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制性内切酶切割位点

杜鹃:限制性内切酶是可以识别并附着特定的核苷酸序列,并对每条链中特定部位的两个脱氧核糖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进行切割的一类酶,简称限制酶。根据限制酶的结构,辅因子的需求切位与作用方式,可将限制酶分为三种类型,分别是第一型(Type I)、第二型(Type II)及第三型(Type III)。Ⅰ型限制性内切酶既能催化宿主DNA的甲基化,又催化非甲基化的DNA的水解;而Ⅱ型限制性内切酶只催化非甲基化的DNA的水解。Ⅲ型限制性内切酶同时具有修饰及认知切割的作用。
在介绍限制性内切酶之前,我介绍一下简并碱基。简并碱基是根据密码子的兼并性,常用一个符号代替某两个或者更多碱基。
通常生物学上根据蛋白质序列设计引物进行对应DNA克隆时,由于密码子的兼并性,对设计的引物上的某些碱基就会用简并碱基标示,在合成时各种碱基等量分配,也就是说,合成的简并引物是很多种引物的集合,其区别就在于简并碱基。
以下是简并碱基的表格:

以下是细菌的限制性内切酶酶切位点:













磷叶石:杜鹃姐的DNA技术可是没得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