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蒜易通平台供应链金融小知识:供应链⾦融典型案例分析

2023-04-01 21:21 作者:三农金视角  | 我要投稿

来源:百度文库

中⼩企业是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其⾯临着融资难的问题长期制约着企业的发展,供应链⾦融有望成为解决中⼩企业融资问题的重要途径。在之前的我们已经从理论出发对典型的供应链⾦融提供模式进⾏了简要的分析,本⽂将从当前的实践出发,通过案例对供应链⾦融进⾏更进⼀步的分析和研究,以供各位参考。

资⾦流是企业的⾎液,企业资⾦流的状况将会决定企业的命运,⽽中⼩企业的现⾦流缺⼝经常会发⽣在采购、经营和销售三个阶段,根据不同阶段企业对资⾦的需求,供应链⾦融设计了不同的融资模式,具体可分为三种。

1、应收账款融资模式--销售阶段

应收账款融资模式指的是卖⽅将赊销项下的未到期应收账款转让给⾦融机构,由⾦融机构为卖⽅提供融资的业务模式。基于供应链的应收账款融资,⼀般是为供应链上游的中⼩企业融资。

中⼩企业(上游债权企业)、核⼼企业(下游债务企业)和⾦融机构都参与此融资过程,核⼼企业在整个运作中起着反担保作⽤,⼀旦融资企业(中⼩企业)出现问题,核⼼企业将承担弥补⾦融机构损失的责任;⾦融机构在同意向融资企业提供贷款前,仍然要对企业进⾏风险评估,只是把关注重点放在下游企业的还款能⼒、交易风险以及整个供应链的运作状况上,⽽不仅仅是对中⼩企业的本⾝资信进⾏评估。

在该模式中,作为债务企业的核⼼⼤企业,由于具有较好的资信实⼒,并且与银⾏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信贷关系,因⽽在为中⼩企业融资的过程中起着反担保的作⽤,⼀旦中⼩企业⽆法偿还贷款,也要承担相应的偿还责任,从⽽降低了银⾏的贷款风险。

在这种约束机制的作⽤下,产业链上的中⼩企业为了树⽴良好的信⽤形象,维系与⼤企业之间长期的贸易合作关系,就会选择按期偿还银⾏贷款,避免了逃废银⾏贷款现象的发⽣。

基于供应链⾦融的应收账款融资模式,帮助中⼩企业克服了其资产规模和盈利⽔平难以达到银⾏贷款标准、财务状况和资信⽔平达不到银⾏授信级别的弊端,利⽤核⼼⼤企业的资信实⼒帮助中⼩企业获得了银⾏融资,并在⼀定程度上降低了银⾏的贷款风险。

⽬前国内供应链融资平台主要做应收账款项下融资。这其中,⼜分为贸易项下,信贷项下,经营物业项下三类,其本质都是基于未来可预测、稳定、权属清晰的现⾦流来进⾏融资。

这种融资⽅式快速盘活了中⼩微企业的主体资产——应收账款,使得中⼩微企业能够快速获得维持和扩⼤经营所必须的现⾦流,很好的解决了这些中⼩微企业回款慢⽽且融资难的问题。

应收账款融资模式交易结构如下:

总体来说,应收账款融资模式还款来源有四层:应付账款⽅(央企或⼤型国企);融资⼈/应收账款⽅(上游企业);产品增信机构;保理机构。

案例⼀

2016年,供应链⾦融平台为某光电公司提供了应收账款质押贷款业务。

光电公司主要从事⽣产和销售薄晶晶体管液晶显⽰器成品及相关部件,其上下游企业均是强⼤的垄断企业。其在采购原材料时必须现货付款,⽽销售产品后,货款回收期较长(应收账款确认后的4个⽉才⽀付)。

随着公司成长和⽣产规模扩⼤,应收账款已占公司总资产的45%,公司⾯临着极⼤的资⾦短缺风险,严重制约了公司的进⼀步发展。

供应链⾦融平台详细了解到光电公司的处境后,果断为其提供了应收账款质押贷款业务,由第三⽅物流企业为该项贷款提供信⽤担保,帮助光电公司解决了流动资⾦短缺瓶颈。

分析:该案例成功的关键在于应收账款的性质,下游企业是强⼤的垄断企业,也就是应收账款能否收回关键是下游核⼼企业的资信,核⼼企业的资信⾼,供应链⾦融平台的风险⼩,同时第三⽅物流企业的担保也是光电公司获得资⾦的重要条件。

随着供应链融资的发展,该类应收账款的融资也可以使⽤核⼼企业的授信,⽆需提供第三⽅担保,当然这需要征得核⼼企业的授权。

2、预付账款融资模式--采购阶段

预付账款融资模式(⼜称保兑仓)是银⾏向处于供应链下游,经常需要向上游的核⼼企业预付账款才能获得企业持续⽣产经营所需的原材料的中⼩企业所提供的⼀种融资模式。

具体来说,在核⼼企业(供应商)承诺回购的前提下(若融资企业未能⾜额提取货物,核⼼企业须负责回购剩余货物),银⾏、核⼼企业、融资企业、第三⽅物流企业四⽅共同签订“保兑仓协议书”,允许融资企业(购货⽅)向银⾏交纳了⼀定数额的保证⾦后,由融资企业向银⾏申请以供应商在银⾏指定仓库的既定仓单为质押,获得银⾏贷款⽀持,并由银⾏控制其提货权。其中,第三⽅物流企业承担了既定仓单的评估和监管责任,确保银⾏对提货权的控制。

