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关于特岗教师计划的问题研究(2011-2022年)

2022-07-10 16:43 作者:太宇可斯  | 我要投稿


关于特岗教师计划的问题研究

特岗教师是中央实施的一项对中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的特殊政策。 通过公开招聘高校毕业生到中西部地区“两基”攻坚县、县以下农村学校任教,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从事农村义务教育工作,创新农村学校教师的补充机制,逐步解决农村学校师资总量不足和结构不合理等问题,提高农村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实施时间: 2006年开始


核心期刊论文:

特岗教师的质量与结构、就业观念与心态、工资与生活、岗位匹配度等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

樊万奎,吴支奎.农村特岗教师计划的“优”与“思”——以安徽省F县为例[J].中小学管理,2011(07):19-21.

大部分新任特岗教师能够形成对“特岗教师”身份的正确认识。而部分新任特岗教师还不能完全适应“特岗教师”身份,总感觉自己不是正式教师。

46.6%的新任特岗教师认为,特岗计划政策极大地促进了甘肃农村学校教育的发展;51.6%的认为起了一定作用;而只有不到3.0%的认为起不了多大作用。

少数特岗教师选择离职的原因,可能与特岗教师地位不高、待遇保障机制不完善、对教师职业缺乏兴趣有关。

金东海,蔺海沣,安亚萍.甘肃特岗计划政策的满意度分析与改进建议[J].中小学管理,2013(10):35-36.

农村特岗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着结构不尽合理、工作负担沉重、生活状况不容乐观、专业发展面临挑战、稳定性堪忧等问题。

于冰,于海波,唐恩辉.农村特岗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基于中西部6省的调查与分析[J].广西社会科学,2014(09):217-220.

特岗教师的专业发展处于边缘化的境地,成为“被遗忘的专业发展群体”。

方卉,唐智松.特岗教师专业发展的边缘化现象分析[J].教育科学研究,2014(04):50-53.

特岗教师的福利待遇、工作及生活条件、就业质量会影响特岗教师的岗位稳定性;特岗教师专业发展表现出自主发展动机不强、专业发展认知模糊、缺乏职业规划引导、专业发展途径单一等状况。

贾秀丽,张荣华.特岗教师生存及专业发展现状调查——以山西省特岗教师为例[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35(31):40-44.

困扰在农村特岗教师身上“坚守还是逃离”的矛盾心理。

黎琼锋,吴清丽.农村小学特岗教师生存与发展状况调查[J].教学与管理,2016(06):24-26.

"特岗教师计划"面临着政策设计不利于紧缺学科教师补充与稳定,教师留任率高但之后流失率高,教师教学效能感低等方面的现实困境。

刘佳.我国“特岗教师计划”实施十年后的回顾、反思与展望[J].现代教育管理,2017(02):79-84.

政策知晓率不高,乡村教师补充数量不足且质量难以满足实际需要,乡村学校教师编制供需矛盾尖锐,城镇教师向乡村学校流动不畅,乡村教师荣誉制度"不荣誉"。

付卫东,范先佐.《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实施的成效、问题及对策——基于中西部6省12县(区)120余所农村中小学的调查[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57(01):163-173.

农村的教师援助存在缺乏统筹、政策衔接不足带来的教师援助冲突、难以派出优秀教师等问题。

郑新蓉,孟雅琴,马瑶.我国面向农村的教师援助现状及其成效分析[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9,21(06):43-49.

