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使我快乐 能量转换
既然是课题,一直处于一种修正状态,是非常正常滴。 啊,最近感到我都不会写题目了。出走半生,归来仍是题目废柴,果然不愧是我啊,就是这么的从一而终(喵喵喵,这个词是这样用的吗)。Never mind, 随性就好--。 之前我有说过我从未否定“逃避”的作用,我也三番几次写着“逃避虽然可耻但是有用”(借用一下电视剧名哈,虽然我只看了一集的部分),但这并不是消极的意思哦,因为兵书有云,“三十六计走为上计”,打不过咱就跑,跑不过,咱就加入,留得青山在,哪怕没柴烧,老祖宗也这么说。 在我看来,无论是选择“跑”还是“加入”,这都是一种“逃避”的力量,但只要你的初心把握住,那这只是披上了“逃避”外衣的“蛰伏”力量。 “蛰伏”力量可以做什么呢?可以迷惑我们的“敌人”,可以滋养我们的身心,因为比起盲目正面对抗,适当的蛰伏去壮大自身力量是一种智慧。 当双方力量过度悬殊,你认为的火星撞地球的对抗力量,其实本质只是一种蝼蚁撼大树的力量,对抗的当下,很多时候你根本解决不了你想解决的问题,你只解决了你当下认为的“负面”情绪,同时很多时,()一时爽,()火葬场。 后来你发现,由于根本问题未能解决,你这短暂的一时爽变成了你负面情绪的来源,当负面情绪席卷你个人蒙蔽了你的心智,你要么摆烂,要么处于一种长期愤怒状态,心得不到安宁。 或许有人说,心得不到安宁又怎样?我就喜欢这样,你确定吗?所以你又为何而愤怒或者摆烂呢?你求的是什么?你得不到的是什么?你不甘的是什么?别嘴硬,在“负面”情绪吞噬个人之前,我们都该及时止损,所以我们需要学会把自己抽离这种状态,开启“逃避”模式。 1、让“摆烂”摆得更彻底,抽个时间彻底放空自我,在放空过程中询问自身感受,或许你会发现原来原来的对抗原来也就这样,你已经不在乎了,或者说这事情对你来说跳出你之前那个当下,根本不值一提; 2、把问题暂时搁置,然后该干嘛干嘛,然后有一日你会忽然发现生活会给你答案让你更好地处理,因为你会发现千差万别的表现形式底下,其实内核息息相关,或许是你看到的电视剧、你听到的某句歌词、街上的某个景象,忽然就给了你启发,让你明白事情的真相。 3、通过彻底摆烂也好,束之高阁也好,你会发现在这个“逃避”的过程中,我们的身心一点点的通过平静的自我对话或者其他的外在事物事物获得了修补或者滋养,也就是所谓的处于一种往高频走的状态,当你整个人处在一个往高走的状态,那过往的“负面”如何和你同频链接,当链接断掉,回顾之前的“逃避”,这就是“蛰伏”的力量所带来的“以退为进”。 今日拾得补充: 在这里我想表达一个我自己观点,也是我写到这一刻忽然体会到的观点,过去的我其实也拘泥于这个概念,其实没必要太拘泥于“外相”或者“内象”,如果能够自我对话从而获得平静或者喜悦当然好,但是借由外相其实没什么高低之分,因为既然“外在是内在的投射”,当我从外相获得快乐,也就证明我的内象是处于快乐频率,前提是我们一定要明白,目前所定义的我们所借由外物而获得快乐的这个定义错的,因为既然一切都是我的内心投射,那何来外物一谈?既然要用“合一”的思维去看待所有发生,那就更不需要给自己树立撕裂对立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