预付账款融资模式实现了中⼩企业的杠杆采购和核⼼⼤企业的批量销售。中⼩企业通过预付账款融资业务获得的是分批⽀付货款并分批提货的权利,其不必⼀次性⽀付全额货款,从⽽为供应链节点上的中⼩企业提供了融资便利,有效缓解了全额购货带来的短期资⾦压⼒。

⽽对于⾦融机构来说,预付账款融资模式以供应链上游核⼼企业承诺回购为前提条件,由核⼼企业为中⼩企业融资承担连带担保责任,并以⾦融机构指定仓库的既定仓单为质押,从⽽⼤⼤降低了⾦融机构的信贷风险,同时也给⾦融机构带来了收益,实现了多赢的⽬的。

案例⼆

A钢铁公司是⼀家钢铁加⼯和贸易民营企业,由于地域关系,A钢铁公司与B钢铁公司⼀直有着良好的合作关系。

A钢铁公司现有员⼯150多⼈,年收⼊超过5亿元,但与上游企业B钢铁公司相⽐在供应链中还是处于弱势地位。

A钢铁公司与B钢铁公司的结算主要是采⽤现款现货的⽅式。A钢铁公司由于⾃⾝扩张的原因,流动资⾦紧张,⽆法向B 钢铁公司打⼊预付款,给企业⽇常运营带来很⼤影响。A钢铁公司开始与供应链⾦融平台接触。

供应链⾦融平台在了解A钢铁公司的具体经营情况后,与当地物流企业展开合作,短期内设计出⼀套融资⽅案:由物流企业提供担保,并对所运货物进⾏监管,供应链⾦融平台给予A钢铁公司4500万的授信额度,并对其陆续开展了现货质押和预付款融资等业务模式,对A钢铁公司的扩⼤经营注⼊了⼀剂强⼼针。

在取得供应链⾦融平台⽀持后,当A钢铁公司需要向B钢铁公司预付货款的时候,供应链⾦融平台会将资⾦替A钢铁公司付给B钢铁公司。与供应链⾦融平台合作以来,A钢铁公司的资⾦状况得到了极⼤改善,增加了合作钢⼚和经营品种,销售收⼊也稳步增长。

分析:该案例成功的关键⾸先在于融资的预付账款⽤途是向B钢铁公司进⼝原料,供应链⾦融平台的融资是直接付给B 钢铁公司,这就是在供应链的链条上借助核⼼企业的资信为下游企业进⾏了融资;其次是当地物流企业同意为其授信额度提供担保,并对所运货物进⾏监管,使供应链⾦融平台可以降低信贷风险,在融资时通过第三⽅获得了物权控制。

3、动产质押模式--运营阶段

供应链下的动产质押融资模式是指银⾏等⾦融机构接受动产作质押,并借助核⼼企业的担保和物流企业的监管,向中⼩企业发放贷款的融资业务模式。在这种模式下,⾦融机构与核⼼企业签订担保合同或质物回购协议,约定在中⼩企业违反约定时,由核⼼企业负责偿还或回购质押动产。具体的运作模式如下:

1.中⼩企业向⾦融机构申请动产质押贷款;

2.⾦融机构委托物流企业对中⼩企业提供动产进⾏价值评估;

3.物流企业进⾏价值评估,并向⾦融机构出具评估证明;

4.动产状况符合质押条件的,⾦融机构核定贷款额度,与中⼩企业签订动产质押合同,与核⼼企业签订回购协议,并与物流企业签订仓储监管协议;

5.中⼩企业将动产移交物流企业;物流企业对中⼩企业移交的动产进⾏验收,并通知⾦融机构发放贷款;⾦融机构向中⼩企业发放贷款。

案例三

动产质押供应链⾦融服务在国内也已有很多实践案例。A公司是⼀家从事国内商业批发、零售业务的贸易公司,成⽴于1998年,注册资本1000万元,是伊利⽜奶在某地区的总代理。

A公司作为⼀家成⽴时间较晚、资产规模和资本⾦规模都不算⼤的民营企业,他们的⾃有资⾦根本不可能满⾜与伊利的合作需要。

同时他们⼜没有其他可⽤作贷款抵押的资产,如果再进⾏外部融资,也⾮常困难,资⾦问题成为公司发展的瓶颈。此时A公司向供应链⾦融平台提出以⽜奶作为质押物申请融资的业务需求。

在了解A公司的实际需求和经营情况、并结合其上游供货商伊利股份,供应链⾦融平台经过研究分析,⼤胆设想与提供⽜奶运输服务的物流企业合作,推出了以⽜奶作为质押物的仓单质押业务。

物流企业对质押物提供监管服务,并根据指令,对质押物进⾏提取、变卖等操作。供应链⾦融平台给予A公司综合授信额度3000万元⼈民币,以购买的⽜奶做质押,并由⽣产商伊利股份承担回购责任。

该业务⾃开展以来,A公司的销售额⽐原来增加了近2倍。这充分说明了供应链⾦融服务能够很好地扶持中⼩企业,解决企业流动资⾦不⾜的问题,同时也有效控制了供应链⾦融平台的风险。

分析:该案例成功的关键⾸先在于供应链⾦融平台的业务创新,同意⽤⽜奶作为质押物对企业进⾏授信,⽜奶属于容易变质的⾷品,因此操作过程中物流企业的积极配合也是密不可分的,在供应链⾦融平台、核⼼企业、物流企业、贷款客户的共同努⼒下,才有可能实现供应链融资的顺利开展。


蒜易通平台供应链金融小知识:供应链⾦融典型案例分析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