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涡》解说 佐藤优(作家·原外交官)

要去了解事物的本质有两种方法。
第一种方法是贯彻光讲道理的思维。就是如果 A=B 且 B=C ,那么 A=C 这样一种思考方法。学校里只教了我们这种学习方法,擅长这种光讲道理的方法的学生会成为得高分的秀才。而由这种高分秀才组成的精英集团,就是政府官员(国家公务员)。确实,这些人在学校的成绩很好,但是,这和真正的头脑聪明全然不是一回事。
第二种方法是在看到什么、接触到什么的一瞬间, 就能理解其本质,姑且称之为重视直感的方法吧。古代·中世纪的时候,重视直感的方法是主流,但到了近代之后,渐渐被光讲道理的方法压了下去。可即使到了二十一世纪的现在,文学及艺术中重视直感的方法也未被弃用。漫画是一门艺术,光讲道理的漫画毫无趣味可言。伊藤润二的《旋涡》正是凭着天才的直觉创作出来的作品。
我在外务省从事政府官员这份工作的时间很长,政府官员的世界重视道理,我身边有很多高分秀才。原本政府官员的工作是保障国民的生活幸福,但是,现在的日本人真的幸福吗?如果是幸福的国家,为何每年有超过三万人自杀?为什么高分精英不能为国民带来幸福?
“确实我们可能并不幸福,但是日本不是很富饶吗?所以我不觉得有那么不幸。”可能有读者会这样反驳。确实,就GDP (国内生产总值)而言,尽管最近日本被中国赶超了,但仍是世界第三位。来看看统计数据。
第1位 美国 14 兆 2562 亿美元
第2位 中国 8 兆 7652 亿美元
第3位 日本 4 兆 1594 亿美元
第4位 印度 3 兆 5261 亿美元
第5位 德国 2 兆 8062 亿美元
(2009年IMF调查)
中国的人口是日本的十倍以上,所以日本人的国民人均生活水平比中国人高得多。然而在日本,年收人低于两百万日元的工薪阶层超过了一千万人。两百万日元,只有夫妻两个人的话,自己有房子或住在公营住宅或便宜出租房里,那还姑且能生活。现在通货紧缩,所以若充分利用百元店,也不会过得太凄惨。但要是想生养孩子,并让孩子接受良好教育,靠这份收入则是做不到的。这样一来,到了下一代就无法培养出能参加工作、支撑起日本社会的人了。这种现象已经不是贫富差距的问题,而是绝对的贫困了。一旦因裁员、 生病等原因跌落到贫困阶层, 要凭自己的力量爬上来,几乎是不可能的。于是,日本的资本主义社会就会从内部开始瓦解。

但是,高分秀才组成的政府官员团却并不明白这一危机。 这是为什么呢?
这和成为高分秀才所需要的能力有关。要在国家公务员考试及司法考试等难度极大的考试中合格,就不能有“什么是真理”的想法,也不能读过多的书。每个科目读两本到三本写了考试出题人所偏好的内容的教科书及参考书,背下书中的内容。关于这些内容,就算不理解也没关系,总之只要背下来就好。然后在一个半小时或两个小时的规定时间内,把背下来的内容还原到答卷上。这种能力强的人就能通过国家考试,成为政府官员。报社记者及大企业里的精英员工也是这种高分秀才型居多,这种擅长考试和头脑的好坏是毫无关系的。在从小学高年级开始到初中这一阶段,养成集中精神坐在桌前学习习惯的人,大致都能通过这些考试。
但是,国家公务员考试及司法考试是无法考核为人着想、仁慈、信赖等无法用数值表达的价值的。在如外务省那种高分秀才居多的环境中,十年左右的竞争下来,更是会造就不善于“站在他人立场考虑问题”,或压根做不到这一点的人。然后这些人会开始看不起普通老百姓。
我自己也曾是外务官员(外交官),所以下面说的也有自我反省的竟思在内,那就是官员存在很大的误解。官员把老百姓当作愚昧无知的庸俗之众。而在选举中由庸俗之众选出来的国会议员,就是“愚昧无知的精华”,他们认为把国家交给这样的政治家,日本就会毁灭,而打心底里感到忧虑。二〇〇九年八月三十日的众议院议员选举(总选举)中,民主党取得压倒性胜利,实现了政权交替,鸠山由纪夫首相和小泽一郎民主党干事长开始联手运营政权。这两人动真格要打破官僚支配,对此官员们觉得恐惧。因为在政权交替之前,自民党政权的时代中,无意之中形成了“明面上是政治家手握权力,实质上是官员手握权力”的共存局面。而民主党新政权是当真要打破这种共存局面。
人的想法和行动之中,并非有意去做的部分很多,姑且把这一部分称为无意识。官员在无意识中开始采取要把鸠山首相和小泽干事长从权力宝座上拽下来的行动。终于,在冲绳的美国海军普天间机场的移设问题和“政治与金钱”的问题上受挫,鸠山、小泽二人被赶下了权力宝座。那之后,二〇一〇年六月八号,菅直人当上了首相。一开始菅内阁的呼声很高,民主党的声望呈“V”字形回升,可尽管看来是这样的,事实却并非如此。七月十一日的参议院议员选举中,民主党仅获得四十四议席,跌落到参议院中的少数派。各种媒体都报道说民主党大败,可果真如此吗?
