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院校考情 | 浙江工商大学亚非语言文学专业619/823考研信息最全汇总

2022-08-02 15:12 作者:鱼小硕文学考研加油站  | 我要投稿


Hello!

学弟学妹们大家好!

我是你们的Roise学姐,

今天来给大家分享

浙江工商大学 

亚非语言文学专业

备考信息帖干货! 

 

学姐/学长

基本信息

Roise学姐

专业方向:亚非语言文学

初试420+,初复试均名列前茅

 

助你2023考研一战成硕!

很高兴能为大家指点迷津,

告别择校、复习迷茫期!

早日确定目标,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2023一战到底!

 

01

院校概况 

院校介绍

浙江工商大学坐落于风景秀丽的浙江省会城市杭州,前身是创建于1911年的杭州中等商业学堂,创校之初即为我省商业教育之先驱,也是我国最早创办的商业专门学校之一。1980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杭州商学院,2004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浙江工商大学。百余年来学校一直秉承商科办学传统,2015年学校被确定为浙江省人民政府、商务部和教育部共建大学。2017年,学校被确定为浙江省重点建设高校,统计学、工商管理学科入选浙江省优势特色学科名单。

     学校1990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2003年获博士学位授予权。现有统计学、工商管理、应用经济学、食品科学与工程、法学、外国语言文学等6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6个一级学科硕士点;有工商管理硕士(MBA)、法律硕士(JM)、会计硕士、金融硕士、公共管理硕士(MPA)等19个专业学位硕士门类;有4个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近年来,学校学科建设成效明显,现有12个浙江省一流学科,其中统计学、工商管理、应用经济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外国语言文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等6个为A类一流学科,法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马克思主义理论、信息与通信工程、理论经济学等6个为B类一流学科;2个浙江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学校现有各类研究生5000余人,博士生导师120人,硕士生导师685人,并聘请了一批研究生实务导师。

学校先后与美、英、德、法、加、澳、新、日、韩等50多个国家的100余所院校和科研机构签署了校际合作协议,在35个专业招收全英文授课攻读硕士博士学位研究生,并与加拿大魁北克大学合作培养项目管理硕士(MPM)。2016年学校获批为“浙江省国际化特色高校”首批建设单位。

 

专业介绍

亚非语言文学是于2009年增列的二级硕士学位授予点.设在东方语言与哲学学院,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A类重点研究基地«东亚研究院”为本学科依托的专门管理单位,本学科一直致力于东亚区域研究,秉承《立足浙江,放眼东亚,走向世界”的研究宗旨,坚持“通过梳理文化脉络以解决东亚区域的历史与现实问题”的学术方针,在全国乃至国际上占有一席之地。截止2020年,学科点人员用中日、韩、英等语种在国内外重要刊物发表研究论文600余篇

•多篇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 转载或复印。出版大型丛书10多部,学术专著50多

部。 主持完成国家级、省部级项目40余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7项,多项成果获得厅级以上奖励。

学位点现有3个研究方向:

(1)韩国研究方向,以中国人的角度开展对韩国历史、文化、新闻出版教育等领域的研究,以发现历史规律,解决存在的问题及预测发展方向,尤其是与中国关联的历史事件,给与重点关注。

(2) 日朝交流研究方向,如果说韩国研究方向是国别研究的话,那么本方向就是双边关系研究。在熟知日韩两国历史的前提下,本方向主要以旁观者冷静的心态对日韩某时期的历史、文化或经济等领域的交流展开研究

(3) 东亚研究方向,与前两个基于点、线的研究方法不同,本方向重点在面,强调东亚的整体和区域性,关注交流的环流性,注意问题剖析的区域背景析出过程。

 

02

 报录比 

 


03

 考试科目及试卷结构 

初试科目

a. (代码、名称)

科目一: 101 思想政治理论  

科目二: 257英语           

科目三: 619语言与文化      

科目四: 823东亚历史  

 

b. 专业课试卷结构

619语言与文化

  (一)考试内容

1.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广义、狭义的“语言”,广义的“文化”,语言是一种制度文化,语言史纪录文化的符号系统,语言和文化相互影响制约)

