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库尔斯克会战 正面强攻(7月5日-9日)-南线1

2021-08-16 15:36 作者:青枫留念  | 我要投稿

南线进攻 7月5日-6日

    1943年7月5日上午,预定时间过去三小时后,赫尔曼.霍特大将的德军第四装甲集团军开始进攻。

德军第48装甲军(ⅩⅩⅩⅩⅧ PzC)和党卫队第2装甲军(Ⅱ SSPzC)沿两条交汇的道路发起主攻,汇合后的道路继续向北经波克罗夫卡和奥博扬通向库尔斯克。这两个军的许多位坦克指挥官选择让新型“虎”式重型坦克在前面开路,这样可以让过时的3号坦克和4号坦克较少暴露,但也让他们最好的武器装备暴露在苏联对坦克防御的全部火力配系之下。这一战术放弃了“虎”式坦克的远程穿甲优势,让他们靠近到防御者的T-34-76坦克和反坦克炮足以击穿德国坦克厚重装甲的距离。

    大规模进攻主要落在奇斯佳科夫将军的近卫第6集团军身上,尤以防御别尔哥罗德东北近卫步兵第22军与第23军结合部的巴克索夫上校近卫步兵第67师和涅克拉索夫上校近卫步兵第52师为甚。

奥托.冯.克诺贝尔斯多夫将军的德军第48装甲军拥有464辆坦克和89辆突击炮(“大德意志”装甲掷弹兵师拥有146辆坦克及突击炮、第3装甲师拥有70辆坦克及突击炮、第11装甲师拥有102辆坦克及突击炮,另外配属装甲营和突击炮营。7月4日可用兵力),该军(48装甲军)以第3装甲师,“大德意志“装甲掷弹兵师和第11装甲师,从前一天夜间夺取的阵地向北齐头并进,侧翼由第332步兵师和第167步兵师的掷弹兵提供支援,尽管德国人最初进展神速,还是遇到了那些将在整个会战中困扰他们的困难,另外,截止7月6日日终时,德国人也未能完成他们的初步任务,即夺取奥博扬以南普肖尔河上的渡口。

奥托 冯 克诺贝尔斯多夫 德军第48装甲军(48 Pz Corps)司令

    “大德意志”师的燧发枪兵团和掷弹兵团在350辆坦克和突击炮的支援下,沿仅3公里宽的地段向北进攻,燧发枪兵率先穿越别列佐沃伊溪所在冲沟前方的开阔地,掷弹兵则切断了从布托沃通往要塞化的切尔卡斯科耶村的道路,后者是近卫步兵第67师防御的依托。卡斯尼兹上校的燧发枪兵团在“大德意志”师装甲团一个坦克营和劳赫尔特“豹”式装甲旅主力的支援下,闯入前方沟壑的地雷场和泥沼中。在那里,该团的推进在地雷爆炸和苏联各种火炮毁灭性火力的轰鸣声中止步不前,苏联人从前方高地的防御阵地上使用反坦克炮和火炮进行直射瞄准。汗流浃背的工兵们连续几个小时一边骂骂咧咧,一边排雷,却没能最终开辟出一条可以让沮丧进攻者逃离血腥陷阱和可怕火力的通道,“大德意志”师的战士如此描述这幅可怕的景象:

    步兵离开阵地,展开进攻,但燧发枪兵们碰到一些麻烦。“大德意志”师装甲团和“豹”式装甲旅本应与他们一同进攻,却不幸闯入直到那时都未探明的雷场-----------连布尔什维克的战壕都没摸到!这真让人抓狂。官兵们都担心大事不妙。坦克很快陷入了困境,其中一些坦克的履带都完全没入泥地里,更糟糕的是,敌人还用反坦克枪、反坦克炮和火炮向他们射击,情况一团糟。燧发枪兵们在没有坦克支援的情况下单独前进-----------但他们又能做什么?坦克没有跟上来,敌军在大批近距支援飞机的支援下发起反冲击时,几乎没有注意到燧发枪兵团的困境,“大德意志”师燧发枪兵团-第3营几个纯粹的步兵连,即第11连、第12连和第13连,遭受灭顶之灾。就连重武器连在短短数小时激战之后也有50人伤亡。工兵立即赶上来,开始在这个地雷密布的地带开辟道路。十几个小时后,首批坦克和自行火炮才穿过地雷场与步兵会合。

