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日语短文朗读】川端康成演讲节选

2023-02-23 14:44 作者:狗腿的二狗  | 我要投稿

翻译:

春花秋月夏杜鹃

冬雪寂寂溢清寒

这首和歌为道元禅师(1200-1253)所作,名为《本来面目》。

冬月出云暂相伴

北风凛冽雪亦寒。

这首和歌是明惠上人(1173-1232)的作品。有人向我求字时曾挥毫书写这两首和歌相赠。明惠在此歌前详细地写了一段可以称之为“和歌物语”的序言,以表明咏歌时的心境元仁元年(1124年)十二月十二日夜,天阴月暗,吾入花殿坐禅。时至夜半,禅毕,吾自峰顶禅堂归山下僧房,月出云间,光耀雪地。有月为友,山谷传来阵阵狼嗥亦不觉恐惧。吾入山下僧房旋即复出,月亦然失色。待闻夜半钟声,重登峰顶僧房,月又穿云而出,伴我行路。吾至峰顶,步入禅堂,月亦追云而来,几欲隐于对面山峰之后,似见月儿有意暗中与我为伴?

在此歌后,他继续写道:

步入峰顶禅堂,一任月儿西斜。

我与明月入山端

夜夜常以月为伴。

明惠是整夜蛰伏于禅堂之中,还是黎明前又返回禅堂?他又接着写道:

坐禅观法之时,偶然睁眼,但见残月余辉映入窗前。吾于暗处远眺,心境澄澈,好似浑然融于月光之中。

心境澄澈光皎洁

应疑月光即我光

有人将西行称为“樱花诗人”,那么自然也有人把明惠称为“月光歌人”

月儿明明月儿明

明明月儿明明月。

此歌为仅由感叹之声连缀起来的“和歌”,连同那三首从夜半到拂晓吟咏的“冬月”,其特色为:“虽为咏歌,实则不为歌也”(西行之语),坦率、纯真、向月亮倾吐衷肠的三十一个音节,比“以月为友”更为亲近,赏月之人亦化为明月,所赏之明月亦化为吾,融入自然,与自然合为一体。晓月见天明前坐于昏暗禅堂里冥想的僧人之“心境澄澈”之光,会误认为是自身的光芒吧

正如序中所阐明的那样,“冬月伴我”这首和歌吟咏的是明惠入峰顶禅堂时,思索着宗教、哲学的心灵与明月微妙地交相呼应之情景。我之所以借此歌来挥毫,是因为我理解到,此歌体现了作者心地温和、慈悲为怀的心境。“冬之月”啊,你在云中忽隐忽现,照亮着我往返禅堂的脚步、使我对狼嗥亦不觉惧怕,难道你不觉寒风刺骨?不觉冬雪奇寒么?我认为这首和歌是对大自然、对人间温暖深情细致的赞美,是能体现日本人内心细腻的和歌,因此我将其挥毫书写,以赠友人。

以研究波提切利而闻名于世、对古今东西方美术博学多识的矢代幸雄博士,曾把“日本美术的特质”之一,用“雪月花时最怀友一句简洁地表达出来。当自己看到白雪之美、看到明月之美、接触四季不同时节的美而有所领悟时,当自己有幸被美景包围时,就会深切地想念知心朋友,希望他们能够共同分享这份快乐。也就是说,美的感动,会强烈地引起对友人的怀念之情。这里的“友”,可以把它看做广义的“人类”。另外,表现四季时令变化之美的“雪、月、花”几个词,在日本是表现山川草木、大千世界、自然中的一切、乃至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之美的传统用词。日本的茶道也是以“雪月花时最怀友”为其根本之道的,茶会也就是“感悟此种心情的集会”,在美好的时节,与挚友相会的美好聚会。-顺便提一下我的小说《千只鹤》,如果将它解读成描写日本茶道之心与形式之美的作品的话,那就错了,这部作品是对当今社会中已经变得低俗不堪的茶道提出的质疑和劝诫,毋宁说这是一部批判性的作品。

【日语短文朗读】川端康成演讲节选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