以菅氏就任首相的六月八日为起点来看的话,确实是这样的。但是,如果以此前一周为起点来看, 情况则会有所不同。鸠山氏是在六月二日表明辞退首相一职的意向的,而就在之前,民主党受到普天间问题和“政治与金钱”问题的双重打击,被置于绝对不利的局面。如果在那样的情况下直接进入参议院选举,结果大概是三十议席吧。仅仅将起点改变一周,对在参议院选举中民主党获得的四十四议席的评价就会截然不同。日本的政治情况就是时刻变动的,正因为日本拼命要从危机中脱身,所以政治才会时刻变动。
要了解当前日本的危机状态,恐怖漫画是很重要的方式。原因就是,通过恐怖漫画,能够了解到日本人集团性的无意识。要理解这个,就必须请读者跟我一起了解一些心理学方面的知识。瑞士的心理学家卡尔·荣格曾试图解释人的无意识。
“我想从荣格是如何诠释人的整个心灵(Psyche)开始探讨。如图一所示,首先,可以说荣格基本上设想人的整个心灵分为意识和无意识两个部分。不过如果认为除图一所示外再没有其他的看法了,也是不行的。也就是说,图一充其量只是将整个心灵横切开来的一种看法,而事实上心灵是否有纵横交错的关系,这一点还不清楚,这里说的只是假设。实际上,我们是不可能完全掌握整个广阔的心灵的。然而人类以概念化这一可怕的蛮勇方式,能够将无所知的事物有形化。无须过分挑剔,只要这么用就可以了。该图中B(无意识)的底部没有封底,我认为没有封底就表达了人类的心灵有多广阔。”(摘自樋口和彦《荣格心理学的世界》创元社,54—55页)


人类绝非合理的存在,感情对人类的思考及行动产生的影响极大。这之中,恐怖(Horror)对人类而言有特殊的意义。恨意和嫉妒是在人类的情感回路之中的,所以可以通过教育及训练压抑住。而另一方面,恐惧会刺激人的反射神经,所以“害怕”这种感情是无法通过理性及训练来压制的。
我在俄罗斯(苏联)当外交官的时候,曾遭遇过几次政变及枪击。那时我目睹了平时勇猛的人突然胆小地逃跑,而平时看起来不那么勇敢的人拼上性命也要保护同事及下属的样子。这跟地位、年龄及性别没有关系,在直面恐惧时,能看出一个人的本质。 在这个意义上,伊藤润二的《旋涡》,是一部在黑涡镇这一假想空间中描绘人性的杰作。
五岛桐绘是《旋涡》的主人公,同时她站在主人公的立场之外,讲述在此地发生的历史,解开谜题,起了所谓超越者(神)的作用。像这样对同一出场人物赋予两种作用,与读者一同思考、展开记述的方法,在哲学的世界中叫作辩证法。伊藤润二是在运用辩证法展开这部作品。
该漫画中,被卷入各种不同事件并与之斗争的桐绘,是站在当事人的立场讲述故事。这用十八世纪末到十九世纪前半叶在德国活跃的黑格尔哲学的创始者黑格尔的话来说,就是“für sich”(自为)。而脱离自身立场,解释迷底、讲述历史时的桐绘,用黑格尔的话说则是“für uns”(为我们),所谓“我们”,指的是桐绘和我们读者。而随着故事的发展,桐绘和读者会得知故事的真相。
《旋涡》是以桐绘站在能将整个镇子尽收眼底的山路上,向读者开始诉说起头的。
“我在黑涡镇出生并长大,接下来我要讲述的……是发生在这个镇子上的种种怪异的事情……”
而结局的时候,桐绘在解释了谜底之后,是这样说的。
“就这样,袭击我们镇子的旋涡诅咒结束了。这奇妙的街道最终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老朽,重生为一座新的城镇,然后人们会在这里幸福地生活吧……是的……在那个遗迹再次觉醒之……”
黑涡镇被卷入旋涡中并被摧毁,那背后有着不管人们如何努力都无法与之抗争的力量。伊藤润二用地下遗迹的方式表达了这一点,这遗迹正是伊藤润二从荣格所说的无意识的世界中引申出来的“某样东西”。
关于遗迹的秘密,桐绘的恋人斋藤秀一是这样说的。
“桐绘,你看啊……那个遗迹,就像是活的一样……像是活着……而且有意识一样……在我看来,那旋涡像是在强烈地展示着自己。就像在诅咒自已被建在这无人看得见的地底……旋涡的图案引诱人去看向它的中心……不管太古时期的人是出于什么意图建造这个的……这遗迹正凭借本能诱惑地面上的人!!以某个特定的周期!!”
