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浙江省代偿大学生创业贷款的一点思考
文件大致内容如下:大学生想创业,可贷款10万元到50万元,如果创业失败,贷款10万元以下的由政府代偿,贷款10万元以上的部分,由政府代偿80%。
首要目的是吸引人才、缓解就业压力。
户枢不蠹,流水不腐。
你吃了我的创业补贴,肯定是在我浙江境内创业吧,敢于创业的大学生,学历先不论,胆识和思路多少有一些。用福利吸引人才,小惠尽便,民遂从矣。
其次呢,浙江省此举就算是做一个风投模拟吧,花费一定的资金,从百中取一,甚至千中取一、万中取一……只要一个成功了,像马云、马化腾这样子的创新思路的公司,对一个省份甚至是全国的经济都会有很大提升。
并且,政府代偿就不是你不欠钱了,只是把债务关系转移到了担保人和贷款人之间——也就是说,你本来欠银行的债转成了欠政府担保基金的钱了。即使政府不予追究,贷款人在金融系统中的信用记录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影响。
并且,审核体系非常完备,个人档案会被彻查,诚信记录、大学奖项、学业情况……都不会落下,有的也需要一定资产做担保。
最后,我还是要小泼一下冷水,企业家,统筹上下,不可或缺。技术人员到哪都是技术人员,财务也是如此,他们只是规模化的零件,这台机器散了没坏的还能扔到下一台。企业家是机器的“灵魂”——是这台机器之所以称之为这台机器的原因。毋庸讳言,中国高等教育乃至整个教育体系,都缺少培养企业家的因素。不能指望一个在应试教育下度过18年,仅仅接受了几年市场相关书籍熏陶的大学生成为市场活动的成功者。我们的教育体系从未把培养企业家作为培养的目标,而是在通识、科技、文化上大下功夫。十万甚至五十万担保贷款的扶持也补不上这个短板。
所以,政策鼓励大学生创业的初衷是好的,但是中国大学生并没有创业的特长(至少我没有,我的思路还是考研考公,当零件而非“灵魂”),政策效果是可疑的。
不过黎明前的黑暗总是非常深刻的。我们不能嘲笑浙江这种心怀光明的“骑士”站出来,它愿意先行一步,给其他省市做一个试验,已经是侠之大者了。不然,大家都在稳健龟缩,产业创新依旧缓慢停滞,只靠国家拉动而不自我进化,到时候,我们又去责备时代的黑暗,何其可笑。
我可能没有创业的打算,但我内心中支持这个政策,并会对创业的同龄人们表示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