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英雄无敌3怪物背景故事(二)

2020-12-15 00:55 作者:英雄无敌3死亡阴影  | 我要投稿


troglodyte可以表示某种鸟类或古人类,这种奇幻生物troglodyte首创于dnd,这里给出dnd里的定义
troglodyte是一种居住于地下的类似爬行动物的类人种,憎恨人类,屠杀遇见的一切人类,在抵制爬行动物神的信仰中扮演重要角色。
他们身高比人类矮小,四肢却更为粗壮有力,腿部弯曲,头和前肢类似爬行动物,脊柱凸起,尾巴又细又长。他们被认定为混乱邪恶,对其它种族怀有深刻的敌意。他们主要崇拜某种蜥蜴神灵,也有其它信仰。他们散发着某种有伤害的气味。他们互相交流时会使用他们自己种族的嗅觉语言(发出气味),与其它种族交流使用蜥蜴人的语言。对他们来说,自己的嗅觉语言是第一选择。他们智力不低,但仍不及人类。他们讨厌被俘虏,甚至可以通过俘虏并释放来使他们成为同伴。

harpy是希腊罗马神话中的生物,半人半鸟的形象,上半身躯是女人,但长着鸟的下半身和翅膀。代表着暴风。罗马帝国以及东罗马(拜占庭)作家将其描绘为丑陋的代表。但陶器上的涂绘则将其描绘为美丽的长翅膀的女人。
最早的harpy是风之精灵,当一个人突然从地面上消失的时候,就被认为是被harpy带走了。但此后的harpy多数情况下都是丑恶的化身,详见伊阿宋的传说中菲纽斯的故事。后来某种形象下的harpy是惩戒者的形象,残忍且暴力,被称作宙斯的猎犬,后来的作家也将harpy和其它怪物一起列入了地下世界的守护者。
harpy是海神之一的Thaumas的女儿,彩虹女神Iris的姐妹。
中世纪-文艺复兴的harpy形象依然生动。但丁的神曲描述了地狱的痛苦之树,位于自杀者接受惩罚的“seventh rings of Hell”,就是一棵被harpy侵扰的树。
harpy翻译没问题,harpy hag翻译好像也没什么不对,但是我觉得翻译为中文后与未升级版对比有歧义,鹰身女巫,它到底是和harpy没有关联只是带有某种“鹰身”的女巫,还是harpy中的巫师呢???所以我认为啰嗦一点,翻译为鹰身女妖巫师要更好。


hag的本意是“邪恶,丑陋的老女人”,自然引申为“有邪恶能力的老女人”也就是老女巫。我觉得这里取原意比较好。harpy hag只是指harpy中更加老(通常力量也更强大)、更恶的个体而已,并没有魔法能力(还不是一样拿刀捅)。轻率解作鹰身女“巫”是不贴切的。


这货是dnd首创。
beholder是一种浮游的血肉球体,有巨大的嘴,一只处于中间的眼睛,球体上长着很多“eyestalk”(眼柄,比如蜗牛的眼睛就长在眼柄上),眼柄具有强大的魔力(h3只有升级版有眼柄)。最早的版本中beholder有10个眼柄。beholder属于地下城是来源于1977年的设定,beholder常见于地下。
beholder的主眼球可以投射出反魔法领域,而眼柄上的小眼球拥有各种魔法能力,包括瓦解物品,石化血肉,催眠,减速,迷惑动物,迷惑人类,致死,恐惧,隔空取物,造成创伤等(看起来是不是很厉害的样子)
beholder也有很多种类,包括observer(观察者),spectator(观看者?),eyes of the deep(深渊之眼),elder orb(古老球体),hive mother(巢群之母),death tyrant(死亡暴君)。部分突变的beholder会使用不规范的魔法,通常会被同龄的beholder杀死或驱逐。这些突变者总是希望自己能像巫师一样使用魔法,放弃了本身眼柄的特殊能力的使用并将中央反魔法眼球伸出体外。
在第四版dnd,不同种类的beholder眼柄的能力也不同。
对beholder来说,所有其它种族都是奴隶,但对于与其它种族结盟之后进行自己种族的内战也趋之若鹜,除了所有beholder中最上级的种类巢群之母,巢群之母是最稀有的beholder(虽然死亡暴君看起来最霸气,但“暴君”不过是标准beholder而已,死亡暴君也就是一般的亡灵beholder),它们控制其它beholder,按照自己的意愿建设巢群。
我认为未升级版翻译为眼魔较好,升级版才叫邪眼。