人类被自己制造出来的旋涡所支配,然后该旋涡破坏了人类共同体,破坏之后再次产生人类共同体。历史在破坏与再生的反复中前进。

如果把这里的旋涡换成资本,就能看到我们现在直面的问题的本质。
所谓资本,是从商品特殊的使用方式中诞生的。我想就资本的原理做个说明,也许有些晦涩,但要理解《旋涡》的思想,这是有必要的,还望各位读者耐心读下去。
人是群居动物,群居也可以说是共同体。共同体和共同体之间交换物品及服务,这就产生了商品。现在这里有一家章鱼小丸子店,章鱼小丸子店不是为了自己吃才做章鱼小丸子的。卖出章鱼小丸子,收获金钱,才是章鱼小丸子店的目的。然后用卖章鱼小丸子的钱去买自己需要的东西。道理上来说,章鱼小丸子店也可以通过物物交换获取自己想要的东西。假设现在章鱼小丸子想要啤酒、圆珠笔和袜子,但是不知道有啤酒、圆珠笔和袜子的人现在是否想要章鱼小丸子——恐怕不想要的可能性比较大。这样一来,就自然形成了先将商品换成货币(钱),再用该货币在市场上购买自己想要的商品这种结构。
但是,货币和商品的关系是不对等的。只要有货币,就可以得到自己想要的商品,但是,就算有章鱼小丸子、啤酒、圆珠笔、袜子等商品,也未必一定能卖出去。
正因如此,货币才会具有独特的魅力。人人都觉得只要有钱,就能实现自己的欲望。于是人们接下来就会想到通过投资挣钱,或者借钱给人收取利息。像这样为了增加货币的数量而买卖商品或使用货币,卡尔·马克思称之为资本(Das Kapital)。
马克思是社会主义者,所以说到马克思的《资本论》,任谁都会联想到社会主义革命。确实,《资本论》 可以当作革命的书来读,但是马克思除了社会主义者的灵魂之外,还有另一种灵魂,那就是冷静看待资本主义社会,并进行分析的观察者的灵魂。这和《旋涡》中桐绘讲述故事真相时的灵魂相近。作为这样一名观察者, 马克思在理解二十一世纪的日本社会上也很有帮助。
马克思的《资本论》很难读懂。全书共三卷,可大部分读者在第一卷第一篇第一章《商品》的章节就受挫了。我因新自由主义批判的关系,言及《资本论》的情况很多,时不时有读者提问说:“就算看了 《资本论》,也完全不明白什么意思。从一开始就看不懂, 一个字一个字看下去,也完全无法理解。这么一来,就觉得不管怎么努力,阅读再多的文字,依然吸收不到知识,是在浪费时间。作为《资本论》的入门书,我该读什么呢?”

这时候我会这样回答。
“请看伊藤润二的恐怖漫画《旋涡》。这部作品所描绘的事情正和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所要表达的东西相同。只是把‘旋涡’换成‘资本’。”
提问的人一开始会怔住,但经我解释之后就能接受了。
在《旋涡》第一话《旋涡迷:其一》中,秀一向桐绘提议一起私奔,离开黑涡镇。那时秀一的父亲突然迷上了旋涡,秀一感觉到了看不见的危险,他是这样说的:
“最近连班都不去上了,把自己关在书房里。然后一整天就盯着书房的旋涡看。我爸一旦开始专注在旋涡上,谁叫他都不理。他就是一个劲儿地盯着旋涡。而怪异的是……这时候,他的眼睛会一圈一圈地转动,而且动作异常灵活……”
来想想热衷于股票的当日冲销及FX (外汇保证金交易),辞了工作,一整天都关在书房里跟几台电脑大眼瞪小眼的人。将旋涡替换成资本的话,是相同的现象。
伊藤润二在《周刊Big Sprites》连载《旋涡》是在一九九八年到一九九九年。泡沫经济是在一九九一年二月的时候破灭的,不过一九九九年的时候日本经济尚有余力。那十年之后日本社会笼罩在严重的贫富差距和贫困之下,这种情况那时几乎无人预料得到。
伊藤润二凭直觉捕捉到了“接下来日本将要面对糟糕的局面”这一事情的本质,并将其演绎成《旋涡》这部作品。
秀一的父亲并不是因为精神不正常才执着于旋涡。黑涡镇卷入旋涡之中,秀一的父亲是受到了影响。如果将旋涡替换为新自由主义,来看看秀一和桐绘的交谈暗示了什么吧。
“我觉得我爸变得奇怪是因为这个镇子的环境。”
“为什么?”