“大德意志”师装甲炮兵团的一名中尉参加了当天的血战:

    燧发枪兵进攻路线的前方,敌军火力尤其猛烈,可是坦克呢?我们的坦克在哪?……他们不是应该与步兵一起行动吗?接下来传来坏消息:他们陷入地雷场动弹不得。任何行动都会加剧损失,必须先等工兵赶来排雷。

    与此同时,我们继续以肉眼观察交火。一切都隐藏在烟尘下。敌人的观察哨肯定也什么都看不见。我军炮击现在结束了。炮火有所减弱,现在按照预定射击计划分布到特定区域,同时,炮火将从前沿战壕向后延伸。步兵在那里吗?我们能看到部分步兵在运动,可看不清具体情况……

   总的来说令人沮丧!我的高昂士气消失了。最后还是有些好消息:掷弹兵发扬火力优势,已克服苏联人在堑壕中的顽强抵抗,现在正向高地快速推进。将军立即将燧发枪兵调往右翼,紧跟在掷弹兵之后。一切正向好的方向发展 。

   突然间,坦克出现在我们背后,越来越多:火炮身管很长,全新的型号。哦对呀,新的“豹”式坦克!然而我们的热情再次被立即浇灭:得以从地雷场脱身的我军坦克现在又陷入了一条小溪蔓延的沼泽中。立即派出巡逻队!工兵不敷使用,又要花个几小时 。

   主要突击地点的突破就这样告吹!我那令人愉快的炮击呀!鉴于这种形式,军部将主要突击方向调到右翼,第11装甲师在那里的进展要好于我们。真是出人意料!直到下午,克服不利地形和敌军抵抗之后,我们才再次运动起来。 

    燧发枪兵团受到血腥的重挫之际,掷弹兵团沿布托沃-切尔卡斯科耶的道路向北推进,一路驱赶着当面那个守备布托沃的苏联营残部。尽管遭遇顽强抵抗和前方苏联防御阵地近乎持续的火力,掷弹兵们和第11装甲师先头团(席梅尔曼战斗群)所部还是继续北上,粉碎布托沃以东的苏联防线,进抵切尔卡斯科耶外围。现在,受挫的燧发枪兵团和至关重要的“豹”式装甲旅得以摆脱沼泽,加入向北的行军。这股力量转向东,跟在得手的掷弹兵后进入苏联步兵第67师防御核心。不过他们完成这次行军时,已经失去了燧发枪兵团的团长卡斯尼兹上校,这位团长在率领他的队伍撤离别列佐沃伊溪谷的战斗中身负重伤;同样失去的还有36辆坦克,他们已成为这座死亡之谷中冒烟的残骸。

来自于“钢铁,鲜血,神话” 第48装甲军行军路线


   在“大德意志”师和第11装甲师的持续进攻,以及第3装甲师向自己右邻近卫步兵第71师进攻的压迫下,近卫步兵第67师前沿各团最终退让。近卫步兵第196团在反坦克歼击炮兵第611团的火力支援下,在切尔卡斯科耶村冒烟的废墟中背水一战,夜幕降临后,该团微不足道的残部向北逃去。 两翼友邻的近卫步兵第199团和近卫步兵第201团,也屈服于巨大的压力后退。得到反坦克歼击炮兵第1837团的新反坦克炮,近卫步兵第22军坦克第245团和自行火炮第1440团的装甲车辆加强后,动摇的步兵在切尔卡斯科耶村北郊重新集结,他们在此顽强坚守数小时,用自己残破的队伍给推进中的德国人造成可怕伤亡。与此同时,他们准备向东北方且战且退,回到暂时安全的近卫步兵第90师沿佩纳河的防线。

    切尔诺夫上校的近卫步兵第90师位于近卫步兵第22军的第二梯队,距离前线8公里,军人们从这里能够听到南边传来的密集射击声。整个下午,战斗的声音越来越小,他们本能的意识到下一个就要轮到他们自己了。当天傍晚和入夜后,他们默默的看着火炮牵引车、卡车、反坦克炮和大炮川流不息的向南赶往前线,这显然证明更高级的指挥机关正在应对这一挑战。的确如此,7月5日-6日夜间,沃罗涅日方面军司令瓦杜丁下达命令,将N.D.切沃拉中校强大的反坦克歼击炮兵第27旅(共72门反坦克炮)交给奇斯佳科夫指挥,随即,奇斯佳科夫命令该反坦克歼击炮兵旅的两个团增援动摇的近卫步兵第67师,第三个团加强佩纳河沿线的近卫步兵第90师。这几个团加入滚滚向东驰援的车流,赶去封闭苏联防线的缺口。

