘾是经过很长期、无数遍的强迫行为加深加固了的,余留的心瘾只能通过长期的、自然的行为来淡化,直至消失。
症状反复的根源也就在于余留心瘾。(所以症状的反复是一定会出现的,只能接纳)神经症症状不是靠自己的主观意志力就能克服的,因为它有自己深刻的根源,而反反复复是它的最大特点。这些恼人的条件反射似的惯性能量唯有通过持续不断的行动和实践才能被慢慢融化掉。这可以说是强迫症康复的唯一途径,也是强迫者康复起来的难点所在。
现在回顾一下以前这将近八年和强迫症共处的时光,实际上也就是一个心理脱敏的过程。都说神经症的起源是“恐惧”,我这几年就是在一次次带着恐惧带着焦虑地为所当为中慢慢痊愈了。
当恐惧、焦虑包围,不再去躲避,而是直面它们,接受它们,体会恐惧焦虑在身体里的流窜,然后把注意力集中在当下要做的事情上。情绪会随着时间平复,而且恐惧焦虑的次数多了自然也就麻木了,感受不太到了。
识别症状
▼▼▼
《识别-喊停-投入当下》这个流程的重点在于先识别到你的症状。很多症状一出现相信大家都有感知,但是有些症状你不确定它到底是不是,这种时候我的建议是:感知自己是否焦虑。我们的症状一定是带着焦虑一起来的。有焦虑感就立刻走流程。
比如我在背书时翻到下一页,忽然忘记上一页的内容。翻过去又怕是症状,不翻又怕把知识点给忘了,此时就可以去感知焦虑来判断。如果你还是不确定它是不是症状。我的建议是:无论是不是都要当成是,然后带着难受去做事。此时千万不要去思考它到底是不是?如果你去思考,那就是把注意力投入到强迫症相关,而放下了手中该做的事。这就又走入误区了。

要不要吃药
▼▼▼
我个人其实是对于痛苦耐受程度很低的那类人,我也吃药了很多年,其实药是有作用的,但是用处不大。如果是觉得自己还顶得住,或者讨厌吃药的强迫症朋友,我觉得你们完全可以不用吃。强迫、焦虑、抑郁是三姐妹,它们一定是一起出现的。当你用森田疗法症状逐渐缓解后,焦虑抑郁也会一起消失。药只能帮你缓解,无法带给你痊愈。而真正的痊愈只有你一路上走流程,去拥抱磨难,去披荆斩棘。
性格的逐渐转变
▼▼▼
性格的形成是天意,的确由不得自己。我们千万别跟自己过不去,我们所能做的,就是永不停歇的行动。强迫症必然伴随性格的改善而减轻,自我的蜕变必然带来症状的消失,它们是同步进行的。我从小到大养成的性格就是完美主义,给自己设定很高的一个目标,但这个目标往往是很高或者很难达成的目标。所以经常就会因为达不到而直接放弃甚至失去信心开始怀疑自己。
森田说为所当为,就是去做的该做的,从小事做起,从小目标开始。因为不做就是零,做了就算没有成功,至少自己不会后悔。对自己要求很高的和容易陷入抑郁的朋友不妨在完成一个小目标后用鼓励、夸奖自己代替给自己挑毛病,每天开开心心的做事效率也会提高。
强迫症不是疾病,是一种习惯
▼▼▼
强迫症的复发是必然的,因为它不是病,我认为它是一种心里逃避机制,是一种习惯,是你的潜意识已经发现可以通过症状来缓解焦虑。当你养成把注意力投入到外界不去关注它的习惯,它会退回到潜意识中。而当你再次受到生活的严重打击,就很有可能会复发,它就会出现来帮你减轻当下的焦虑。但是其实你只要坚持森田疗法,坚持这一套流程,就可以再次好转。把复发当成小感冒就好了,最严重的时期我们都过来了,这点症状又有什么好怕的呢。现在的我可以做到它很少出现,出现了也完全不会影响日常生活。这就是痊愈,也是我希望大家都能够达到的状态。
— E N D —
感谢小白的分享!
如果你有心得感悟,
期待你的投稿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