“我想想,比如说你仔细看看这条小河的水流,发现什么没有?”
“发现什么?”
“你不觉得最近旋涡格外多吗?”
“呃……是吧……不过这是水流的问题吧?”
“嗯……确实可能是这样。不过在相邻的绿山市我没见过这么多的旋涡……”
黑涡镇最早卷入了新自由主义。市场经济只不过是人生活的一部分,在市场上,一切都被数值化,所有的价值都用钱来衡量。与数值化格格不入的为人着想、仁慈、同情、共鸣、信赖、爱情等,这些的价值渐渐得不到承认。像这种新自由主义的思想对教育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因为开始只用考试的分数来衡量学生的能力,这种高分秀才成为政府官员或新闻记者,支配了日本社会,由此造成了日本的闭塞状态。可不管是钱还是绩,对被卷入了竞争这个旋涡的人来说,他们是看不见竞争会给我们带来不幸的。
《旋涡》中很好地表达出这一点的,就是第六话《卷发》。
黑涡镇中爱出风头的人多了。秀一向桐绘解释其原因:
“我最近明白原因了……”
“呃,是为什么呢?秀一……”
“那还是因为这个镇子被旋涡污染了。”
“又是这个啊?不过,想出风头和旋涡有什么关系啊?”
“有很大的关系啊!!旋涡会将东西吸进去……将其化为图案,那图案也有把人的目光吸引到中心的力量。所以,被旋涡缠上的人也开始试图去吸引他人的目光……”
桐绘本身没有想出风头的想法,但是受到旋涡的影响,桐绘的头发开始擅自表现起自己来。这刺激了女同学关野。原本关野这个人就和桐绘不同,不光是头发,关野自己想出风头。这时关野就向桐绘发起挑战:
“五岛,你倒是挺有本事的呢。明明说过讨厌出风头,可现在成了学校里最出风头的人了吧。真好啊,受人关注……好羡慕你……而且好像看到的人的心都被你虏获了。真危险……我要小心尽量别看!不过我也不会输的……我要变得比现在的你更引人注目!!”
在黑涡高中的校园里,桐绘和关野进行了一场头发的对决,结果是关野胜利了。关野让人们追随她上街,进行“胜利的游行”,可中途被头发吸取了精气而老朽。
在现实社会中,也有当初还能赚不少,但过于贪心而在金钱游戏中惨败的人。这样的人有一个特点,他们并非为了满足想买这个、想喝那个”这样具体的欲望而追求金钱。他们关心的是银行存款的增多,也就是说,关心的是数值本身,所以才会沉迷于金钱游戏,直至惨败。
另外,就算结果不是为了钱,沉迷工作的人也很多,过劳死就是其导致的结果。像这种Workaholic (工作狂),有意识或者无意识中都有“想出风头”的心理。说起来,当外交官的时候,我也有过一个月的加班时间超过三百小时的时候。现在回头看看,当时无意识中有“在工作中取得看得见的成果,就可以在上司或同事面前摆威风了”的想法。我也是被旋涡上身的人之一。

卷入旋涡的人们,价值观会变得奇怪。价值本应是从自己内部涌上来的东西,可在意别人如何评价,结果除了从这点出发,别的都考虑不了了。特别是第三话《伤痕》,精彩地描绘出了其中玄机。桐绘的同级生,眉心有一个小小的上弦月形状伤痕的黑谷阿佐美是个绝世美少女。上弦月形状的伤痕是阿佐美幼年时,为了吸引喜欢的男孩子的注意,学人家走钢丝时受伤留下的。不过因为这次意外,阿佐美跟那个男孩子亲近了起来,那之后阿佐美的恋爱全都心想事成。
故事中阿佐美喜欢上了秀一, 原因并不是阿佐美自己爱上了秀一。那天晚上,阿佐美到秀一家去的时候,说出了自己的心理活动。
叮咚一声门铃响起, 秀一边想着“这么晚了会是谁呢”边打开了门,门外的是阿佐美。
“哇啊啊!!你、你来干什么?”
