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尾随设计总监一个月,我发现了他做图又快又好的秘诀...【杰视帮】

2021-10-29 14:05 作者:杰视帮设计  | 我要投稿

前几天和公司新入职的朋友聚餐,听到他们对前辈和师傅们说:

真羡慕你们这么NB的设计师,满脑子都是创意,设计的海报又快又好。传授一下诀窍呗!


朋友,可能你误会了,再NB的设计师,也不存在设计出来的海报又快又美甲方叫好,除非,这个甲方是他亲戚。

 

再老道的设计师,最开始做设计想创意的时候,也是一个空空如也的脑袋面对一张空空如也的画布。

 

他们是如何成长的?遁入深山老林找到归隐山林的老禅师听他点化?那是中二小说里的剧情。


创意这东西不是靠天赋异禀想象力丰富,而是靠他们实战多年摸爬滚打总结出来的经验——找参考。


很多朋友,包括我,刚接触设计的时候听说作图先找参考,往往是嗤之以鼻。

 

“还找参考,不就是抄嘛!”觉得艺术应该是自由的,由心而生的。但事后证明,那是没经历过社会毒打的虎狼之词。


所谓参考找得好,下班回家早。真的,找参考吧,没啥丢人的。如果还是不能理解,举几个例子解释一下,为什么做图前我们要找参考。



艺术演变了几百年,真不剩几个纯创意了

都说青胜于蓝,后浪拍死前浪,但我们选择性忽略了一个问题,青从哪里来?取之于蓝。

 

在这个设计的黄金时代,各种风格逐渐趋向成熟,赛博朋克、蒸汽朋克、孟菲斯、极简主义...都衍生出了最具代表性的配色和元素。

 

其实我们做的任何为大众所承认的海报都是或多或少遵循了这些风格,这本身就是一种参考行为。


再者说了,现代平面设计发展了近100年了,真不剩什么凭空创造出的idea了,就算真的有人天赋异禀不参考任何已有风格造了出来,那主流社会和甲方爸爸也不会承认呀...


詹姆斯·韦伯·杨说:创意就是旧元素的新组合

 

其实创意从另一种角度定义,就是一个人连接关联事物的能力。创意好的大佬脑子里有更多更好的贮存,在遇到问题时,善于调动脑海中的各个记忆点,将它们连成线,再编织出解决问题的金钥匙。



找同类参考,是为了精准快速对标产品

这个很好理解,比如为一款耳机设计海报,大部分有经验的设计师第一反应都是去找同类耳机或者相似电子产品的海报,下笔之前先找个百八十张,汲取各家所长,融会贯通,寻得灵感。对于初级设计师,再不济,拼拼凑凑也是一张不错的初稿了。


再比如,甲方爸爸要求这个稿子按照蒸汽波的调性搞,你总得先找找蒸汽波风格的海报参考一下它的配色、排布和风格吧。


找同类参考的一大优势是可参考度极高,现成的风格和调性,立等可取。

 

而且大牌海报会影响大众对于产品的审美偏好,所以参考同类设计出来的海报,至少是安全的。



找异类参考,可以帮助你拓展创意的边界

如果找同类参考是设计师的第一反应,那么找异类参考就是久经战场的老道设计师的不二法宝。

 

不说别人,像我们三只松鼠七夕节的稿子:


注意女生的坐姿,为什么她会是这个坐姿呢,这可不是随性坐下的,也不是说看了其他零食店面的模特坐姿总结而来,这是根据国漫电影《白蛇:缘起》中狐狸精的坐姿获得的灵感。


事后也证明,这样的设计获得了大众的认可,不少店铺参考这张图进行了设计。而这,就叫创意。



面对一个产品,大多数设计师在脑海中搜寻灵感时只局限于同类产品的一维平面。


但真正能做到惊艳市场的设计师,往往是通过打开脑海中不同于该产品类别的第二维,第三维平面寻找更多可能性,在成就了海报本身同时,也拓宽了这一平面的创意边界。



找参考是了解新领域,解锁新模式的途径

你要是一身傲骨非要做出前无古人的专属风格,那你也得先参考下已有的风格。

 

要不然,绞尽脑汁创造出来的风格,结果被指出和前人雷同,这有苦说不出的感觉,太难了。


所以,找参考不仅可以获取灵感,也可以绕开很多前人踩过的坑,更能快速了解相关领域的风格特质,找到一把尺来衡量自己的作品。

 

即使是要挖掘新风格,也要去找已有的风格作为反向参考。


李白作诗都找参考,你傲啥呢傲

要是能重来,我要选李白。


歌都唱过了,那就好好学学唐代文学“一哥”李白。他遗留千古的才华,没人质疑吧?殊不知,就连他做诗,有时候也找参考。


想不到吧,我们的唐诗启蒙《静夜思》,就参考了曹操儿子曹丕的诗词。

《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曹丕原诗:

漫漫秋夜长,烈烈北风凉。

辗转不能寐,披衣起彷徨。

彷徨忽已久,白露沾我裳。

俯视清水波,仰看明月光。

……

郁郁多悲思,绵绵思故乡。



而目睹了崔颢作《黄鹤楼》的澎湃气势后,李白不仅吟诗“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而且后续作诗,还经常参考崔颢黄鹤三连的句式。

《黄鹤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李白《鹦鹉洲》

《鹦鹉洲》前四句

鹦鹉东过吴江水,江上洲传鹦鹉名。

鹦鹉西飞陇山去,芳洲之树何青青。


所以,适度地找参考,不仅可以扩展眼界,还能丰富自身创意,给自己的作品添砖加瓦。



接下来,我们再来聊聊,怎么找参考

 

“害,这简单,花瓣、站酷、behance、printeset,我懂~”


这可不是那么轻松的事情,拿到产品再临门抱佛脚已经晚了。别说找到合理的异类参考了,百八十张最基本的同类参考你都未必找得齐。

 

找参考最关键的步骤,是在日常的生活中。


要留心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在生活中积累和沉淀。像杰克一直强调的,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有一个方法论。

 

为什么杰克能左手帕拉梅拉右手911?因为他做任何事情都始终贯彻着他的方法论:50%看内容,50%看形式。


看电影看得不仅是剧情和动效,他还会留意电影中的光影表现和氛围渲染。

 

所以他才能用最基本的工具画出插件都达不到的光影效果,越辉煌的成就背后往往越踏实的脚印。


所以说,看到大神的创意别再只是顶礼膜拜,感叹自己和他天赋的差距。

 

理解,学习,收集,把他人的作品都列入自己的参考系里,努力才是缩短自己与大神的唯一途径。

 

设计这一行是最公平的,某种意义上来说确实存在天才,但都是努力的天才。



尾随设计总监一个月,我发现了他做图又快又好的秘诀...【杰视帮】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