这里主要讲medusa,gorgon留在后面说
medusa不是一种生物,而是一个人名。美杜莎为gorgon(戈尔贡)三姐妹的末妹,是海神弗尔库斯和刻托的女儿,在整个神族的辈分都不低。sarpedon岛就是她出生和死亡的地方。美杜莎原本相貌美丽,被雅典娜诅咒为此相貌有三种不同说法:1:成为波塞冬的情人之后教唆波塞冬与雅典娜为敌被雅典娜诅咒。2:在雅典娜神庙里被波塞冬强行♂之后雅典娜恼羞成怒又不敢对波塞冬怎么样,撒气给美杜莎。3:雅典娜单纯嫉妒美杜莎的美貌。
我倾向与第一种,因为美杜莎并非毫无地位的凡人,她也是神的一员(其父弗尔库斯,其母刻托都有神性),难道雅典娜可以毫无借口毁掉她吗?
被诅咒的美杜莎长出了满头蛇发,可以石化任何看见她脸的人,回到了sarpedon岛与两位姐姐生活在一起。后来珀尔修斯来到了sarpedon岛,在雅典娜(阴魂不散)给予的盾(这面盾反光看见美杜莎不会被石化)的帮助下砍下了她的头,后来被珀尔修斯拿来当武器了。美杜莎的姐姐斯忒诺和尤瑞艾莉都是不死的,但她自己会死(神性不够?)。传说中并没有关于她下半身是蛇的描述,或许某个艺术作品里存在这个特征。
H3的美杜莎应该只是借用了美杜莎的名字的一个物种,毕竟美杜莎没有蛇尾。
美杜莎也是被大大弱化的生物,明明可以用眼神即死对手却拿起了弓,然后被安排在和剑士一个等级。
升级版medusa queen简直了,一个城一周可以出来4个queen也是醉了,别人vampire都只敢出4个lord

minotaur是希腊神话里的生物,有着牛的头和尾巴,人的身体。古罗马诗人Ovid将其描绘为半人半牛的生物。minotaur住在克里特迷宫里,克里特迷宫是复杂的类似迷宫的建筑群,由传说中的建筑师代达罗斯和他的儿子伊卡洛斯受米诺斯王的命令建造。minotaur最后被忒修斯杀死。
minotaur本特指米诺斯的妻子与公牛所生的怪物,但在20世纪开始,这个名字演变为了半人半牛怪物的统称。
minotaur的来源是波塞冬因为米诺斯藏匿其派下来的祭品,一头纯白的公牛,惹怒了波塞冬,波塞冬诅咒米诺斯的妻子爱上了那头公牛,他们生下了minotaur。米诺斯将其关进了迷宫。
后来因为雅典与克里特的战争中雅典战败,米诺斯要求雅典每年都要进贡7对童男童女给minontaur。忒修斯想阻止这一切,就跟随进贡使团进了迷宫杀死了minotaur。这已经属于忒修斯的传说了。
翻译没什么问题,但命名king无力吐槽


manticore是古波斯神话生物,类似于斯芬克斯,它有人头,狮身,带有毒刺的尾巴,这个尾巴有两种描述:一种类似蝎子尾巴,一种类似豪猪的刺。在某些传说里,它可以将刺像箭一样发射。它们有着三排牙齿,猎物被它吃掉后不会有残留的骨头。
manticore是音译,其原文在古波斯语中意思是食人者,公元前4世纪,阿塔薛西斯二世的宫廷医师第一次将这种传说传入欧洲。希腊作家Flavius Philostratus这个生物有四只脚,它的头和人的头相似,但相当于狮子的头一样大;而这个动物的尾巴上长有一肘长的长度并且锋利如荆棘的毛,会像箭一样射向想狩猎它的猎人。
在文艺复兴时期,manticore也时常出现。但丁曾将神话生物Geryon描写成manticore的样子。manticore还出现在英国《先驱报》上,作为威廉·黑斯廷斯(William Hastings)的纹章,16世纪时还被罗伯特·拉德克利夫(Robert Radcliffe)和安东尼·巴灵顿爵士(Sir Anthony Babyngton)当作自己的纹章。
H3的manticore显然与上述传说不符,它取自dnd里manticore的形象:人面狮身蝎尾蝙蝠翼。
翻译上意译为蝎狮,但我认为没有将其蝙蝠翼体现。升级版的命名是截取了蝎子scorpion的一部分和manticore的一部分组合在一起。这货还真不好翻译。


