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教科书》16.4 殖民地人民的民族解放斗争
【本文转载自人民出版社1959年 仅供学习参考】
4、殖民地人民的民族解放斗争
在整个资本主义时代,殖民地国家的人民都在进行反对外国奴役者的斗争,往往举行起义,但这些起义遭到殖民主义者的残酷镇压。
在帝国主义时期,殖民地和附属国人民的解放斗争具有空前未有的规模。早在20世纪初,特别是在1905年俄国第一次革命以后,殖民地和附属国的劳动群众就已觉醒起来,参加了政治生活。中国、朝鲜、波斯、土耳其、印度都掀起了革命运动。
殖民地世界的各个国家,在经济发展水平上,在无产阶级成长的程度上,互不相同。这就使殖民地和附属国的民族解放运动各有各的特点。
既然殖民地和附属国的居民绝大部分是农民,所以农民问题对整个民族解放斗争的发展有巨大的意义。摆脱帝国主义的统治和消灭一切封建残余,是殖民地和附属国民族解放运动的总目标。因此,殖民地和附属国的任何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压迫的民族解放运动都具有进步性,即使这些国家的无产阶级还不大发展。
殖民地和附属国的民族解放运动正把世界上受几个最大的资本主义国家的财政寡头压迫的绝大多数人民卷入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无产阶级是广大农民群众和全体劳动者的公认领袖,在殖民地世界的民族解放斗争中起着日益巨大的领导作用。资本主义发达的国家的无产阶级运动和殖民地民族解放运动的利益,要求把这两种革命运动结成一条反对共同敌人、反对帝国主义的统一战线。
列宁写道:“社会主义革命不会仅仅是或者主要是每一个革命无产者反对本国资产阶级的斗争。不会的,这个革命将是受帝国主义压迫的一切殖民地、一切国家和一切附属国反对国际帝国主义的战争。”[1]
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的出发点是:压迫其他民族的民族是不会自由的。同时,如列宁主义所教导的,统治民族的无产阶级对于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的有效支援,就是坚持、维护和实行下列口号:民族有分离权,有成立独立国家的权利。
殖民地和附属国被压迫民族的民族解放斗争的发展动摇着帝国主义的基石,准备着帝国主义的覆灭。
注:
[1] 列宁:《在东部各民族共产党组织第二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列宁全集》,1957年人民出版社版,第30卷第13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