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少女——渴望死亡的小丑》读后感:不要被伤痛囚禁,死在自己幻想的地狱
《文学少女》每一本的主题,都和一部名著紧密相关,而这本《文学少女——渴望死亡的小丑》,则是和太宰治的《人间失格》分不开的。《人间失格》贯穿了整部作品,同时也是主角们内心写照的镜子。
《人间失格》的男主角叶藏,在生活上,可能与其他人大同小异,或快乐,或悲伤,或轻松,或煎熬,但主人公的性格与人生态度,让他的生活无论如何无法走上平凡。我认为,《人间失格》很值的我再去单独阅读并认真剖析,来体会不一样的生活态度,在此就主要聚焦于《文学少女》。
竹田千爱,来找文艺社的二位学长写情书的女孩,笨手笨脚,却态度认真,她一直痴迷于名叫愁二的男生。一直认真帮助竹田的心叶,却无论如何找不到愁二这个人,并且认为竹田欺骗了他。最后的真相大白,是迷茫之人的无尽深渊,也是垂危之人的同病相惜,更是悔悟者的自我救赎。
从野村美月小姐的后记中,我看到了和我一样的情感,对《人间失格》这种消极情绪的排斥和疑惑。可能过去的我,也有着对身边事物的不理解,或源自我的虚荣,我的自卑,我的敏感,我的过度思考,但真正解除这种压抑,还是难以产生共鸣。而本书的最后结局,也是在对像我这样陷入迷茫而误导自己的人的救赎。所以我可以抛开那种悲伤的氛围,单单讨论它的积极意义。
我们是否因为太过在意自己,而产生了莫名的幻想,让我们在不那么和蔼的环境下,去拥抱伤痛?这里的拥抱,并不是说接受,而是说以此为荣,以此为解脱。
还记得小学的时候,班里就有两个女生,竟然在用daozihuazijideshoubi,手臂上满是伤痕,令我感到一丝恐惧。在现在的我看来,他们显然是不成熟的,无论是处于好奇,还是出于家庭因素,还是出于心理因素,这种自我伤害都是bingtai的。
我将其和自我意识过剩联系在一起,太过强调自己的存在,太过重视自己的价值,就会导致无法驾驭这种强烈的情感,从而走向自我放弃。竹田和愁二,仅仅因为无法表现的与身边人一样,就感到恐惧,感觉到格格不入,这种思想的驱使,使他们看重别人看轻的东西,看轻别人看重的东西,放大了自己的错误,压抑了自己的情感。
无法走出阴影,从而不断揭开自己的伤疤,让自己的伤无时无刻不在滴血。他们认为这是过去的伤痕,却没留意这是他们自己不断撕开的口子。
但书中的他们都是未成年人,或许我们先不要在意日本民族的性格,也不去过分纠结成年与未成年的区别,在我看来,他们都是需要别人帮助的。事实上,他们只了解自己,认为自己是与众不同的,认为自己是格格不入的,或者说,他们开始害怕自己和自己所厌恶的人一样,只不过是在掩饰自己罢了。他们害怕被人揭穿自己的面具,有时候这可能并不是面具,只是一个“真实的伪装”。在这一步一步的回避与退让中,我们难以走入他们的内心,我们用他们排斥的方式,让他们自己走入自己幻想的地狱。
有时候,只有伤痛才能抚慰灵魂。只有认识,才能将过去的错误否定掉。
活着不一定是什么美好的事情,我们每个人都会背负一些东西,或责任,或痛苦,或快乐。但活着的理由,是需要我们用一生去寻找的,活着的意义,也是需要用一生来发现的。只因为一时的脑子发热,就将自己置于孤岛,那未免太过小瞧生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