龙已经在前面介绍过,这里补充一下dnd的设定
黑龙是所有龙里最狡猾残忍的,和H3不同,黑龙的龙息是酸,居住在沼泽,与绿龙为敌,将蛋泡在强酸之中。黑龙的巢穴一般有2个入口:一个在水塘之中,一个在灌木丛里。黑龙喜欢伏击敌人而不是刚正面。与黑龙战斗时,铠甲无法保护你从强酸下幸免。
红龙是5色龙里最强的,体型最大的,它们的龙息是火焰,龙翼非常巨大,头上还长着两只角,全身散发着烟和硫磺的味道,蛋的孵化需要一直处于明火之中,长达660天之久。红龙将所有其它5色龙视为下等龙,并且它们对其它龙的轻蔑程度取决于其实力,比如最弱的白龙,它们相遇时红龙会让开道路让白龙先走,因为白龙太弱甚至连被红龙杀死的资格都没有。因为其栖息地的缘故,活动范围经常与金属龙重叠。它们最大的敌人是银龙,而最常产生冲突的是青铜龙。喜爱宝藏是红龙一个最大的特点,它们一眼就能看出一样物品值多少钱,任何红龙的巢穴里都聚集大量财宝。
顺便也把dnd里其它龙的坑填了
绿龙的龙息原本是毒气,在3.5版本里改成了酸雾(黑龙的是酸液)。绿龙的实力在5色龙里排名第三,它们有巨大的波浪形的鳍,从鼻子一直延申到身体。绿龙散发着氯气的气味,并且是所有龙里最称职的监护人。它们会与后代一起生活100年。绿龙的巢穴非常错综复杂,入口隐藏在瀑布后。绿龙与黑龙的领地经常重叠,但绿龙更强,往往占据上风。绿龙的领土意识很强,任何踏入领土的生物都有可能被攻击,但可以贿赂绿龙(买路财)。
蓝龙在5色龙里实力仅次于红龙,它们的龙息是闪电,散发着沙子或臭氧的气味。蓝龙会一直看管着它的蛋,并将其埋在温暖的沙里。蓝龙的攻击性弱,主要喜欢操纵或干扰弱小的生物,比如蒙骗旅行者,让他们迷失方向,并且有着森严的等级社会。蓝龙的食谱上还有植物。它们捕猎时会埋在沙里,伺机捕食动物。蓝龙擅长空战。
白龙是5色龙里最弱的,但尽管如此还是碾压人类。白龙有极佳的记忆力,无论过了多久它们都会杀死那些入侵过它们领地的人。它们不会管它们埋在雪里的蛋,但会允许后代住在它们的巢穴里。白龙会避免与其它的龙作战。英雄无敌系列各种贬低红龙抬高黑龙,并且修改了黑龙的龙息类型


goblin在中世纪开始出现关于它们的传说,但其版本五花八门,甚至隔一个郡就有一个版本...前面提到的imp在当时甚至可以和goblin换用。
goblin这个词在14世纪第一次出现,源于盎格鲁人和诺曼人口中的gobelin。而这个词还有雌性版本:goblette
列举一下goblin的一些主流版本:
红帽子,是苏格兰和英格兰边境的版本,它们的红帽子是用人血染成的。
Hobgoblin,在英国各地流传的一种友好的goblin(升级版就是这个名字,但我总感觉不太符合)
Benevolent Goblin,来自《古罗马人记事》
Erlking,德国传说中一种恶毒的妖精
Trasgu,伊比利亚半岛北部的版本
还有各个童话里均有出现
但很显然,这里的goblin和古典传说没有半毛钱关系,我们来看看魔戒的goblin,在中土世界,goblin和orc是一个物种,它们不是单纯的笨蛋,有时会露出狡猾的一面,它们憎恨所有人,包括自己和主人,它们服务主人是因为恐惧。托尔金在早期手稿里层区分了地精和兽人,但正式出版的时候则将其混为一谈。甘道夫曾提到过“goblin,hobgoblin and worst orc”,这表明它们虽为一个种族但也有一些差别。可以认为goblin是弱者,hobgoblin是goblin的上级,更强的goblin,orc则是比他们都要强大的同类。
然后再看dnd:dnd的goblin深受托尔金的作品的影响,与托尔金不同,dnd的goblin与兽人分开了成为2个种族。
goblin是一种常见的弱小的邪恶的小怪物,以部落形式居住在阴暗的地方,并且无法掌握魔法成为wizard,只能当萨满或巫医。
H3的goblin显然是取自魔戒,它们与orc来自一个城镇,比orc弱,且符合goblin<hobgoblin<orc。我不知为何翻译为大耳怪,我并未找到关于其耳朵大小的描述,现在主流翻译都将其翻译为地精。hobgoblin翻译为强力地精,大地精应该比较适合。