“用这种态度对我的……你是第一个……到底我哪里让你那么讨厌?”
“你走!!离开这个镇子!!”
“不要,我不走。以前我遇到的男人全都对我很好……可为什么只有你拒绝我?”
那时,秀一感觉到了阿佐美带有旋涡的气息。藏在阿佐美刘海儿下眉心的伤痕有了变化。上弦月形状的伤痕两端延长,形成了旋涡的形状。由于这个旋涡,阿佐美自恋情绪膨胀,最后自己也被旋涡吞掉而消失了。这是《旋涡》中最可怕的一个故事。
但是,这种恐怖的事情在现实世界中也存在。不管是女人还是男人,过于自恋都无法幸福。我认识的女外交官及大学教授中就有既是美女、能力也强,可并不幸福的人。她们都是喜欢竞争,极端在意他人评价的人。这种人会被旋涡这种看不见的凶煞力量摆布。
在被旋涡卷进去的人们眼中,别人都是物品。到了二十一世纪,在日本发生食品伪造问题,工资低于最低薪资的派遣员工制度也是因新自由主义而流行起来的,只把人看作赚钱的工具。《旋涡》 中描写了人变成蜗牛的人螺螺。黑涡镇在不断贫困下去的过程之中,人螺螺成了人的食物。伊藤润二是在敲响警钟,在说把他人当作踏板,不仅不顾别人的名誉和尊严,甚至连生存权都不承认的事态,在日本也会发生。
随着时间的流逝,人类社会会进步,同时变得富饶起来,我们普遍这样认为。但是,若社会制度不妥,则随着历史的前进,人们会变得贫穷。我作为外交官,在苏联解体前后在莫斯科工作。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及能产石油的阿根廷确实富饶起来了。但是紧挨着阿根廷的格鲁吉亚没有资源,政局混乱,被贫困困扰。还有中亚的吉尔吉斯斯坦也是,苏联解体之后被称为“中亚的瑞士”,可现在深受贫困和内乱之苦。
随着时间的流逝,黑涡镇在退化。《旋涡》 是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为起点写的,可在遭到台风破坏之后,黑涡镇的经济水平退到了六十年代。这确实是有可能会发生的事情。被卷入资本这个旋涡,人失去了人性,社会变得脆弱,其结果就是贫困的光临。当然国家也会变弱。这一切的原因都是人们在无意识中开始以资本为基准而生活。马克思强调说资本就是从毛孔向外渗着血汗的怪物,资本就是恐怖本身。
马克思是这样说的:
“如果货币正如奥吉尔所说,是‘脸上带着血痕降生在这个世界"的话,那么资本就是从头到脚,每一个毛孔都渗着血汗降生的。”(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岩波书店,1967年, 948页)
《旋涡》第十三话《有鬼的长屋》中的怪物,就是从毛孔里长出刺来。在看不见的旋涡的力量下,人摇身一变, 变得凶残。除了钱和竞争以外全都漠不关心的人,总有一天会变成这样的怪物。
那么,被这样的旋涡缠身,我们是否有可能逃出去呢?伊藤润二借桐绘和秀一之口,暗示了“有可能逃出去”。认真看完最终话《遗迹》就能明白。
之前介绍了秀一向桐绘解释旋涡玄机的部分。秀一告诉桐绘说 “这遗迹在凭借本能诱惑地面上的人!!以某个特定周期!!”那之后二人之间有这样的对话。
“秀一……我们之后会变成什么样啊?”
“我已经没法逃离这个旋涡了……桐绘,你自己想办法逃出去吧……这个诅咒大概很快就会平息了……”
“我也没有力气了……我和你一起留在这儿……”
就这样,桐绘和秀一连在一起,紧接着,地下遗迹也消失了。
结果就是桐绘和秀一拥有不被旋涡摆布的其他真理,那就是爱的真理。像爱自己一样爱别人。不管是桐绘还是秀一,比起自己,更担心对方,并愿意为对方牺牲。而且两个人也都爱着自己的父母。
桐绘是自己选择跟旋涡的遗迹一起消失的, 并不是受到旋涡的力量摆布。正因如此,她才能站在超脱的立场,向我们讲述旋涡。
读《旋涡》之前和之后,看到的日本社会有所不同。认识到了看不见的旋涡(资本)会毁灭人类这一现实, 并会努力恢复成原本的人类。人类拥有能够对抗旋涡的力量,那就是爱。伊藤润二用恐怖漫画这一形式, 描绘了人类的爱。我是这样理解的。

(二〇一〇年八月九日)
摘自伊藤润二《旋涡》最终篇(新星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