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关陇葬礼

2023-02-21 08:49 作者:upercapu  | 我要投稿

报大人!客人已到渡口! 天已近黄昏,一个短装束腿缠头的长须精壮男子健步跳上一艘官船的船头,躬身立于船舱外向舱内禀报。 林则徐从容又写了两字,然后搁下手中的笔,甩甩袖口吩咐道:速请登舟!聪彝,扶我迎客。 一个年轻人右手搀住林则徐,左手掀起船幔,向船外东岸码头望去。 只见不远处木伞、彩旗夹道林立、高低叠罗,锣鼓喧天、人声嘈杂。 岸上是长沙地方的府台道员等大小官吏、还有从方圆百里赶来的知名士绅、举子贡生,他们三五成群,翘首张望。 本地官绅前日风闻林则徐乘舟过境长沙,于是在这个必经之处搭棚设帐,敲锣打鼓,都在盼着一睹林大人的威容。话说十年前林则徐奉钦差赴粵,光景也大抵如此,只不过后来林则徐严查官商,力举销烟,地方上一干官僚无不灰头土脸,小心翼翼。如今朝廷一品大员莅临长沙,地方官绅不免各怀心机。因此次林则徐只是路过,并没有钦差圣旨所宣,没有别的官方照会,也无任务在身,所以地方士绅就只能依例侯在湘江边上,既不敢疏于恭候,又不敢贸然近前打扰。 未几,一个中年书生打扮,身材笨拙的男子从人群中出现,他侧身翻下所乘的驴车,一边疾步而行,一边频频向道边之人拱手作揖,夕阳西斜,不免显得与喧闹的人群有些反差。 转刻间中年书生就行到官船边上。 林大人有请! 是,是,晚生让大人久等了!来人单手提下襟,欲跨步登船,不料不知是因为体态略胖还是有些慌张,也不知道是因为来路疲惫还是心怀迟来恨晚的愧疚,竟一脚未踏稳舢板,立时噗通一声翻落船下! 霎时间,水面唯有辫子浮现。 幸亏林则徐左右爪牙身手甚是敏捷,刚刚负责禀报的那个长须精壮男子轻提落水者衣领,稍一发力,将其拽入船中。 因时近寒冬腊月,江水早已冰冷刺骨,被救者宛若落汤之鸡,筛糠不已。 此时失礼一刻,真乃十分狼狈。 林则徐哈哈一笑,说道:此岸上他人见我自然是各行其礼,你这又是如何啊! 落水男子忙翻身叩首,答道:久仰少穆大人威名,今幸得见,晚生烦大人久等,深感惭愧,作此五体投水大礼罢,万望大人恕罪! 林则徐转呼左右吩咐道:快快扶进仓中,更衣取暖,勿感风寒。 从人忙上前搀扶、更换棉衣、架火添炭不表。 话说林则徐即刻吩咐官船由东岸立行至西岸,远离打扰。 待主客落定,斟茶已毕,林则徐方仔细打量来人,笑道:久闻不如一见啊! 你就是那位身无半亩,心忧天下;读破万卷,神交古人的湘阴异士左存朴吗? 来人起身行礼,晚生姓左名宗棠字朴存在下,叩见少穆大人! 免礼!林则徐抬手示意,老夫不好繁冗,把那些俗套都免了吧。忽又手指左宗棠问道:今天邀你前来,可知是为何故吗? 晚生略知一二,左宗棠答道。 噢?林则徐有些惊讶。心想,常人多会谦虚客套一下,这个左存朴倒是真不客气了。于是道:既然知道,就讲于老夫听听。 大人此次访长沙,其一,访民愿而抚诸生。 大人当年在江西,为草野敬仰,我湘江子弟,早就翘首以盼。 落榜举子李纶元与宗棠同命相连,其颂扬大人之言已为传世佳话,为此,我也曾感慨而作有一诗,至今难忘,如今呈给大人: 莘生万卷凭公览 清榜高悬士民赞 两袖识风拂墨宝 龙门俯仰无憾怨 林则徐道:奉承之语不必啦,老夫深忧国虑,恨铁难成钢啊!你往下讲吧。 其二,觅德才以供驱使。 林则徐怔了一下,又会心一笑,道:嗯讲。 十年前鸦片猖獗,大人奉钦差而南下,不用达官名绅,先寻怀宁遇贬之回回马辰作秘查暗访,后访江西之贤良后人江西包世臣探问销烟之妙法,今大人差人招晚生面授机宜,虽不知国之大事,然大人心意,晚生妄揣如此矣。 林则徐听得仔细,若有所思,微微点头道:继续讲。 左宗棠道,大人此番除了寻栋梁以就国事,其三则是念旧情而应故交。去岁晚生之同年胡大人林翼高荐晚生赴滇以供大人前后差遣,无奈家事纠缠错失此犬马良机,今大人幸临,是给晚生一个解释和补过的机会。再有,晚生高攀之儿女亲家公陶讳澍子霖大人,过世亦十年矣,在世之时,常言与少穆大人之故交往事,赞叹大人磊落远识,不料陶公去世之时恰逢大人虎门公务繁忙,竟未及与大人您有笔墨片语,甚为遗憾。今天大人解故交之情,成他人美意,宗棠岂能不知也。 哈哈哈,林则徐一手捋须,一手抚腿笑道:所言正是,朴存甚解我意啊!