这货就是goblin和hobgoblin骑上了狼,没什么好说的,但翻译应该翻译为恶狼骑手(骑士代表什么已经解释过),恶狼袭击者/劫掠者(raider和斗士实在没有联系)


orc的不同概念存在于各路神话之中,但现在一想到orc,第一印象一定就是托尔金的作品。orc野蛮,好斗,阴险,恶毒,反正就没什么好的词来形容它们,服务于邪恶势力。托尔金的orc很大程度影响了后世奇幻作品。早在盎格鲁撒克逊人统治英国的时代,就已经存在词源和意义上与orc类似的词。《贝奥武夫》甚至16世纪的意大利地区民间传说都有这种生物的存在。
orc的设定五花八门,考虑到H3的据点势力基本上参考了托尔金的作品,所以给出托尔金作品(尤其是魔戒)的描述
根据托尔金作品的描述,orc身形与人类类似(不然不会翻译为兽人),丑陋且肮脏,尖牙凸出,皮肤颜色很多种,包括绿色,灰色,黑色,棕色,红色,沙质棕褐色。它们具有很强的攻击性,食腐或是落单的倒霉的动物(包括人类),orc有自己低劣的文明,但通常都作为强者的部下出现,偶尔会有强大智慧的orc单体作为领导统治族人。它们生性暴力,若是受到良好的训练会成为强悍的部队,反之则是一群乌合之众。它们驯养各种奇怪的动物,如狼,野猪(人类驯养的狼和野猪经过世世代代的培养成为了狗和家猪,这样看来orc驯养动物都会保留其野性,进行和人类不一样的筛选)。之前提到过,orc和goblin是一族的,但orc比goblin,hobgoblin都要强壮。
orc在多种语言里基本上都和ogre(通常译为食人魔)同源或者根本就是一个词,关于ogre和它们的关系留在下一个兵种再说。
根据魔戒里很多关于orc的描述,可以发现orc似乎认为食人是一种享受,甚至是食同族。
翻译没什么问题

H2貌似翻译成海怪。总不能翻译成虎鲸啊


ogre通常被描绘为一个大的吃人的生物,出现在很多古典神话和文学作品中,尤其是儿童文学。
在神话中,ogre体型巨大,头部比例大,毛发浓密,皮肤有颜色,在神话中与巨人密不可分。吉尔伽美什史诗中的芬巴巴、贝奥武夫中的格伦德尔、奥德赛中的独眼巨人还有日本神话中的鬼都是ogre的类似生物
ogre这个词源于法语,形象源于伊特拉斯坎人信仰的奥库斯神,以人为食。第一次出现ogre的作品是12世纪晚期的《Perceval, li contes del graal》。女性ogre(ogress)的第一例是在《睡美人》。
dnd中的ogre是一个较小的巨人族,皮肤为蓝色,早期版本中它仅仅是一个类似巨人的种族,随着版本更替,它逐渐有了坏脾气,暴食。
而ogre mage并不是当法师的ogre,而是天生会魔法的ogre。
翻译升级版应该翻译为食人魔法师。

