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国宝会说话第三季第三期 竹林七贤与荣启期砖画 文案整理

本文正文内容及图片均来自《如果国宝会说话》
叮~ 您有一条来自国宝的留言请注意查收:

3. 竹林七贤与荣启期砖画

— 六朝模范

隐士 树木 题名 294块编有序号的砖 纵横堆叠 拼凑出隐隐远去的时代模范 以及沉寂已久的图像经典 竹林七贤与荣启期砖画 出土于南京西善桥宫山墓 时代大致锁定在南朝前期 这组画面 集合了魏晋之际的竹林七贤 和春秋时期的隐士荣启期 呈现了存世最早的七贤群像 也是已知作品中 此番阵容的首度登场

八位人物姿态潇洒 位置相称地分居两壁 由不同种类的树间隔和连接 这个场景 仿如梦境 让后世文人无限向往 在这个梦中 山稳固 水潺流 嵇康轻叹 《广陵散》于今绝矣 四十而终 阮籍独自驾车 行到路尽头 号啕大哭 而后折返 望穿云烟的山涛 酣畅醉卧的刘伶 吟诵《思旧赋》的向秀 擅长弹奏的阮咸 善于清谈的王戎 六朝多名士 板荡出风流 东晋时人们称颂的“竹林七贤” 在南朝仍是精神楷模

六朝的建康 孕育过中国历史上第一批 垂范史册的艺术家 画史记载 顾恺之 戴逵 陆探微 都创作过七贤或荣启期像 巨匠的手笔 百工所范 是图像的经典范本 被世人奉为圭臬 砖画线条简洁 笔虽草草 却气韵盎然 它复刻的原型 极有可能是宫廷收藏的名作 工匠把大师的笔迹翻制成模 小心复制 令轻柔的画卷跃上坚硬的砖面 最终镶嵌在皇族墓葬的墙壁 前朝贤者与今世名流共处一室 楷模 风范 是对壁上贤达的最佳赞誉 模与范 原意指复刻作品 复制经典 这幅南朝砖画 表里都恰如其义 丝帛承载的原型 与真容一起消散 经过转译的图像 成为 更容易流传的杰作 我们遍寻散落尘寰的六朝画迹 埋藏在建康城外的砖画 竟是与名家真迹 距离最近的摹本

2010年 在离西善桥不远的石子冈 出土了与宫山墓同模的砖画 只不过次序极为凌乱 像被失手打翻的拼图碎片 暗藏在墓砖侧面的编码 存储着拼图的线索 等待后来人整理 拼凑出一个时代传奇
站在砖壁前 我们仍能感到 迎面拂来的那阵山风 吹来的未泯的典范 和对纯真生命的深深渴望

正文完
ps:第二期 王羲之兰亭序神龙本 是兰亭序神龙本原文 就不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