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产业链投资的现状及隐患(中)

新能源产业链投资的现状及隐患(中)
风电篇
☆零部件
风电零部件是具有通缩属性的,就是说风电装机量提升,但单MW零部件用量是减少的,所以你不能说风电装机量增长30%对应零部件行业增速也是30%,这个是错误的,根据2021年年报统计,零部件普遍单 MW价值量减少20%左右,尤其是铸锻件环节,考虑到各环节依然是大举扩产,这其中供需的变化是需要警惕的。
从价值量角度来说,轴承是具备通胀属性的,通缩程度较小的是塔筒/法兰,其次是铸锻件,海风是未来去是最好的,其实真正和海风相关的就是海缆和塔筒/桩基,所以东方电缆和大金重工涨的最好。
☆风机
风机价格战竞争激烈,毛利率其实无法和2020、2021年相比了,其实就看相对价值较高的海风进展,陆风虽然也在增长,但三一重能主动挑起价格战,陆风竞争环境其实不好,三一还未进入海风,等到三一进入海风风机,未来竞争格局依然充满变数,尤其是价格。
光伏篇
☆上游 跟锂电池类似,目前光伏利润主要集中在硅料环节,不过不同的是,硅料扩产远好于锂矿,且我国并不缺硅,所以目前这种供不应求的局面最晚2022年底也会缓解,根据组件厂的预测,明年硅料价格可能会下跌30%~50%,所以硅料厂商目前基本是毛利率顶点。
☆中游 中游的胶膜、背板、支架、玻璃等基本就是跟随装机量增长,此前炒作EVA、PVDF紧缺未来大概率也将供需平衡,中游行业扩产积极且不存在明显技术优势,当然,福斯特的成本优势依然独树一帜。硅片利润率较好也是传导成本及挤压组件厂的结果,未来行业产能投产后硅片环节其实并不具有议价能力,以光伏玻璃为例,信义光能和福莱特这一波完全不涨,原因就是行业供给扩张太大,新进入者太多,不是他们业绩不增长了,而是给不了很高的估值了,长期向20~30 PE靠拢,PEG保持在1左右,从相似度来说,硅片未来可能和玻璃一样。现在很多中游都是量价齐升,等到硅料供给缓解后,量升价跌带来的毛利率压力可能会超出预期。
☆下游 电池片和组件是具有技术差异化及技术路线之争的,从而内部分歧较大,TOPcon及HJT具有估值溢价,Perc逐渐式微,但都未有定数,今年涨的好的都是海外占比高的,毕竟海外需求大爆发,国内大基地因为组件价格过高很多都延后了,海外价格敏感性弱,需求一直很好,但可以确定的是,龙头组件厂纷纷上市后,隆基股份不再享有龙头溢价了。
★以上分析纯粹个人观点,很可能不对,欢迎拍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