    在“大德意志”师的西面,第3装甲师从格尔佐夫卡向正面的科罗维诺进攻,第394装甲掷弹兵团作为先头,第6装甲团的90辆坦克随时准备扩大苏联防线上的突破口。这次进攻打击并重创了I.P.西瓦科夫上校近卫步兵第71师的近卫步兵第210团,该师在近卫步兵第67师的右侧设防。尽管西瓦科夫师的另外两个团沿格尔佐夫卡以西的铁路线成功阻止德军推进,但是整个师未能阻止第3装甲师快速冲向其左翼的科罗维诺。第394装甲掷弹兵团的装甲掷弹兵们,克服掩护该镇的严密对坦克防御,夺取科罗维诺前方的关键高地,并于黄昏时分将近卫步兵第210团逐出这个防御森严的防坦克枢纽部,尽管第394团团长帕佩上校在激战中负伤,但他这个顽强的团最终还是占了上风。临近傍晚,第6装甲团第2营一举突破近卫步兵第71师和近卫步兵第67师的结合部,并夺取远在苏联人后方5公里处的红波奇诺克村。德国人的这次大胆进攻突破了近卫步兵第71师第二梯队防御,迫使西瓦科夫后撤他的师,并为封闭它弯曲防线上正在扩大的突破口而加强左翼。德国人已经无可挽回地突破了这一地区的苏联前沿防御。幸运的是,他们的推进方向直指北面,这就使得近卫步兵第71师可以在原有阵地和佩纳河之间,建立一条朝向东方的新防线,阻止德国人进一步向西进犯。

   然而奥托.冯.克诺贝尔斯多夫的装甲军已经在苏联近卫步兵第22军的防线上撕开了一个大洞,而且这个洞大得难以修复。现在第3装甲师、“大德意志”装甲掷弹兵师和第11装甲师准备完成突破,他们的装甲矛头向北和东北直扑佩纳河。现在的问题是克诺贝尔斯多夫得胜的装甲兵,能否如期突破苏联第二梯队沿佩纳河的防御,并继续向奥博扬推进。瓦杜丁决心不让这样的事情发生,并迅速以大批坦克加强他的佩纳河防线。

    涅克拉索夫上校的苏联近卫步兵第52师虽然配属有大量的反坦克部队和坦克部队,但在党卫队第2装甲军的进攻下,压力有增无减。党卫队全国副总指挥保罗.豪塞尔的三个党卫队装甲掷弹兵师(党卫队第1“阿道夫-希特勒警卫旗队”装甲掷弹兵师、第2“帝国”装甲掷弹兵师、第3“骷髅”装甲掷弹兵师),共有356辆可用坦克和95辆突击炮,他们在一整个火箭炮旅的支援下,于清晨4时整过后开始出击。

保罗 豪塞尔(Paul Hausser) 党卫队第2装甲军(2nd SS Pz Crops)司令

党卫队区队长特奥多尔.维施指挥的党卫队第1“阿道夫-希特勒警卫旗队”装甲掷弹兵师,在炮火掩护下沿通往贝科夫卡的主要公路推进,左翼由第167步兵师第315掷弹兵团掩护。

特奥多尔 维施(Theodor Wisch)党卫队第1“阿道夫-希特勒 警卫旗队”装甲掷弹兵师司令

党卫军第2“帝国”装甲掷弹兵师和第3“骷髅”装甲掷弹兵师在右翼呈梯次配置,向位于别列佐夫和格列穆奇两个村庄的苏联防御枢纽部推进,尽管党卫队装甲军的推进引人瞩目,但红军的顽强抵抗和“虎”式坦克不稳定的机械可靠性,持续困扰着进攻中的装甲兵,一名观察者这样记述战斗的惨烈:“虎”式坦克隆隆前进,反坦克枪叭叭作响,掷弹兵们跃入堑壕,机枪嗒嗒吼叫,炮弹夷平堑壕与掩体。最初几小时的战斗就已表明,豪塞尔麾下各个师遇到了准备充分、状态良好的对手。

