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自卫队“富男师团”与90式主战坦克

“富男”是一种网络词汇,意为有钱的男人,从国内WarThunder玩家衍生出的一种有趣说法,意思和“土豪旅”的差不多,引用在标题作打趣之用,无其他具体含义。以下为日本陆上自卫队相关内容,文章仅作为坦克爱好者交流学习之用,不具有严谨考证价值,参考资料放在文章结尾,感兴趣的朋友可下划查阅相关信息。
90年代,日本量产的90式坦克单车成本达850万美元(后续批次成本略有下降,不过都维持在五六百万美元的高价),这种高溢价的装备没有大量生产,只配备给少数精锐部队。因此,仅有驻扎在北海道的第7师团获此殊荣,全员配备90式。
目前陆上自卫队存九个师团级编制,第7师团是唯一的装甲师团,辖有71、72、73战车联队,共15个战车中队。按满编算,应有90式/10式坦克210辆,其中90式坦克占大头,10式坦克只有28辆。
作为对比,自卫队其它师团所辖战车部队,只编有1个战车联队或战车中队,大多装备74式坦克或16式轮战车。从编制数量或装备价格看说,第7师团是名符其实的“富男”。


日文“連隊(れんたい)”一词在中文翻译为“联队”,是日本常用军队编制的一种,规模相当于加强“团”一级。

90式主战坦克从量产之日起就比较高调,曾多次参与军演及各种表演秀,在二十多年前算“网络热门坦克”,因外观与德国坦克较为相似,也让不少人误以为90式是豹2A4的简单复制品。
90式与豹2A4“血缘”相近的是坦克主炮,该炮由德国授权生产,可看作Rh-120L/44炮的日本版本,两门炮口径、身管长度一致,弹药互通。不过日本不局限于“拿来主义”依赖进口弹药,自研了国产版本120毫米弹药JM33,2千米约能击穿470毫米均质钢装甲,这对促进日本军工发展有些积极作用。
两者都是炮塔尾舱待发供弹,不同的是豹2A4只有左尾舱储藏弹药,为人工装填。而日本90式炮塔尾舱,大部容积都是弹药储藏空间,弹药呈两层分布,上9发,下9发,一共18发弹药,采用链式自动装弹机结构,尾舱所有弹药由横向传递机构控制,弹药放置在伸缩送弹槽后,装填控制器激活,送弹槽前后运动,将待发弹药输送至主炮,已选择弹种情况下,每次装填间隔仅需要4秒。

90式坦克因为采用了自动装弹机,空余出装填手空间,炮塔战斗舱左侧整个是炮手功能分区,炮手观瞄设备也被整合在炮塔顶部,不需要像豹2A4那样嵌在炮塔前装甲,防护结构上90式显然更好。有趣的是,90式坦克车长周视仪似乎装有激光束过滤器,该装置可过滤敌方测距仪发出激光束对车内人员眼睛的伤害。
车体是日本三菱重工所研发,遵循前驾驶舱,中战斗舱,后动力舱的基本布局。
驾驶舱左侧为驾驶员座位,右侧为箱式弹药储存盒,同时兼顾油箱的功能。战斗舱左侧为炮手座位,灭火、三防等装置围绕分布,右侧为车长座位,底部置有一个备用油箱。动力舱安装有日本自研的10ZG-32WG柴油发动机,采用二冲程机构,可提供1500匹马力,但该发动机体积较大,也容易过热,需要强大的散热装置,这些导致发动机舱占用坦克较多的体积。

受日本地形限制,90式坦克设计指标限定为50吨。高大的车体有着较大的迎弹面积,受重量指标限制,能给防御的重量配额十分有限,因此防御着实不是90式坦克的强项。其防御重量主要集中在炮塔前,炮塔前约有600毫米复合装甲,抗弹实验中能抵御自身120毫米JM33弹的直接攻击。
针对防御能力的不足,日本也有备用方案,通过类似勒克莱尔的多边形箱式模块,将炮塔正面、侧面进行包裹保护,相应的重量也会提升。


近现代日本坦克设计理念是依靠可调悬挂调整车身姿态,最大限度利用日本山岛地形,获得战场地利优势。导致与地形通过性相关的重量,似乎成为硬指标,不能像德国豹2A5那样,通过增加重量来提升防御能力。
参考资料
王笑梦.日版斯特赖克轮式战车曝光[OL].中国军网http://www.81.cn/gfbmap/content/2022-10/11/content_325495.htm
DrJohnRickard.Type 90 Main battle tank[OL]. www.historyofwar.org/articles/weapons_type90japan.html
刘立明.日本90式坦克采用自动装弹机与3人乘员组的利弊[J].国外坦克,2000(01):5-13
野木惠一 ,王合善.日本90式坦克的武器系统[J].国外坦克,1996(02):1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