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善有感
2023.07.16 1:24
上回说到,我送舅妈回去后,返途遇到了老人。扶他走到坡顶之后准备开车载他到他村子的岔路口下,没曾想遭到拒绝。
回家后和爸爸讲起来晚上的事情,说了些啥记不大清。不过了解到老人是靠政府前俩年开始的扶贫补贴生活,一个月有一千多。想来这一千多的”退休金“过日子确实还挺滋润的。那扶贫工作组来之前呢?还有低保啊,或者是靠街坊邻居接济,不然就是蹭善心人家的饭。如此这般,难怪老人不受诊所的医生待见,舅妈对他印象也差。和爸爸交谈之后我了解到这些,而且想来,老人自始至终没有说一句谢谢,或是幸苦你了之类的话。于是对他的印象一落千丈,虽说做好事不是为了什么回报,但总归是有一些不舒服。爸爸开导我说,这个老人没读多少书,脑子也不是很好使,还是上了年纪的老人,不要太在意了.
只是事情还有后续,今天舅妈又来我家打牌,送她回去的时候又遇见了他,只是这次我没有停车,我和舅妈不约而同地没有作声,车子开过之后才继续聊起这位老人。送完舅妈的返途当然又遇见了他,但是这次差不多的时间,他似乎走过了更多的路程,也算是孰能生巧了吧。说正经的,这次我当作没有看见他,他当然也没”看见“我。只是一个普通的电动车驶过而已,他正常地敲着盲棍走向路边给我让路。
还有后续嘛?还有,回到家和妈妈讲起了他。妈妈说我知道嘞,今天下午他路过家门口,妈妈此时正巧在门口,吐痰发出了点声音。老人便问道:”诊所还有多远啊?“
”到我家门口了,我是**家“
”哦你是***女儿吧,“然后接着确认妈妈身份,”你是不是有个儿子啊“
”是啊“
”**(爸爸名字)前天还让你儿子给我送瓶水喝了,后边还扶我到诊所,我回去的时候还打算开车载我……“讲起了我帮助他的事情。——”你儿子人挺好啊“
这些我在楼上玩的时候其实听到了,正如早上我听到熟悉的盲棍敲打声,下午的声音也引起了我的注意,我虽然没有向窗外望去,但是对话还是听到很大一部分。
说来也矛盾,她记得我帮助他的事情,却未曾说出一句谢谢。而我凭借着大人们的印象和我自己的感受,将他定位成一个”社会寄生虫“。或许,他只是不太会言语表达,或许是面对晚辈他难以表谢。也许……他只是一个简单的老人。
(好晚了哦,睡觉睡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