来自于”钢铁 鲜血 神话“ 党卫队第2装甲军行军图

   尽管遭遇这样的对手,“警卫旗队” 装甲掷弹兵师的两个掷弹兵团还是粉碎了苏联近卫步兵第151团的对坦克防御,开始沿通往贝科夫卡的公路艰难向北推进。苏联步兵、反坦克步枪手以及科坚科中校反坦克歼击炮兵第1008团的反坦克炮寸土必争,友邻的反坦克歼击炮兵第538团亦是如此。分散展开在道路沿线几个苏联前沿防坦克枢纽部中的第1008团第2连,在拉图什尼亚克上尉的指挥下,全体牺牲之前共击毁6辆德国坦克,其中包括3辆“虎”式坦克。第3连同样顽强的抵挡着“帝国”装甲掷弹兵师向别列佐夫的推进。此后的整个下午,该团剩余的第1、第4、第5、第6连沿通往贝科夫卡的公路,在贝科夫卡镇内展开成一条连续的防线,阻挡德国人的迅猛推进。截止当天傍晚,该团共计击毁33辆德国坦克,其中包括17辆“虎”式(苏军统计)。然而,激烈战斗同样严重削弱了科坚科的团,原有24门反坦克炮有21门被毁,超过半数的指战员牺牲,幸存者则在贝科夫卡的最后防御战中作为战斗步兵。“警卫旗队”装甲掷弹兵师的先头分队冲向贝科夫卡时,苏联近卫火箭炮兵(喀秋莎)第5团第1营放平自己的多联装火箭发射装置,向推进中的德国人做直射瞄准。“喀秋莎”火箭炮这种新奇而骇人的使用方法,将在接下来几天中频频出现。

    临近傍晚,“警卫旗队”师的装甲兵和装甲掷弹兵终于取胜。16点10分,党卫队第2装甲掷弹兵团攻克贝科夫卡,该团和党卫队第1装甲掷弹兵团马不停蹄,向北冲过步兵第52师残余防线,奉命于日落前抵达并渡过普肖尔河。然而,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截至18时整,党卫队装甲掷弹兵们仅仅又向前推进了6公里,夺取科济马-杰米扬科夫卡镇,从而进入该师第一个目标波克罗夫卡的攻击范围之内。在这个关键时刻,维施命令他的党卫队第1装甲团开始向北发展进攻,然而,该团冲向雅科夫列沃的关键路口时,他的坦克却一头撞上了一条密布坦克、反坦克炮和据守堑壕步兵的新防线。

    “警卫旗队”装甲掷弹兵师的师史如此描述当晚遭受的挫折:“14时30分[莫斯科时间16时30分],“警卫旗队”师装甲战斗群接到命令于当天(7月5日)突破雅科夫列沃以东的敌第二道防线,并建立横跨普肖尔河的桥头阵地。18时整[20时整],装甲战斗群在234.8高地附近超越战线前出,并在夜幕降临时分撞上雅科夫列沃附近的一条反坦克防线。师部命令装甲战斗群停止前进,翌日清晨重新发动进攻。”

   疲惫的进攻者就此停步,准备第二天早上继续向普肖尔河推进。“警卫旗队”师异乎寻常的推进已经撕开苏联近卫步兵第52师的防御,在此期间歼灭大批敌人和15辆坦克,然而,付出的代价也颇为高昂,党卫队第1师(警卫旗队)有97人阵亡、522人负伤、17人失踪,另外损失约30辆坦克。 

   "警卫旗队" 师的右侧,党卫军地区总队长瓦尔特.克吕格尔的党卫队第2“帝国”装甲掷弹兵师粉碎了苏联人在别列佐夫的防御,入夜时,其先锋已经切断关键的奥博扬-别尔哥罗德公路,并将近卫步兵第155团同其所属的近卫步兵第52师分割开来。再往南,党卫队地区总队长赫尔曼.普里斯的党卫队第3“骷髅”装甲掷弹兵师夺取格列穆奇,然后向右侧旋转,将防御中的近卫步兵第15团压入苏联步兵第375师右翼。

瓦尔特.克吕格尔(Walter Krüger) 党卫队第2“帝国”装甲掷弹兵师司令

    


