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翡》投资2.8亿,为什么会口碑扑街?钱都花在什么地方了?
《有翡》自开播以来就争议不断,粉丝称其是难得一见的好剧,而网友们却不买账。看了看豆瓣评分,《有翡》只有5.6分而已。

至于孰是孰非,在网上看到了一个贴子。尽管多少有些戾气,但贵在思路清晰,可以说把《有翡》吐得体无完肤。
《有翡》投资2.8亿,赵丽颖、王一博的片酬占了多少?
贴主的第一个观点,问《有翡》投资2.8亿,为什么还是5毛钱的特效?其实不止这些,原著中很多大场面的戏份都被魔改了,说白了就是把大场面给改小了。如此操作只有一个合理的解释,那就是制作经费不够用了。

投资2.8亿都不够用,贴主质疑是因为赵丽颖和王一博的片酬太高,要求赵丽颖和王一博公布片酬。上网查了一下两人的片酬,虽然没有官方的报价,但普遍认为赵丽颖出演连续剧的片酬为1亿元左右。

至于王一博,近期没有其片酬的爆料。据悉《陈情令》时王一博的片酬是700万元,当时全剧组最高的,《陈情令》之后涨到了2000万元。但在接下来的一年多的时间里,王一博的人气持续攀升。尤其是在227事件之后,肖战不得已暂时蛰伏了,王一博更是顺势成为了流量一哥。估计目前的片酬起码是要翻番了,至少也在五、六千万的样子,这还是保守预计的价格。

加上《陈情令》在宣传上也耗费巨大,有消息称高达几千万。这样算下来,两位主演的片酬和宣传费用加在一起就极有可能超过了两个亿。这还不包括其他演员的片酬,张慧雯 、陈晓、耿乐、董璇、胡兵等人正常开价,总片酬恐怕也得个几千万。这样一算下来,真正用于制作的费用的确是非常有限了,粗制滥造自然是避免不了的。
力挺《有翡》的声音如此声势浩大,只不过是一种拿人钱财与人消灾的行为
可能有人会问了,既然《有翡》如此粗制滥造,为什么还有这么多人力挺呢?这就是粉丝经济的力量了,但到底是不是人多就不一定了。之前孟美岐的某个数据组(与孟美岐本人没有直接关系)涉嫌诈骗的事情一时间闹得满城风雨,其实类似的数据组有很多。这些数据组的运作流程大概是这样的,从粉丝手里募集资金,然后用于购买明星的周边产品或者是“打投”(简单理解为刷数据)。当然了,数据组也会截留一部分资金,作为自己的酬劳。

说到这里,可能有人又不明白了。粉丝想购买明星的周边产品,可以自己去买,为什么要通过数据组呢?举一个例子好了,某明星发行了一张数字专辑。粉丝想为自己的偶像冲销量,所以打算一次购买多张。但绝大部分音乐平台在这方面都有限制,不允许个人购买数量超过一定范围。这个时候只能求助数据组了,而数据组一般都掌握着大量的“水军”,由“水军”进行购买以达到刷销量的目的。

网上支持《有翡》的贴子这么声势浩大,除了“单兵作战”的粉丝,还有数据组从中兴风作浪的功劳。对于喜欢追剧的人而言,应该会经常看一些烂剧被热捧的言论,实际上就是一种拿人钱财与人消灾的行为。
赵丽颖在《有翡》中的表现很敷衍
以上是贴主提出的第一个观点,不过第二个观点更为尖锐,那就是有关对赵丽颖和王一博演技的质疑。贴主认为赵丽颖的演技一般,绝对算不上精湛,而且在《有翡》中的表现很是敷衍。

说起赵丽颖在《有翡》中的打戏不走心,有粉丝表示赵丽颖生完孩子后身子弱。查了一下,赵丽颖是2019年3月8日生产的,而《有翡》是9月16日开机的。从生产到进组相隔了半年的时间,理论上各方面都恢复得差不多了。退一步来说,赵丽颖要是真的还没有恢复好,干嘛还要接《有翡》这部戏呢?对此有网友吐槽,难道赵丽颖是来坐月子的吗?不要说赚奶粉钱这种话,赵丽颖的身价起码几个亿,会缺奶粉钱吗?

或许这么说会显得没有人情味儿,不过也想起了杨颖产后四个月就回归跑男的事情。当时杨颖和迪丽热巴进行游戏,谁输了就要被弹到水里面去,结果迪丽热巴落水了。于是有人说是跑男节目组在照顾杨颖,为此杨颖没少挨喷。喷杨颖的话和现在如出一辙,既然杨颖都挨喷了,为什么赵丽颖就喷不得呢?想想也是这么一回事,身体没有完全恢复就继续修养。强行复出拍戏,又无法以最好的状态投入拍摄,但钱却一分也不少拿。拍出来的戏浮皮潦草,还要求观众理解一下,那谁又理解一下观众呢?
王一博忙着赚钱,根本没有时间提升演技
至于王一博的演技,贴主则认为王一博适合演甜宠剧,目前的演技还驾驭不了《有翡》。同时也吐槽王一博一直忙着赶行程赚钱,根本没有时间学习表演。虽说章子怡因为在《上阳赋》中“装嫩”被诟病,但其在《我就是演员》中说的话还是挺通透的。现在的年轻演员有了名气之后,就是在用最短的时间赚最多的钱。

只能说《有翡》豆瓣评分5.6分是有原因的,不要把所有责任都归咎于黑子恶意打低分。国内娱乐圈有两个不够用,一个是粉丝不够用,所有娱乐明星的粉丝数量加在一起远超地球70亿人口。另一个是黑子不够用,流量明星的剧只要评分一低,就是黑子在捣鬼。与其把责任归于别人,还不如反思一下自己有什么问题。
个人观点,不喜勿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