roc,是中东民间传说里的一种巨大的食肉鸟类,存在于阿拉伯神话和水手之间的传闻,它就像山一样在海上盘旋。一千零一夜里关于辛巴达和阿布德·拉赫曼的故事里都有roc登场。
英语词roc源于阿拉伯语rukk和波斯语ruk。
根据艺术史学家Rudolph Wittkower给出的说法,中东的roc的原型还要来自于印度,迦楼罗和娜迦战斗的故事。
著名的马可波罗也曾在旅途中了解了一些这方面的东西,并且详细描述了关于其形象的传说:它与鹰的外形一样,但巨大无比;它的一根羽毛就有十二步长且很厚实;它强壮到可以把大象抓到空中撕碎。他明确说明了roc和狮鹫是完全不一样的生物。
由于马可波罗的描述和见闻,很多人都将roc频繁出没的马达加斯加岛描述为各种巨大鸟类的领地,也启发了麦哲伦的同伴Antonio Pigafetta。他写了一部小说,在这部小说里,roc的家园是中国南海。很多画家也创作了关于roc的作品。
随着19世纪各种科学理论的完善,人们推测roc的原型即为一些大型猛禽,能够抓捕小型畜牧动物的那种。还有一种说法认为它来源于马达加斯加一种已经灭绝的鸟类,象鸟,它们在16世纪左右灭绝,身高3米,不会飞。另外曾经有人将其与新西兰哈斯特鹰对比,哈斯特鹰15世纪灭绝,它们翼展3米,身长1.4米,但很显然,它们与亚欧太过隔绝,不太可能是roc的原型。
thunderbird是北美土著神话生物,在美国西北海岸印第安人的文学艺术中占据重要位置,在其它北美地区也存在。
在阿尔冈昆一族(Algonquian)神话中,thunderbird是上层世界的主宰,而地下和水下则是大角蛇和潜水豹的领地。thunderbird会发出闪电攻击,拍打翅膀来制造雷声,
在 Menominee山脉北部的威斯康星州的土著的传说中,thunderbird是栖息在浮空山脉上的生物,它们是太阳的使者,帮助人类免受大角蛇的威胁,保护了人类。它们掌控雨水和冰雹。
在齐配瓦人(Ojibwe)的神话中,thunderbird是Nanabozho神创造出来对抗水下精灵的生物,同时还兼顾惩罚道德败坏者的任务。它们会在春天到来,秋天南迁。
thunderbird外形很抽象,也没有确切设定,H3里将其与roc结合为带有thunderbird魔力的roc。这里看来,roc和thunderbird都不是省油的灯,尤其是神话中的roc,龙级生物,在H3里是5级....但在H4里是和比蒙同级了。
翻译没有问题。

独眼巨人是希腊罗马神话里的类似巨人的种族。最早的辈分最大的是盖亚和乌拉诺斯的儿子:勃朗特斯,斯特罗普斯,阿尔格斯,三兄弟工匠。乌拉诺斯因为畏惧他们的力量,将其关进塔尔塔罗斯。宙斯与克洛诺斯的战争中,宙斯方将其从塔尔塔罗斯释放,独眼巨人三兄弟为宙斯打造了闪电,为波塞冬打造了三叉戟,为哈迪斯打造了隐形头盔。赫菲斯托斯成为火神与工匠之神后,三兄弟加入其中成为了帮手。他们还帮助建造了伯罗奔尼撒半岛迈锡尼卫城的建造(后来还是被多利亚人毁灭了)。火山口里面发出了声音就是他们工作时发出的声音。他们经常在铁匠锻炉的浮雕中出现。
后来荷马史诗也描述了波吕斐摩斯,波塞冬的儿子(生出了这么个儿子.....)。
波吕斐摩斯的故事在奥德赛里有详细描述,不对其故事过多赘述。但可以通过这个传说来推测独眼巨人的族群。根据描述,波吕斐摩斯在眼睛被刺伤之后大喊求援,其余独眼巨人也有赶来,但被奥德修斯化解。可得他居住的岛上有一个族群。据推测,这座岛就是西西里岛。奥德赛的独眼巨人传说与高加索地区的一个传说十分相近,那里是用火把烧瞎了巨人的眼睛,而奥德赛是用木桩刺伤。
剧作家Euripides现存唯一喜剧就是独眼巨人。基于奥德赛的故事,加入喜剧元素,将独眼巨人描述为笨,洞穴居住,吃人,野蛮的种族。
独眼巨人被描述为工匠的原型是因为铁匠会戴一个眼罩遮住一只眼睛,防止火花进入眼睛导致失明。而独眼巨人的起源则是因为1914年在希腊发现的猛犸象化石,希腊人在洞穴里发现一些化石,误认为独眼巨人的骨头,值得注意的是独眼巨人的传说确实记载他们住在山洞里。而公元前4世纪希腊人才见到大象,所以之前的化石才会被认为是巨人。
翻译没什么问题,但我认为升级版还是写清楚,叫独眼巨人王好点