赫尔曼.普里斯(Hermann Priess)党卫队第3“骷髅”装甲掷弹兵师


    就这样,截至7月5日晚,豪塞尔的党卫队装甲军团在第八航空军的支援下,将近卫步兵第52师的阵地一分为二, 并一举突破近二十公里,抵达近卫第6集团军第二道防御地带前方的地雷场和障碍物。尽管近卫步兵第52师损失超过30%, 但防御中的各团还是在坚持战斗, 近卫步兵第155团和步兵第375师掩护着德国突破口东侧, 近卫步兵第151团和近卫步兵第153团沿沃尔斯克拉河坚守正在不断拉长的西侧。

      面对德国人在近卫第6集团军地段的初步胜利,奇斯佳科夫准备前调他的集团军第二梯队和下属各军的第二梯队来迎接德国人下一轮猛攻。他先使用新锐的反坦克歼击炮兵第28旅(共72门火炮)一部加强动摇的近卫步兵第52师,然后命令近卫步兵第22军的切尔诺夫上校近卫步兵第90师,保卫从亚历山德罗夫卡第一国营农场向东沿佩纳河北岸穿过瑟尔采沃的该军第二梯队阵地。位于东面近卫步兵第23军第二梯队中N. T.塔瓦尔特基拉泽少将的近卫步兵第51师,沿瑟尔采沃与利波维伊顿涅茨河畔涅普哈耶沃之间的高地掘壕固守,阻止德国人沿别尔哥罗德-奥博扬公路干线向波克罗夫卡继续推进。正是塔瓦尔特基拉泽的步兵和反坦克歼击炮兵第28旅的火炮,在7月5日傍晚前后制止了“警卫旗队”师的推进。

      更重要的是,7月5日上午晚些时候,瓦图京命令卡图科夫的坦克第1集团军、独立的近卫坦克第2军和近卫坦克第5军前出,增援近卫第6集团军第二防御地带的各步兵师,并向推进中的德国装甲兵发起协调一致的反冲击,将其逐出主要防御地带。不久以后,卡图科夫开始前调他的集团军。A. L.格特曼少将久经战火考验的坦克第6军有169辆坦克和自行火炮,该军将在近卫步兵第90师中央和左翼地段的后方沿佩纳河占领阵地,其下属三个旅一字排开,另一个旅担任预备队。与此同时,装备250辆坦克和自行火炮的S. M.克里沃舍因少将的机械化第3军,将从佩纳河谷到瑟尔采沃-路向东展开,在后方支援近卫步兵第90师左翼和近卫步兵第51师右翼。克里沃舍因准备保留一个坦克旅作为预备队。卡图科夫命令D. Kh.契尔年科少将的坦克第31军作为第二梯队留在后方,随时准备使用该军的196辆坦克应对任何威胁。与此同时,A. G.克拉夫琴科少将拥有200辆坦克的近卫坦克第5军,前出至近卫步兵第51师后方的集结地域,A. S.布尔杰伊内上校拥有200辆坦克的近卫坦克第2军,进入利波维伊顿涅茨河以东的戈斯季谢沃地域,位于德国党卫队第2装甲军突破口的东侧。综上所述,这些调动使1000余辆苏军坦克投入同德国第4装甲集团军的搏斗中。

      与北面罗金将军的坦克第2集团军类似,卡图科夫一开始接受的任务是发动协同致的反冲击, 击退德国的装甲矛头,恢复前线态势。他的坦克第6军和机械化第3军将直接打击推进中的德军第48装甲军,同时,独立的近卫坦克第2军和近卫坦克第5军将打击党卫队第2装甲军突破口的正面和侧翼。不过,与罗金坦克集团军的反冲击不同的是,卡图科夫的反冲击并未实施。到7月5日傍晚,近卫第6集团军前沿各师显然难以阻止德国人推进,也无法成功守住集团军第二防御地带。考虑到使用卡图科夫的集团军硬碰硬的对抗实力尚属完好的德国装甲兵并不明智,瓦图京改变了发给这个集团军的命令。现在,坦克第1集团军将延佩纳河及其以东,与防御中的步兵师一起建立一条坚固防线并阻止德国人推进,只有彻底制止德国人的推进之后,卡图科夫才会转入进攻。

    大约同一时刻,卡图科夫接到前线发回的关于坦克战基本特点的第一批报告,特别是德国人使用大批“虎"式和“豹”式坦克的报告。其中有一部分来自该集团军的先遣支队近卫坦克第1旅。该旅已在波克罗夫卡以南遭遇党卫队2装甲军的先头部队。关于大批德国“虎”式、“豹”式坦克和新式自行火队第消息有些令人不安。由于德军实力出人意料,卡图科夫建议让他的集团军直接保卫第二防御地带,瓦图京批准他的请求。

