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高新技术企业需要的专利

2023-06-08 17:35 作者:恒标知识产权  | 我要投稿

高新技术企业是目前最常见的科技项目之一,不仅可以大大提高企业的知名度,还可以享受数十万资金奖励和企业所得税减免等优惠政策。

在高新技术企业申报中,

关键是什么?

申报过的企业知道,

专利是重中之重。

对于高新技术企业申报需要多少专利,有不同的看法。

总结有两种声音:

第一类:一项发明专利或五项实用新型;

第二类:15-18项专利。

认为只需要一个发明或五个实用新型就可以申请高水平的辅导机构:让客户一下子申请十几项专利,就是在赚钱。

认为需要15-18项专利的辅导机构:只有1项发明或5项实用新型申请高新技术企业,是对政策条件的肤浅理解,是让客户冒险,似乎为客户省钱,实际收益大于损失。

这两种说法的依据是什么?

谁对谁错?

接下来和大家一起分析讲解。

第一类:申请高新技术企业只需一项发明专利或五项实用新型。

这种说法有明确的依据。即高新技术企业评价标准中主观量化评价指标的相关规定。也就是说,在我们常说的评分系统中,总分是100分,其中知识产权部分是30分。

知识产权部分的评分包括知识产权的类型、数量、先进性、与主要产品的相关性、获取方式等方面。其中,知识产权数量的量化标准为1项发明专利或5项实用新型专利,可获得知识产权数量满分(8分)。

这是高级企业审计制度中知识产权数量最明确的定量要求。以此作为评价标准,可以得出结论,高级企业只申报一项发明专利或五项实用新型。

第二类:申请高新技术企业需要15-18项专利

这种说法并不完整。完整的说法应以企业成立年限为基础。成立3年以上的企业需要拥有15-18项专利,成立3年以下的企业应当拥有自然年度*5项专利。

也就是说,企业成立两年后申请高新技术企业的,需要拥有不少于10项专利。企业成立一年的,需要不少于5项专利。

这种说法从何而来?

这种说法实际上来自于对高企申报政策文件的深入解读和全面权衡。

在高新技术企业评价的主观量化评价指标中,总分100份,知识产权部分30份,科技成果转化30份,研发组织管理水平20份,增长指标20份。

除知识产权外,科技成果转化率也为30分,也起着关键作用。科技成果转化的详细评分标准如下:

平均年成果转化5项以上分为25-30分,

平均年成果转化4项以上分为19-24分,

平均年成果转化3项以上分为13-18分,

平均年成果转化2项以上分为7-12分,

平均年成果转化一项及以上分为1-6分,

平均年成果转化0项及以上分为0分。

由此可见,

平均年转化不少于5项科技成果,

你可以得到最高的分数。

科技成果的转化是什么?

事实上,这是一个过程,可以用以下分段过程来表示:

企业开展科研项目——科研项目获得科研成果——科研成果用于产品生产——新产品质量的提高带动了销量的增加。

以上流程实际上是高水平审计的核心,不仅与定量评分有关。更多关于研发费用的审计和高新技术产品销售收入的审计,稍后再讨论。

首先,与专利有隐含关系的一点是科研成果。

证明所谓科研成果的方法有两种:

1、总之,科研工作结束后获得的技术点就是所谓的技术诀窍;

2、知识产权证明(专利、软、申请知识产权自然包含技术点)。

两者的区别在于,专利证书是科研成果技术指标和认可的最佳证明,根植于苗红。技术诀窍虽然包含了技术点,但隐含的意思很简单。虽然这是一个技术点,但还没有达到专利申请的水平。

在目前国内相对宽松的专利审计制度下,即使是实用新型专利也不能申请的技术点,其技术内容和认可程度可想而知。评估专家自然知道这一点。因此,没有专利证书的科技成果更容易被拒绝。为了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的认可度,科技成果转化的核心部分:科技成果的证明材料更有利于使用专利证书而不是所谓的技术技巧。一般来说,高水平企业审查企业前三年的材料。

由此计算:每年科技成果转化不少于5项,即15-18项专利,相对保险。

因此,如果我们从知识产权评分的细则中深入研究,我们会发现专利数量越多,得分越高的可能性就越大。根据企业所属领域,不一定要盲目追求发明专利,尤其是配方发明专利的技术含量可能不高于实用新型,只是因为配方和方法只能申请发明专利。

以上是从科技成果方面考虑专利数量。

此外,从其他点深入探讨专利数量的无形要求:

1、回到知识产权部分:

知识产权评分由知识产权的类型、数量、先进性、与主要产品的相关性、获取方式等组成。具体标准如下:

知识产权的类型和数量(8分):发明专利称为一类知识产权、实用新型专利、软件作权等。一类及以上一类知识产权得分7-8分,五类及以上两类知识产权得分5-6分,三四类知识产权得分3-4分,1-2类知识产权得分1-2分,0类知识产权得分0分。可见,无论有多少实用新型,在这方面都得不到满分。

技术先进程度(8分):先进度高7-8分,高5-6分,一般3-4分,低1-2分,无先进性0分。在这个标准中,发明专利具有明显的优势。但是有一些技术性很高的专利,因为它们自身的技术特点只能申请实用新型。因此,我们不能绝对认为发明专利必须更先进。相反,在实用新型专利数量足够的情况下,先进专利的概率更高。

关联性(8分):也就是说,知识产权在产品中的作用。关联性强7-8分,强5-6分,一般3-4分,弱1-2分,无关联性0分。在这里,发明专利没有优势。相反,实用新型专利越多,与主要产品的关系就越大。

(6分)知识产权获得方法(6分):自主研发:3-6分,受让受赠或并购:1-3分。这与知识产权的类型和数量无关。

因此,如果我们从知识产权评分的细则中深入研究,我们会发现专利数量越多,得分越高的可能性就越大。我们必须盲目追求发明专利。特别是对于配方发明专利,其技术含量可能不高于实用新型,只是因为配方和方法只能申请发明专利。

2、研发费用:

对于高新技术企业的申报,合理的研发成本比例越高,通过率越高。研发成本的收集在于研发本身,而专利作为研发成果,是研发工作发展的最有力证明。研发成果越多,相应的研发就越容易被认可,研发成本就越高,研发成本就越容易收集。如果一个企业在三年内只生产了5项实用新型专利,如果研发项目的成本太高,那就太假了。对于年销售额5000万元的中型企业,研发成本至少应达到250万元。平均到5项实用新型专利。一项实用新型专利的研发成本高达50多万元。想一想,就知道要么是申请材料欺诈,要么是研发管理制度问题。根据15项专利,生产专利所需的研发成本为17万元。这是相对正常的。

3、高新技术产品销售收入:

在高新技术企业的审计中,高新技术产品的销售收入应达到60%以上。也就是说,企业的大部分收入来自高新技术产品。高新技术产品不一定要取得高新技术产品证书,但必须有专利、检测报告等证明文件。因此,专利越多,覆盖的产品范围越广,能计入高新技术产品销售收入的产品就越多。对于产品数量少的企业来说,高新技术产品的收入几乎可以达到100%,而一个产品可以对应多个专利,这对高新技术产品的判断非常有利。但是,有些企业有很多种产品,所以他们使用大量的专利来附加


高新技术企业需要的专利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