behemoth是圣经里的巨大怪兽,它的外形版本五花八门,水牛河马犀牛大象都有。
上帝创造了behemoth和leviathan,但只有上帝才能抓住它们。behemoth居住在伊甸园东部巨大沙漠。behemoth曾与leviathan发生过战斗,而上帝最后加入其中杀死了它们两个,但由于最大的野兽死了,其它食肉动物都变得更加凶猛,而上帝每年夏至都会释放一次behemoth的力量,使野兽有所收敛。
17世纪以来,学者一直都想辨别它到底是个什么动物的放大版,一些人认为它就是一个放大版的正常动物,通常是水牛河马犀牛大象,但“Young Earth Creationist”这个群体,就是相信中石器时代时地球产生的人群,认为behemoth是恐龙(它们认为恐龙与人类层共存),但这显然是无稽之谈,当笑话看就行了。
behemoth从比格上来看比dragon还要高。
翻译是音译,我认为贝西摩斯好点。另外升级版ancient behemoth翻译为behemoth巨兽,显然不对。behemoth本来就是巨兽,且ancient是古老的意思,应为古代/远古 贝西摩斯。


gnoll为dnd原创,就是人形的豺狼(并不是灰狼)。
这个词源于1912年Dunsany勋爵写的故事,How Nuth Would Have Practised His Art upon the Gnoles,里面的gnole。这个故事对gnole本身没有任何描述,只说出它们生活在丛林边缘,住在树洞里,喜欢祖母绿。
dnd里第一次出现gnoll时是介于gnome和troll之间的物种,战斗力和hobgoblin差不多(据点升级一级兵)。
从1977年开始,gnoll获得了它一直延续至今的形象:豺狼人,还描述了一个许多gnoll效忠的恶魔领主Yeenoghu,还有同一种族但更强的flind
gnoll身体强壮,身高2m以上,体重110-150kg,有皮甲或锁甲,是野蛮的民族,毛色鱼龙混杂,从单色皮毛到斑点狗都有,它们面部和接近爪子的毛较短。眼睛是黄色或黑色。
而它们族群里最强的flind一般都是族长。
翻译应为豺狼人,豺狼人强盗。现在只有werewolf才被翻译为狼人。而升级版原翻译过于草率marauder是强盗,劫掠者。



izardman在很多作品里都存在,这里主要给出dnd的设定,我认为战锤和H3关联实在不大.。。。
lizardman第一次在dnd里亮相是1975年。它们是粗鲁的智慧生物,半水生,杂食但喜欢吃人。
lizardman一般居住在温带的沼泽里,也有水下洞穴的族群存在。它们身高1.8-2m,体重90-136kg,但也有别的亚种,1m不到的侏儒和2.7m的巨人。它们的族长是族群里最强的战士,而萨满只是精神领袖,不参与决策。它们大多崇拜神明Semunaya。无论定居在何处,这个种族的第一要务都是生存,从来不像一些种族那样为了xxx而死什么的。
lizardman的亚种主要有这些:
黑鳞:体型更大,更野蛮,并且抵抗酸。
暗爪:用炼金术融合了黑龙的血,具有强侵略性,想要征服土地。
蜥蜴王:有恶魔血统,总是统治着没有恶魔血统的蜥蜴人,是lord Sess'Innek.的仆人。
Malpheggi:生活在hollow world里的种族。
毒暮:体型较小,但具有变色龙的能力,使用毒箭作为主要武器。
Quanak:具有灵能的种类。
Shazak:被解放的奴隶,它们具有更高的智慧和文明程度。
Viletooth:真正黑龙的后代。
虽然lizardman在水中也能活动自如,但也有它们自己的战舰,与人类的工艺相似,但有一种特有的:巨大苍蝇。苍蝇的肚子里有众多武器和卵。
翻译没有问题


这是H3原创货。serpent就是蛇的意思,但与snake不一样,主要指大的蛇。
翻译上毒蝇我认为不妥,驱散不能算毒,而且毒蝇会给人一种不就是苍蝇的幻觉,实际上应该按照serpent本身的意思来翻,蛇蝇。dragon fly龙蝇。这里译者还行,没把dragon fly翻译为蜻蜓


