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城建水平与一线城市差距大,不如长沙郑州,对标武汉还很遥远
合肥城建水平与一线城市差距大,不如长沙郑州,对标武汉还很遥远
有合肥网民说:
合肥城建水平与一线城市相当,秒杀郑州、武汉,不输南京、杭州
。
每次看到这种不带脑子的吹嘘,我就感觉很为难。一个人如果装睡,你是永远都无法叫醒他的。
一个人如果认定自己所说的就是对的,你是无法让他改变想法的,即使证据确凿也没有用
。
我是湖南人,定居武汉,因为工作的原因,到过全国100多个城市,主要城市差不多都去过,对长沙、合肥、郑州、杭州、南京、广州、深圳、上海、北京、成都、重庆、北京等重点城市更了解。8月份,我还带娃去江浙沪玩了一圈。
论城市建设水平,上海、深圳属于第一梯队,这是毫无疑问的。虽然上海的高楼大厦还没深圳多,但毕竟是全国的经济中心,整体实力不可小觑。浦西也好,浦东老城区也好,有些道路确实不太宽阔,不过,上海的道路规划水平、交通管理水平、地铁通达水平,都已经达到了很高的层次,地下工程也做得很好,体现了一座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应有的水平。
有人拿深圳暴雨质疑深圳的城市建设水平,其实大可不必。遇到这样的暴雨,神仙来了都扛不住,没什么好说的。
北京虽然贵为首都,若论地面建筑,除了朝阳区CBD外,其他地方也就一般,去过京师的人都知道。所以,北京的城建水平只能排在第二梯队,可能还不如南方的广州。
杭州这些年的发展非常快,经济发展、城市建设、文化旅游、科技创新都取得了不错的成就。若只论财经领域,杭州堪称北上广深之后的第五城。
如果杭州在工业领域再给力一点,我会毫不犹豫地将杭州列为第五城。
杭州的城市建设水平主要体现在新城区,就我最近到过的区域而言,钱塘江附近那一片就很不错,有点珠江新城的味道。余杭区是最近才发展起来的,中心地带也很好,比内陆普通地级市还要强一些。即便如此,若说杭州比武汉强多少,也未必,但杭州的街道确实比武汉整洁干净。总体来说,杭州也可以放在第二梯队。
南京也很不错。两年前从南京南站开车去浦口区,经过建邺区时,感觉这个城市比十年以前有了巨大的进步,不说堪比广州,也不会差太远。与杭州一样,南京既有历史文化,也有经济实力,是我理想中的好城市。虽然人口规模还没达到1000万的水平,离武汉还有很大的差距,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南京是全国少有的富裕城市。论城建水平,放在第二梯队没什么问题。
广州号称一线城市,城市建设水平并不能比肩深圳、上海。我去广州的几个区转过,给我的感觉就是,珠江新城是真的好,其他地方就比较一般了。第一梯队肯定进不了,排第二梯队没有任何问题。
此外,武汉、成都、重庆这几个老牌城市,城市建设水平也相当不错。论地面建筑,武汉应该比成都、重庆还强一点。如果加上地下工程,武汉具有绝对的优势。自2016年光谷被淹以来,武汉在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海绵城市建设方面下了很大的功夫。从那以后,武汉市内再未出现大面积渍水,这样的成绩可谓来之不易。当然,也不用吹牛,郑州、深圳那样的大雨,下在武汉照样淹水。所以,这几个城市也可以放在第二梯队。
郑州的城市建设在北方城市中还算是不错的。
北京、青岛、大连、天津、郑州,这5个城市堪称北方城市建设的代表。
我已经好几年没去郑州了,但每次坐火车经过郑州东站,感觉铁路沿线的城市建设搞得非常不错,比绝大多数城市都强。但是,毕竟财力有限,郑州的地面建筑还算不错,道路交通也还可以,地下工程就比较一般了。这可能是北方城市的通病,只考虑地面建筑,不考虑地下工程,遇到大一点的降雨就扛不住。所以,郑州的城建水平最多能放在第三梯队。
长沙的城市建设水平还算可以。尤其是湘江东岸,因面朝橘子洲,是长沙的脸面,这一块确实没得说。不过,讲实在话,长沙的城市建设不论是哪一方面,离武汉还有不小的差距。
长沙只有沿江一带可以装装门面,武汉各个区域都有自己的中心,都有自己的标志性建筑。尤其是城市高架和快速路,武汉至少领先长沙十年。
我跟朋友开玩笑说,
武汉人严重依赖快速路和城市高架,离开了快速路和高架桥就不知道怎么跨区移动了
。所以说,长沙的城建水平也只能放在第三梯队。
合肥这些年的进步真的很快,堪称神速,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速最快的主要城市,合肥有可能排在第一位。20年以前,合肥与南昌不相上下,而今经济总量领先南昌何止一个身位!
