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精罗狂喜,罗马时代的政治和军制(共和时代)第一章

2020-07-24 21:15 作者:牧岛先生  | 我要投稿

世界上的精罗很多,但是理解罗马的精罗却很少。

本来笔者是打算从罗马帝政时代开始撰写本文,因为在笔者看来,其实罗马真正的辉煌发端于帝政时代。但是,如果没有共和时代的坚实积累,也不会有帝政时代的辉煌,如果不能理解共和时代,同样也不可能理解罗马帝政时代的苦心经营。所以笔者决定还是从共和时代开始说起。

罗马共和时代开始于公元前509年,罗马以著名的“琉克蕾西亚”事件为导火索,放逐了时任国王塔克文,并且终结了王政时代。罗马从此以后不再由国王统治,而改为执政官统治。

罗马的执政官共有两人,由市民大会选举产生,任期一年,不可连选连任,不过虽然不能连任,但是卸任执政官可以隔一年再次参选,所以共和时代也有多次担任执政官的人。

说起罗马,就不得不提元老院。其实王政时代就已经有元老院了,那个时候,元老院一共有100名议员组成,而且这些议员都来自有权势的家族。后来元老院的规模越来越大,到了公元前509年,元老院已经有300名议员了。元老院的议员都是终身任职,而且虽然没有法律规定,但是执政官一般都从元老院议员中选举产生。所以元老院可以说是执政官的候选队伍。

至于市民大会,则是罗马市民人人皆可参加。

所以“执政官”、“元老院”、“市民大会”构成了罗马政治的铁三角,这种三足鼎立的格局贯穿了整个共和时代。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中文翻译叫“元老院”,但是“元老院”并不“老”。事实上,年轻贵族只要超过30岁就有机会进入元老院,这些年轻人被称为“新进”(不是干员),而老一辈议员被称为“父老”。所以罗马人称呼元老院成员时,一般叫“patres conscripti insieme”也就是“诸位父老以及新进”的意思。

最初的共和制就是这么确立的,不过呢,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建设罗马的过程中不仅有汗水,有眼泪,还有懵逼,以及吃瘪。

公元前503年,罗马最后一任国王塔克文虽然被放逐了,但是他夙夜忧叹,废寝忘食,每时每刻都在梦想着夺回政权,于是他勾结上了大国伊特鲁尼亚,请它来帮自己夺回王位。伊特鲁尼亚国王波塞纳也经历过放逐,所以对塔克文的经历感同身受,于是他在神殿立下誓约,发誓为罗马前任皇帝塔克文夺回王位。于是罗马和邻国伊特鲁尼亚发生了战争。结果……结果罗马被身经百战的伊特鲁尼亚人一顿暴打。

后来无敌于天下的罗马重步兵方阵,显然在公元前4世纪的时候还没练到家。罗马军队全军覆没,连罗马城都被伊特鲁尼亚洗劫一空。

山穷水尽的罗马人不得不割让了维爱地区给伊特鲁尼亚,换来两国的和平条约。伊特鲁尼亚国王非常满意,于是退兵回国了。嗯……等等,他好像说了要帮塔克文夺回王位?算了,估计这时候已经没有人记得这回事了。

战场上吃了瘪,当然要痛定思痛。于是罗马派出了东方考察团,前往先进的东方学习经验,提高知识水平(日本、沙俄点了个赞)。这个“东方”,指的就是希腊。

公元前500年左右,正是雅典和斯巴达最为辉煌的时期,载入历史课本的苏格拉底、克里斯蒂尼、伯利克里,也正是这个时代的代表人物。

不过,彻底学习了希腊先进制度以后,罗马人既没有模仿斯巴达,也没有照抄雅典。而是建成了一套有罗马特色的共和制度。

首先,为了缓和贵族和平民之间的矛盾。公元前494年,经过了漫长的协商,罗马正式设立了护民官制度。并且在市民大会的基础上,另设“平民大会”,护民官有两人担任,由平民大会选举产生,并且护民官必须出身于平民阶级,贵族不可担任。

护民官在非战争时期,可以对所有执政官、元老院议员的议案提出否决权,而且是一票否决权,并且护民官的人身安全受到特别保护,不受任何人侵犯。

乍一看,护民官的设立好像是平民阶级的胜利,但实际上恐怕并非如此。因为罗马共和国时代强敌环伺,经常发生战争,护民官行使否决权的机会很有限。其次,就算特别规定了护民官人身安全不受侵犯,实际上却并没有得到有效执行。后来和元老院公开叫板的护民官大多遭到刺杀,甚至公开处决。正直的护民官通常下场凄凉,这也为后来凯撒的孤注一掷埋下了伏笔。

另外,罗马从雅典学来了成文法经验,罗马社会开始重视法律的作用。罗马在古希腊的经验基础上,将成文法发扬光大。罗马元老院为了编纂法律,成立了“十人委员会”,专门负责编纂法律。

公元前449年,罗马颁布了著名的12铜表法。不过,和教科书里记载的相反,当时的老百姓面对新出台的12铜表法,他们的反应是……没有反应。

这是理所当然的,因为12铜表法中规定的法律条文,要么就是一些无关痛痒,根本不重要的规定,要么就是早已有之的法律规范。

民众当然非常不满,他们期望的是真正的平等和正义,而不是刻在铜板上的空口号。

不过民众还没来得及发火,元老院自己就出问题了。

12铜表法的起草人阿庇乌斯. 克劳狄乌斯出身名门望族,但是他却爱上了一个平民出身的姑娘。按照他自己制定的法律规定,贵族是不能和平民通婚的。于是他想了个馊主意。

他对外宣称这个姑娘是自己家奴隶的后代。按照12铜表法,奴隶生下的孩子,依然归奴隶主所有。这时,罗马正面临和伊特鲁尼亚的第二次战争,这个可怜的姑娘的丈夫和父亲都在前线浴血奋战。当丈夫和父亲得知她被贵族强暴的时候,一切都已经晚了。

这位可怜的父亲回到罗马,他不知该怎么办,于是拔剑杀死了自己的女儿,然后自尽了。

这件事彻底引爆了民众的愤怒,他们聚集在圣山蒙特萨克洛上,恨不得冲进阿庇乌斯的家里把他拖出来打死。

惊慌失措,羞愧难当的阿庇乌斯当天就自杀了。元老院撤销了“十人委员会”,把法律的编纂权交给了平民大会,从此以后,没有平民的同意,不能通过任何法律,也不能设置任何机构。12铜表法被重新编纂,不合理的法律法规被完全废除。

这也是小事件推动大进步的典型案例。

下一章,笔者会从罗马贵族制度、保护人制度、社区自治制度入手,进一步介绍罗马的政治体系。

精罗狂喜,罗马时代的政治和军制(共和时代)第一章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