稀罕稀罕!真罕见之才!润芝(胡林翼号)果然慧眼识人,老夫也不得不佩服你这个年轻人啊!来,饮茶! 是!大人!左宗棠毕恭毕敬,小心捧着茶一饮而尽。 老夫读过你的《燕台杂感》,是为前赴伊犁任上时润芝托人所赠,给了老夫不少启发啊! 正是小人拙作!左宗棠答道。 你已故亲家公陶大人有何遗作吗?林则徐又问。 公曾记有《蜀輶日记》、《印心石屋诗抄》,恐大人均已知晓,其它散佚诗文也不少,公去世后,遵公遗嘱,我在陶家代为打理家业数年,趁机整理遗作,编成一册,姑称《陶文毅公文集》,今日带来晚生专门誊写的一册,本欲送于大人,不料登船落水,深恐浸湿,方才趁更衣时查看,幸油纸裹严,未曾湿毁,但请大人过目。 噢?林则徐欣喜道:甚好甚好!知我心也。 又道:睹物思人,君之亲家公,吾之良师益友啊!不知陶家后人当下如何? 于是左宗棠将陶家独子陶桄与自己女儿及陶家琐碎家事略为细叙不表。 林则徐叹道:陶公于澧阳书院,尔于渌江书院,授圣人书,知天下事,都是心系朝廷的名士呀!我朝变难连绵,君当为用啊! 左宗棠点头问道:方才江岸上仰望大人之故交甚多,为何大人未邀一二人登船叙旧? 林则徐道:老夫本抱病在身,此次承上恩准,告缺回乡修养,本行坐有所不便,且不愿故旧因我而牵连生累,只好避而不见了。 再者昔日赴粵任上,未徇私情,对上下多有得罪,今恐本地官绅也心存顾忌啊!此番不见,既免得迎来送往,又免去拒礼不收之尴尬,主客两安,岂不美哉。 左宗棠又问道:晚生对朝廷甚为不解,公昔日力逮枉法官员并不法奸民逾数千,或斩或囚,乃致军民一心,一朝间烟销海沸、虎门大捷,而东南震撼,为什么到后来却是非颠倒,大人反被降罪诘责,流连西北呢? 林则徐正言道:此非一言以尽之也。东南有变,英夷肆虐,庶民遭殃,竟成吾朝之大患。但是此患如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也,我辜负了朝廷委以的重事,还是操之过急了。 反问道:你以为该如何对付英夷呢? 左宗棠道:晚生以为英夷虽凶顽,但是其只能泛舟于沿海,逞强于浮浪,只要我朝内政修明,官吏忘私,束民有方,使之识是非,安居而乐业,不为英夷所趁惑,并令多屯良田,兴修水利,师夷之长技,则可敌英夷之祸也。所谓上兵伐谋,以万里海疆而迎窜贼扰寇,此剿彼窜,防不胜防也,非待民之自强则难以胜算。 英夷为患是为表,并不为惧,而北方俄罗斯国方为我朝心腹大患,其虎视眈眈,自东北至西北蜿蜒长境,我朝陆塞失修,烽烟难顾,江河艰守,万分危险那。 林则徐沉思道:所言有些许道理。我出陕甘,行伊犁,不远万里,察土访民,深感吾上遣我前去的用心啊! 二人又言及陕甘川滇,农耕水利,屯田牧马,建政修令,销烟禁运,你言我语,或问或答,竟夜深谈,不知不觉已经听闻曙鼓,天光渐亮。 走,到外面看看。林则徐兴致不减道。 左宗棠忙紧搀林则徐到船头处,虽然清晨寒风微凛,但只见湘江水平,两岸清秀,东方半轮白日方欲升起。 此时,随从们正起床换班,炊烟袅袅。 晚生即将告辞,大人可否再教诲一二?左宗棠觉得时间不多,该下船告辞了,于是央求道。 林则徐道:秉烛夜谈,才知道你果然为不凡之才,见识深远,东南事已初定,设使未来有事,或许须另有贤良能当敌,而西北啊,能当大任者非你莫属啊!你当学诸葛卧龙,多修德行,谨慎为计,方成大体,牢记以德树威,万勿以杀民为业。 又说道:老夫在西北浪迹三载,风土民情,随笔小记,此山川地舆、政经方略等数年积蓄都送给你吧,我老了,恐怕没有在西北为朝廷出力的机会了,即便现在有谕旨在身,古稀之人恐怕只能举棺梓而行了。一切期望、未来的重任就交诸尓辈了。 左宗棠道:大人言重了,晚生谨记在心。请大人此行多保重,还望大人再赐些墨宝以兹留念。 林则徐略一沉思道:昨日在舟中侯你,闲书一联,即赠于你吧。 当即呼师爷刘存仁研墨落章,将昨日手书赠于左宗棠,但见对联有云: 此地有崇山峻岭 茂林修竹 是能读三坟五典 八索九邱 右书云道光廿九年己酉仲冬廿一日 左落云朴存惠存少穆林书 二人就此告别。 只是二人都未料到,此一别即为永诀,而一场惨绝人寰的血幕即将拉开,因为洋人,又绝非因为洋人。

关陇葬礼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