basilisk仅仅是4级兵...好了严重被弱化的神话生物都组成一个加强连了。basilisk是传说中的所有蛇里最强的存在,它的尾部一总是流淌着致命毒液,就如同柳宗元写的“触草木,尽死”。它的凝视比medusa还厉害,即死。但害怕黄鼠狼。可能是因为中古欧洲人对眼镜王蛇和猫鼬的捕食关系的联想。
basilisk也被称作蛇王,原因是它头上有冠。据说它是公鸡孵出的蛇。从中世纪开始它的形象开始向公鸡靠拢。与这种生物相关的记载最早是Pliny the elder的自然历史,大约写在公元79年。里面记载了一个像牛一样的怪物catoblepas,所有看到它眼睛的生物都会当场去世(我怀疑这就是5级兵),随后便描述了具有相似能力的蛇,basilisk。它的长度不超过十二个手指。它的头上有一个白点,非常像一种王冠。它与一般的蛇行走方式也不同,普通的蛇蜿蜒前进,它笔直前进。它会杀死所有接触到的植物,甚至呼吸也会杀死生物。如果一个骑手一枪捅死了它,那这个毒会沿着长枪毒死骑手和马,其毒无药可救。而它的克星是黄鼠狼,黄鼠狼的气味对它来说是致命的毒素。可以通过植物情况来找出它的栖息地,其栖息地附近寸草不生。
Isidore of Seville是第一个将其定义为蛇王的人。The Venerable Bede则是第一个将其定义为是公鸡孵化的蛇的人。
随着很多人的描述,basilisk逐渐拥有了大量技能和弱点.......其中包括:basilisk的凝视不一定能杀人,而杀人的是其呼吸的空气。basilisk害怕公鸡打鸣。basilisk通过镜子看自己会自杀。basilisk的骨灰能炼出大量黄金。basilisk即使不用技能也有巨大的体型和力量。basilisk能喷火。basilisk的毒可以通过物品传播。简直就像某动漫人物官方设定还没给,贴吧里就已经给了这样那样的技能
根据坎塔布里亚神话, Basiliscu(即basilisk)是由老公鸡死前生出的蛋孵化的,时间还必须正好是午夜,满月,晴朗。剩下的就和以上那些特性大同小异。
我认为翻译根本没去查传说,看着像就将就着翻译了。蜥蜴是什么鬼,小到一根手指大到科莫多龙,都是蜥蜴。H3的basilisk取的是蜥蜴的形象,因为要和lizardman相似。这货如果不音译就只能靠意译来翻,而其形象又不是纯粹的传说中的basilisk,我认为应该翻译为蜥蜴怪兽,巨大蜥蜴怪兽。



gorgon是希腊神话里的gorgon三姐妹,斯忒诺,尤瑞艾莉,美杜莎。其中大姐和二姐都是不朽存在,特性差不多在美杜莎那里讲完了。但这里的gorgon明显是个挂名的,实际上我一直以为它是原创生物,我根本找不到类似的怪物,即使翻遍希腊埃及北欧神话也没有这种东西。但我在看basilisk的时候发现了新世界:Pliny the elder的自然历史,里面记载的些东西符合自然规律的没几个,倒是幻想种一大批。其中就有牛一样的怪物catoblepas。
catoblepas是一种看起来像死牛的怪兽,它们的头太重了无法抬起,如果可以抬起的话就完蛋了....它的凝视或呼吸可以把生物变成石头,或者杀死。通常认为这种生物原型是非洲的牛羚。也被称为gorgon(非洲版)。看到这里我才恍然大悟,要塞5级兵原来是这货。但我认为命名还是应该叫catoblepas,不该叫gorgon。
Claudius Aelianus更加详细地描述了这种生物的特性:中等大小的草食动物,但只吃毒性植物,大约有一头家养公牛的大小,鬃毛沉重,眼睛狭窄且充血,背部有鳞,眉毛蓬松,头部太重只能向下看。不仅目光杀人,呼吸也有毒。
而根据达芬奇的描述,这种生物发源于埃塞俄比亚,行动迟缓,头太重只能向下看(所有人的描述好像都强调了这一点)。
H3里的版本给它全身的毛都剃光了装上了鳞片,只留下了尾巴有毛。充血的眼睛....充得太多了,眼睛只有一片红了。攻击方式除了特技就是喷出一条气息,吻合Claudius Aelianus的叙述
翻译上.......虽然这货和牛息息相关,但翻译者翻译为野牛我怀疑并没有查资料,而是看到形象(确实大体是一头牛)章口就莱,因为前面的basilisk和gnoll也没查资料...
所以一直悬而未解的“要塞5级兵是个什么鬼”终于被我解决了........