部分特岗教师并不适合从事特岗教师职业,对于这些特岗教师,教育部门应该制定相关政策允许其在服务期内离职,而不应该用合同管理规定的违约金等政策限制其离职。

当前“特岗计划”政策补偿机制有待完善。一是特岗教师基本工资补偿缺乏制度保障。据调查,同样在一个学校,同处于特岗教师服务期内,新招录的特岗教师和以前招录的教师基本工资存在差异,工资补偿问题得不到落实。二是津贴、补贴等待遇补偿差异较大。

很多校长提到学校特岗教师任教课程与所学专业并不一致。特岗教师都是由当地教育部门分配,学校缺乏自主权,而教育部门又不会充分考虑到学校对特岗教师专业的需求。

特岗教师性别比失衡会产生很多问题:一是特岗教师大都是年轻未婚教师,性别比失衡会导致找对象困难,不利于组建家庭和安心从教。二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需求。学校有些教育工作男老师去完成更适合,而有些工作对女老师更适合。三是学校发展和学生培养的要求。性别比失衡不利于学校可持续发展和建立稳定的高质量教师队伍。

部分校长反映新任特岗教师在专业发展方面也存在基本功不扎实,如板书设计、粉笔字、发音和拼音等。尤其是非师范专业毕业的特岗教师缺乏师范素养培养。

新任特岗教师缺乏管理经验,尤其非师范类专业毕业的教师,岗前很少有教育实习经历,对班级管理中的问题不是很熟悉。此外,在课堂教学组织与监控方面,新任特岗教师缺乏整体把控能力。

特岗教师的工资由中央财政设立专项资金给予支持。工资发放的中间环节过多,程序过于复杂且未对特岗教师工资发放制度做出明确规定,致使特岗教师工资不能及时发放到教师手中。这会使得特岗教师的生存不能得到保障,对于教师职业前景失去信心,影响特岗教师职业生涯规划和安心从教。

一是“特岗计划”政策内容宣传不全面。如特岗教师服务期满,经考核为优秀的,免试推荐攻读在职硕士,但政策并没有明确考核标准和推荐比例等。部分受访校长反映,免试推荐攻读在职硕士名额很少,只有重点学校的特岗教师才有这个机会,农村教学点的特岗教师很少能得到推荐名额。二是“特岗计划”政策宣传方式比较单调。甘肃省“特岗计划”政策宣传方式主要为省级招考部门通过官网政策文件进行宣传,且缺乏对“特岗计划”政策全过程的宣传。

来自外地的特岗教师会有地域文化的不适应。

蔺海沣,付婷,宋林.农村学校“特岗计划”的实施与改进[J].教学与管理,2020(10):9-12.

边境地区乡村教师发展还存在诸多突出的现实问题,教师的素质结构、教育观念、教育方式和教学水平等方面的发展还不能满足边境地区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

胡娜,陈时见.边境地区乡村教师发展的时代际遇与路径优化[J].中国教育学刊,2021(07):78-82.

特岗教师有助于提升农村学生的学业成绩,但是在提高农村学生的非认知能力方面作用有限。同时,女性特岗教师和毕业于非师范专业的特岗教师对学生学业成绩的提升效应相对而言更加明显。由此可知,特岗教师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缩小城乡学业成绩差距,但是对学生非认知能力的影响仍有待更深入的探究。

孙冉,杜屏,杨靖.特岗教师会促进农村学生发展吗——基于新人力资本理论的视角[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22,21(01):105-115.

文献综述:

我国特岗教师政策实施十多年来,特岗教师职业认同研究已成为独立主题,研究主要集中在其概念内涵、现状分析、维度结构、影响因素等方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还存在概念界定不同、被试样本单薄、方法手段单一、比较性研究缺乏、成果数量少质量低、理论深度不够等问题。

薛建平.我国特岗教师职业认同研究回顾与展望[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8,38(22):36-40.

我国特岗教师研究主要围绕"特岗教师计划"政策、特岗教师专业发展、特岗教师职业认同等三个主题而展开,总体上沿用一种研究范式,多采用问卷调查法,辅之以访谈法来分析"特岗教师计划"实施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创新性不强,且停留在问题表面,缺乏深入的研究和思考。

张迪,田友谊.我国特岗教师研究的回顾与反思——基于对2006—2016年研究文献的计量和内容分析[J].当代教育论坛,2018(04):10-19.

 


 


关于特岗教师计划的问题研究(2011-2022年)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