不过,
论城市建设水平,合肥还没法与老牌城市相提并论。
别说几个老牌的副省级省会,就是长沙与郑州,也可以轻轻松松压合肥一头。
合肥轨道交通只有100多公里,深圳、杭州、成都、武汉、重庆都已经突破500公里,南京接近500公里,完全不在一个数量级上。合肥拿什么跟武汉等城市比强弱呢?别说远不如武汉,就是长沙和郑州,也至少领先合肥三五年。
合肥目前只有4个区,分别为包河区、瑶海区、蜀山区、庐阳区,市辖区数量在省会城市中排倒数。目前,只有拉萨和银川是3个区,呼和浩特是4个区,其他普通省会城市至少有5个区,6个区是标配。比如,1997年的太原就有6个区,2004年之后的郑州也是6个区。比如,长沙在主城5区之外增加了望城区,南昌在主城5区之外增加了新建区,福州在主城5区之外增加了长乐区,贵阳在主城5区之外增加了观山湖区。此外,乌鲁木齐、昆明、南宁都有7个区,石家庄更是多达8个区。至于副省级省会城市,市辖区就更多了,武汉有13个区,是省会城市的天花板。此外,成都有12个区,广州、西安、南京有11个区,杭州、沈阳、哈尔滨、济南有10个区,最差的长春也有7个区。
合肥虽然GDP过万亿,市辖区数量竟然连标配都达不到,城建水平能高到哪里去呢
?
而且,瑶海区还有1个镇,蜀山区还有3个镇,包河区还有2个镇,庐阳区还有1个镇、1个乡。在只有4个区的情况下,居然还有8个乡镇,由此可见,合肥市辖区的城市化进程还有待提升。
相比之下,武汉主城7个区除了洪山区还有一个乡,其他都已经成了街道。洪山区天兴乡位于天兴洲上,是长江中的一个江心洲,目前一直处于待开发状态,故没有进行城市化。当然,若论远郊区,武汉的农村面积还比较大,农村人口还有两三百万。黄陂区、新洲区、蔡甸区虽然不叫做区,本质上就是县。江夏区的情况要好一点,因为北部差不多都被光谷托管了,县城也与武汉市区连成一片了。而合肥下面还有4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农村比例比武汉高得多。
合肥有没有建设得比较好的地带?当然有,比如天鹅湖那一带就非常不错,常常出现在各短视频当中,也是某些合肥人认为合肥城建水平高于武汉的依据。不过,这样的位置,不吹牛地说,在武汉少说也有30个,中心城区每个区都有几个。尤其是汉口西北湖那一带,有人说这就是小香港。武汉200米以上高楼数量全国前三,这可不是吹出来的。
我们承认合肥所取得的成就,也希望合肥再接再厉,追赶长沙和郑州。但是,也请合肥网民出去看看,比合肥综合实力强的城市至少有20个,城建水平比合肥高的城市就更多了,比如佛山和珠海,就不见得比合肥差!
(2023年9月12日于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