2.语言——文化传播的媒介。(文化传播、语言的可感性、能指性、可操作性)

3.语言与社会文化变迁。(文化变迁,社会文化变迁的分类、原因,语言对社会文化变迁的影响)

4.语言与文化世界(文化世界、语言在建构文化世界中的作用)

5.文化对原始语言的影响(原始群体文化与语言的产生、文化对词汇的地域变异的影响、文化对语音的地域变异的影响、文化对语法的地域变异的影响)

6.文化对语言接触和融合的影响(双语双方言的文化背景、语言混合和语言替代的文化背景)。

7.文字发展的文化背景(汉字音符没有发展为专门固定的表音符号的原因、文字形体的演变、影响文字形体演变的因素)

(二)命题形式

名词术语解释、简答、论述等。

二、“专业外语”部分(60分)

1.单词部分

(1)考试内容

将中文单词翻译成韩语(20个单词)。看当用汉字写假名(20个单词)。要求应试者有词汇的积累。

(2)命题形式

单词的中译韩。看汉字写假名。

2.翻译部分

(1)考试内容

在规定的时间内翻译10句短文(日译中、中译日、韩译中、中译韩),要求译文准确,语言通顺。

(2)命题形式

笔译。

 

823东亚历史

一、考试目的

《东亚历史》是亚非语言文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基础课考试科目,以东亚文化关系史为重点考察方向,其目的是考察考生的东亚文化关系基础理论与分析运用能力是否达到进入研究生学习阶段的水平

二、考试性质及范围

本考试是测试考生东亚文化关系理论基础与知识运用的融合和转化能力的参照性水平考试。考试的范围包括亚非语言文学专业硕士考生入学应具备的东亚文化关系基础。

 

三、考试基本要求

1.掌握古代东亚区域内诸文化的接触、渗透、交融与再创新的演进轨迹及其丰富内涵。

2.清楚中国与日本、朝鲜半岛在文字、文学、思想、哲学、宗教、典籍等不同文化层面的交流情况

3.把握古代中国与日本、朝鲜半岛文化相互影响、融合共生、彼此促进与发生新变的基本线

4.理解东亚不同民族的文化各自内在结构的复杂性与丰富性。

5.认识中华文化所具有的世界性、历史性意义。

四、考试形式

本考试采取闭卷笔试。强调考生的专业素养、知识运用的融合和转化能力以及综合分析能力。

试题题型及分值参见“考试内容一览表”  

 

五、考试内容

1理论基础

(1)汉字文化圈

(2)中国古籍文献中的日本、朝鲜记载及相关术语

(3)东亚思想、哲学、儒学、佛教交流及相关术语

(4)东亚跨国交流人物

(5日本、朝鲜儒学代表人物

(6)日本、朝鲜汉文学的形成与发展、经典作家与代表性作品

(7)中国、日本、朝鲜的创世神话、古典诗歌、古典小说与通俗文学

(8中国汉文典籍东传与汉籍海外刊刻及相关术语

2.分析运用

(1) 不同历史时期中国与日本的文化关系

(2) 不同历史时期中国与朝鲜半岛的文化关系

(3)东亚文化双向交流交融与环流情況

(4) 东亚思想、哲学、 儒学、 佛教的跨国传播与交流

(5) 中国文学、文化因素与日本、朝鲜半岛文学的关联

(6) 东亚汉籍传播的轨迹、形式及汉籍刊刻

 

复试科目

①复试概况:线上

②笔试科目 无

③面试流程:自我介绍—读新闻—专业问答

 

总成绩计算方法

笔试70% 线上面试30%

 

官方参考书目

语言与文化:

《文化语言学》邢福义主编(修订版,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

东亚历史:

严绍璗,刘渤:

《中国与东北亚文化交流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年.

 


院校考情 | 浙江工商大学亚非语言文学专业619/823考研信息最全汇总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