wyvern,有龙的头和翅膀、一般爬行动物的身体、两条腿和尾巴,尾巴尖端通常是菱形或箭头形。它还具有生活在海里的种类,尾巴尖端是鱼尾。
wyvern最大放异彩的地方不是奇幻作品,而是作为纹章:从古代领主到现代校队,都有大量的wyvern被使用。在纹章学和民间传说中,Wyvern很少像四条腿的Dragon那样喷火。现代作品经常用的是冰霜呼吸或毒液呼吸,而不是火焰呼吸。
wyvern并不是只有2条腿的dragon,根据词源,wyvern源于中古英语的wivre,拉丁语vīpera,保留了原始的“毒蛇”的含义,成为飞蛇概念的新术语。
wyvern这个形象最早出现在罗马皇帝,五贤帝之一的图拉真,进攻达西亚时,达西亚军队的纹章。这个纹章可能是公元752年在伯福德战役中,威尔士红龙和威塞克斯王国金龙的起源。而除去wyvern的腿等独有特征,单纯看作长翅膀的蛇,那这种形象在环地中海区域如同家常便饭。
wyvern与dragon十分相似,有区别但没有什么重大区别(限传统文化),在16世纪以来它们的区别就只有前者2腿后者4腿,而在很多国家都甚至都没有细分。
在现代奇幻作品里,有很多作品都没有把wyvern从dragon里分离出来。但只要分离出来了的作品,wyvern都是比龙从智力到魔力到力量都要辣鸡很多的野兽,且经常是毒液攻击,但依然强大危险。
接下来看看现代奇幻之祖之一的dnd中的wyvern
wyvern两足,与龙相似,但要小不少,尾部有一根毒刺,头部像鳄鱼,没有龙息。比龙笨得多,但更加具有侵略性。它们擅长空战,不到迫不得已不会落地战斗,它们会用牙齿撕咬或用毒刺使敌人中毒,会向鹰一样用爪子抓起敌人摔死或撕裂。它们在飞行的时候会注意不发出太大声音,如果猎物不看影子则无法发现自己被盯上。wyvern也会收集贵重物品。它们主要栖息在悬崖山洞里,可以俯瞰周围广大的环境。
wyvern通常独居,与配偶居住,或与年幼的后代居住。它们有时会为一条真正的dragon服务,目的不明。年轻的wyvern会为领地争夺而打架,但年长的wyvern通常会以非暴力方式解决问题。wyvern也会像dragon那样说话。
翻译没有问题,但命名我觉得不妥,wyvern已经是稀有的幻兽种了,你一个城一周还能出2个monarch(君主)?
而且,未升级版本没有毒刺,升级版本有毒刺,我觉得升级版应该命名为poisonous wyvern或elder wyvern(假装未升级版毒刺还未成熟)

hydra是希腊神话里强大的怪物,比格不知道比dragon高到哪里去了,属性这么低....它的巢穴在阿尔戈利斯的lerna(要不是玩了刺客辣条奥德赛我还真不知道这个地名),是地下世界的入口。关于hydra最早的形象纪录是公元前700年的一件青铜器上。
hydra是提丰和厄喀德娜的后代,它的呼吸和血液都含有剧毒,后来赫拉克勒斯的箭都涂了这毒,半人马碰到它就当场暴毙。它被赫拉克勒斯杀死,但也不简单,因为每砍下一个头都会长出2个,还是他的表哥奥洛斯用火箭射进断头处使其无法再生才打赢。赫拉克勒斯此后将其毒液涂在箭上作为武器,即使是半人马,碰到这个毒都会当场暴毙。赫拉克勒斯的朋友,一个半人马,他为赫拉克勒斯打开了一坛150年的酒,但这酒是半人马一族的共同财产,开酒之后引来了大量半人马,他们开始争抢,赫拉克勒斯一箭射穿了一个,他们就一哄而散了。而他的朋友想看看这究竟是什么东西一箭就能射死巨大的半人马,然后不小心掉到身上当场暴毙.....而射穿别人的箭继续飞行还射中了赫拉克勒斯的师傅半人马喀戎..........喀戎永生不死,但中毒很痛苦,而这毒又无药可救....................
hydra在古代近东地区有诸多相似传说。苏美尔,闪米特,亚述等民族都崇拜狩猎之神Ninurta,他在登山时猎杀了11只怪兽,包括一条有7个头的大蛇。
翻译我认为没问题,反正砍一个长两个总会加到9个的..........但H3把它的再生,毒素都抹去了,又一被弱化的苦逼孩子



英雄无敌3怪物背景故事(二)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