    就这样,卡图科夫的军队和北面罗金的坦克第2集团军不一样。 很大程度上以支援步兵的角色投入战斗,而没有进行一次大规模机械化冲击。此外,调动困难和德军7月6日早上的抢先行动,令卡图科夫丧失了手中仅有的一点主动权。只有布尔杰伊内的近卫坦克第2军按预定计划发起进攻,卡图科夫其他的军和克拉夫琴科的近卫坦克第5军不得不竭尽全力抵挡推进中的德国装甲兵。以苏联当时的条令来看,这是新型装甲坦克和机械化兵的一种错误使用方式,在当时和后来都引发了相当大的争论。尽管朱可夫和斯大林对使用方式的这一发展提出严厉批评,还是尊重了身处当地的瓦图京、华西列夫斯基和方面军军事委员会委员N. S.赫鲁晓夫做出的决策。
    尽管计划中的苏联反冲击未能实现,但瓦图京这种对珍贵装甲资源的用法,开始成为一种贯穿随后战斗的标准式样。他使用半数的装甲兵力扮演纯粹的防御角色,消耗推进中的德国装甲兵,而其余兵力反复攻击德国装甲兵的侧翼。这些持续的侧翼战斗几乎不可避免地导致德国人偏离他们终极目标——奥博扬库尔斯克,消耗了德国装甲兵的实力,并最终将他们引向普罗霍罗夫卡的决定性战场。
    第4装甲集团军努力克服近卫第6集团军抵抗的同时,维尔纳.肯普夫将军的集团军级支队按计划于7月5日3时30分开始炮火准备。经过30分钟的炮击,五个德国师在北顿涅茨河的不同地点实施强渡,同时从别尔哥罗德过河,并由德国占领的米哈伊洛夫卡桥头阵地出击。肯普夫几乎是立即发现,第168步兵师难以击退苏联近卫步兵第81师,后者的防御将德国人限制在米哈伊洛夫卡德桥头阵地里面。因此,他在米哈伊洛夫卡投入第6装甲师的计划破产了。该师不得不变更部署,以利用远在南面的机会。沿北顿涅茨河往南,肯普夫所部取得了较大进展。11时整,古斯塔夫.施密特中将的第19装甲师在苏联要塞化的拉祖姆诺耶村当面渡河,并达成小规模突破。施密特的第73装甲掷弹兵团抓住机会,在苏联近卫步兵第78师和近卫步兵第81师的结合部突入两公里。到日落时分,第19装甲师第27装甲团在河东岸回合这个装甲掷弹兵团,彻底击溃苏联近卫步兵第228团,迫使该团残部退守拉祖姆诺耶周围掘壕固守。

维尔纳 肯普夫(Werner Kempf) 肯普夫战役集群(集团军级集群)司令
古斯塔夫 施密特(Gustav Schmidt) 第19装甲师司令


    汉斯.冯.丰克男爵中将第7装甲师的攻击更加成功。13时整,该师第6装甲掷弹兵团和第7装甲掷弹兵团从索洛米诺前出并强渡北顿涅茨河。他们迅速越过从别尔哥罗德向南延伸的铁路,将苏联近卫步兵第78师的防御从中央一劈两半,并且以第25装甲团为先导,沿拉祖姆诺耶和克鲁托伊洛格两个要塞化村庄之间的高地推进6公里。

汉斯 冯 丰克(Hans von Funck)男爵中将 第7装甲师司令

    截至7月5日日终时,“肯普夫”集团军级支队夺取了一座深3—6公里、宽达12公里的桥头阵地,就这样,在近卫第7集团军的第一防御地带上打开一个缺口。虽然苏联防线尚未被无可挽回地撕成两半,但是对斯克沃尔佐夫和他的集团军司令员M.S.舒米洛夫中将很不利的是,第6装甲师已于黄昏时分开始从米哈伊洛夫卡向南变更部署,准备扩大其兄弟师的战果。对于南方集团军群司令部里的冯.曼施坦因元帅来说同样不利的是,“肯普夫”集团军级支队进展有限,尚不能完成其首要任务,即在霍特将军第4装甲集团军推进时掩护其右翼。

库尔斯克会战 正面强攻(7月5日-9日)-南线1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