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记5.19铁丝开放日

2023-05-23 20:34 作者:贵道蕉通  | 我要投稿

1993年5月28日,上海地铁1号线(新龙华-徐家汇)开通。从短短5km的拉风箱到如今831km的庞大网络,从方头方脑的AC01到如今近50种车型齐上阵,从梅陇信号楼到如今的3C控制中心,30年的风霜,无数的乘客与上海地铁一同走过。值此30周年之际,5月19日上海地铁举行了一次“铁丝开放日”活动,很有幸参与到了其中。这次开放日的主题是调度。首先,我们来到了1号线锦江乐园站,通过车控室旁边的一座天桥,跨过梅陇基地南咽喉,正式开始了一天的探访之旅。在正式开始之前,这座天桥上的景象已经足以令人流连忘返。


梅陇基地南北狭长,一行人乘上了短驳车向北走,车内这一难得的视角也让我有机会一窥各种有趣的事物。

下车后,紧邻着1号线正线,来到了一些已经有些年岁的建筑前,那便是上海地铁调度工作的开端。

在这里,上海地铁请来了一位最早一批的调度员,娓娓道来了30年前的故事。其中,所展示的手绘线路平面线形、纵断面图最令我印象深刻。30年前计算机技术并不像如今那么发展壮大,正是这些严谨细致的手绘工图,一笔一笔勾勒出了上海地铁的蓝图,向着更广袤的天地行进。


随后,我们进入了信号楼,参观了调度员值班室,这里视野开阔,很适合观察列车的出入库情况,承担着梅陇基地出入库的调度工作。

经过了细致的讲解后,我们步行穿越了检修库的岔区,进入了检修库,那里有着一位重量级嘉宾等待着我们。

没错,那便是01A01型(老老八)106。由于直改交、六改八、老老八年寿已高等原因,老老八的车厢历经多次互换,目前106中的92042、92053、92061三节车厢正是当年第一列交付的101中的车厢,从这种角度来说,眼前的这列106正是上海地铁列车中的元老。

老老八已然到了要退役的年龄了,接替她们的新车也已经下单了,但老老八运行的这30年,她们自己不会忘记,大家也都不会忘记。辛苦了!

在库内登车实在是一次非常新奇且难忘的经历,这列特殊的列车更是为周遭的景象增添了一种难以言表的感觉。

听完了车辆方面的介绍后,我们返回了锦江乐园站,搭乘1号线前往下一个目的地——新闸路控制中心。说来也巧,乘坐的居然又是一列老老八,114。

新闸路控制中心曾经承担1、2号线的调度工作,目前1号线已经搬离,2号线也即将在CBTC升级改造后撤离,这里曾是上海地铁调度工作的一个中坚力量,现在也快到了退休的时候了。

调度大厅内忙碌的景象仍在,但右半边已经不再使用的1号线部分似乎又在提醒着我们该向下一步行进了。

在这里,有两位铁丝还亲身体验了部分调度工作的模拟。

从开端,到成长,现在也是时候去看看如今的大招了——3C控制中心。3C控制中心坐落于申通集团总部内,位于4号线蒲汇塘基地、15号线吴中路站旁。新的现代化大楼和过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也象征着未来的进一步迈进。

首先,我们上楼来到了演播室,也就是每天早上会在媒体里出现的那个地方。种类繁多的设备、完备的功能为着下一个乃至多个十年奠定了夯实的基础。

接下来便是重头戏,控制中心了。在这里,占地相比新闸路控制中心大了何止许多,挑高也跨越了多个楼层。巨大的屏幕展现的内容丰富程度也不是以往的设备能比的,数据、图表、监控,以及大屏幕前各工位上的人们,共同筑成了上海地铁安全有序运行的基石。

(此处无图)

最后,举行了铁丝恳谈会。会上诸位前辈分享了30年前上海地铁刚开通运营时的故事,铁丝中也有媒体方面的前辈回忆当年岁月。随后铁丝们与与会领导探讨了有关灵活编组、闸机与票务、运行图编制等方面的问题。会忆十分热烈欢快,只可惜时间略显不足。

一天的开放日活动到这里也就告一段落了,语言贫乏不足以表达当时的心境。祝上海地铁30岁生日快乐,以后能越来越好。

记5.19铁丝开放日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