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西游记
佛经说,西天极乐世界,没有女人…… 跟很多人想象的不同,登往极乐,不是星际旅行,也不是时光穿梭,而仅仅是再生。那么,在那个世界,没有女人,高僧们怎样在那里出生呢? 莲花!是的,因莲花而生。所以没有生苦。长生,所以没有老死苦。但是只生不死,资源呢?那里可能早就达成了物质极大丰富,或者干脆突破了物理定律,或者人人保持最基本需求。总之,那里更加没有求不得之苦。又因为会员邀请制,所以没有俗人,也就没有怨憎会之苦。 但等等,那么爱别离苦呢? 先说另一件事。西游记想象了一个女儿国,但其实根据上面的说法,唐僧途经的也可能是个男儿国。女儿国最大的繁衍问题是缺少精细胞,所以那里有条精河。而男儿国缺的是子宫,所以那里有座莲花池。 唐僧师徒来到,跟国王相见,叙谈几日,宾主尽欢。国王本也倜傥,见唐僧眉清目秀,于是动了真情。邀唐僧留下,共掌国事。 唐僧心想,国王我都不当,让我当王后?于是婉拒。但是态度坚决。并且吩咐徒弟,天明出发,离开此地。 第二天,师徒四人打点好行囊,早早朝西而去。却不料国王派人匆匆来追,泪痕处,道出一个天大的事情来。 原来在女儿国,八戒虽然怀孕,但孩子总要经过他来下生。而男儿国呢,国王瞒着唐僧暗定了一朵莲花,夜里已经诞下一子。唐僧无奈喜当妈。 师徒只好暂时回到皇宫,处理此事。 唐僧坚持说,此子与我没有血缘关系。但是国王说,没有血缘关系,却有佛缘关系。而且孩子又伶俐可爱,张口叫妈,直臊得唐僧面红耳赤。几天下来,进退不安。 却说莲花生人跟十月怀胎不同,孩子一出生就已经十六七岁大小。没有孩提过程。那孩子出生在满池最大的一朵莲花上,莹莹碧光,肌肤若雪。虽然唐僧躲着他,几个徒弟却是最喜欢跟他玩,偶尔也借此跟唐僧打趣。 孩子名叫修芦,天生妙悟,根底上乘。最喜欢跟悟空玩,也学了很多好玩的本事。时间长了,悟空发现情况不对。 以往悟空对待师父敬爱,对待小猴慈爱,但是三界所有生灵,都跟自己隔着什么。因为他们胎生卵生,湿生化生,但自己是在石头里蹦出来的。但今天不同了,小修芦是从莲花里出生的。一矿物一植物,天性接近。暗夜里,悟空躺在床上摸了摸头上的箍子,吓得睡不着。 渐渐,国王也发现,唐僧实在没有留下的意思。无奈何下,答应他们西去。临行前,小修芦赶来拦在马前,却是放过唐僧,扯住悟空。 大唐朝贞观年间,岭南还很荒凉。 一个小孩刚出生不久,北地而来的爸爸就去世了。 妈妈又体弱多病,小孩却奇迹般靠乞讨活了下来,甚至打柴换钱稳住了妈妈的病情。 人说极乐世界长生不死,这是有条件的。但条件等于废话。因为,长生不死的前提是不能自杀。那么,一个人都能长生不死了,怎么还会自杀呢? 确实不太可能,但唐僧师徒西去那晚,小修芦自沉在莲花池里。他是唯一一个从极乐世界往返的。而且回到的是南赡部洲。 龙朔元年,小修芦卖柴经过一个店铺,里面在讲金刚经。修芦大惊失色,突然想起了前生的所有事。他进门拉住那人,急问此经何来。 那人见修芦气度不凡,就把机缘讲与他听。修芦愣住,半晌后央求那人照顾妈妈,遂启程北上。 以往人们都把故事讲错了,取经为什么就要放下心中所爱?取经不是终点,只是一件大事。我等你取完就是了。 玄奘回到长安,本来带着四个徒弟一同译经,但意见不合时,徒弟们七嘴八舌。玄奘一怒,赶跑了三个,只留悟空。改号为窥基。 空花已悟,基本难窥。唐僧要跟他一起,将大藏万万字一一植根此土。寺基一立,宝塔入云。 修芦北上时,玄奘译经事已传遍全国佛寺。湖北黄梅弘忍处,修芦得闻玄奘和窥基正在长安,激动不已。 路途遥远,他只好暂时留下。从小吃苦,所以做个伙计。有来往信件,修芦也托人写了段话寄到慈恩寺。 长安远吗? 水土不服,修芦生了场大病。长安之行一放就是三年。好在还有信件。修芦说,悟空哥,我病了,去不了长安了,你能来湖北看我吗? 窥基说,好好养病,等我译完经,就去看你。 修芦说,还有多少译完? 窥基说,快了。 三年后,玄奘去世。 自回大唐,玄奘带领徒弟译出经文一千三百多卷。但是离目标还有很远。临终前,他把这个任务交给窥基。 译经事大,但窥基发现问题远不在此。 唯识一语,所涉浩瀚。即便经书成译,此处读来大难。所以还要注疏。窥基渐渐明白,这件事恐怕要耗尽余生了。 在慈恩寺的暗夜里,他写信给修芦说,师父已去,我心交付给佛经,再无他想。 修芦得信,万念俱灰。说了句「本来无一物,何使惹尘埃」,就南下广东了。 唯识堪立,根基始成。 唯心难破,因惠而能。 在黄梅给师兄写信时,旁人说,你这写的什么? 修芦说,是梵文。 旁人说,你连中文都不识,怎么会写梵文? 修芦笑笑没说话。 旁人又说,那你也应该学习中文。 修芦问,为什么? 旁人说,读经啊。 修芦说,经自何来? 旁人说,从梵文译来。 修芦说,我能读懂梵文,为什么要读译文? 旁人哑口。 修芦心里想的却是,将来我见到师兄,他会读给我听的。 多年后来岭南,修芦已是高僧,仍然不识中文。旁人说,梵文虽好,此处难寻,何不学学中文? 修芦说,文字文字,惹来多少麻烦。明心见性,省去多少磨难。 修芦本该出生在北京,或许去长安方便一些。多年后,修芦问佛祖此事。佛祖说,从北京到长安要渡河,从岭南去长安要渡江。渡河渡江,一苇之杭而已。昔日达摩北上,一苇渡江,你名为芦,就当还给江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