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男人的24小时耐力大比拼,参加的都是真男人!


一个拥有20万人口法国西南小城市,原本它的名字默默无闻无人知晓,但从1923年的时候托一项赛车运动的福,它开始进入了人们的视野之中,自此这座小城市闻名世界,每到六月,它便成为了世界赛车迷的目光焦点,而它有着一个非常好听的名字,叫做勒芒,而这项赛车运动便是被誉为世界上三大赛车运动之一的——勒芒24小时耐力赛。

勒芒24小时耐力赛的时代背景
在那个汽车尚未被普及的年代,各大汽车厂商都想通过宣传让消费者知道自己的车是世界上质量最好且跑的最快的,而光凭加速快来定胜负显然是有失公允的,有人提出不如通过将赛车长时间处于设计极限负载,看看此时赛车的表现来评定赛车质量,这一提议被各大厂商所接受,而勒芒24小时耐力赛也应运而生。

于是各大厂商为了捧起奖杯,纷纷为勒芒24小时耐力赛单独设计赛车,比如减轻车重,去掉副驾驶座椅、隔音材料和备胎等等一切多余的东西,这样做的唯一目的就是为了让赛车变得更轻。

勒芒24小时耐力赛的体验
其实耐力锦标赛的赛程有很多种,按里程分有1000km、1610km、5000km和8050km四种类型,而按时间分择有6h、12h和24h三种计时,其中勒芒24小时汽车耐力赛最为著名,因为它考验的不仅是汽车的性能更是考验车手的耐力,所以它也被称为世界上最艰苦的汽车赛事。

而这项艰苦的运动由一个人完成显然是一件痛苦而又危险的事情,所以赛事规定三位车手为一个车组,驾驶同一台赛车去完成这个比赛,而每位车手连续驾驶的时间不能超过四个小时,而主车手的总驾驶时长还不能超过14个小时,这听起来好像简单了许多,但是不妨听听参赛车手的体验。

德国著名车手路德温格不加掩饰地说:“尽管我已经三次取得过勒芒的冠军,但我仍然痛恨这个地方!这纯粹是轮盘赌。”
印第车赛的老手科根说:“一般说来,赛车手们并不过于害怕这项运动的危险,即使担心,也不是在他们坐在车内进行比赛的时候,勒芒确实有点不寻常,并不是因为车速太快,而是高速行驶持续的时间太长,好像是没完没了似的,这就使你有时间去想那些本不该想的事情……。到了夜里又完全相反,我的脑子完全发木了,因为我已经被吓得灵魂出窍了。”

而正因为它既危险又刺激,全世界的车迷才这样热衷于它痴迷于它。
勒芒24小时耐力赛中令人震惊的事故

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这句中国的谚语也可以用来形容1955年那次的勒芒24小时耐力赛,当车手Macklin驾驶着奥斯汀赛车突然驶向道路一侧,给捷豹T型车让路时,后面由法国人Pierre Levegh驾驶的梅塞德斯一奔驰300SLR车躲闪不及,直接从奥斯汀赛车上轧了过去,像炮弹一样飞向旁边的护栏,车被撞成了两截,立即起火,耐力赛专用的200升大油箱破碎,散落的燃油点燃铝镁合金的轻质车身,在观众席上形成了一个火球,喷着火舌砸到观众密集的看台上,驾驶员当场丧生,观众83人死亡,超过120人受伤。

而从此之后处于对遇难者的敬意,梅赛德斯-奔驰也离开赛场长达数十年,直至80年代末才在勒芒赛场上再一次看到银箭赛车。

保时捷和勒芒的故事

在赛场上,胜负乃常事。如果说谁是勒芒中的最大赢家的话,那保时捷自然是其中的“头号选手”,从1970年至今,保时捷拿奖杯简直拿到手软,甚至保时捷在1983年的勒芒24小时耐力赛中拿到了前十名中九个位置,于是才有那张著名的“Nobody’s Perfect”的海报。

我们再说回1963年,当时所有的赛车被排列在赛道发车区域的一侧,比赛开始后,赛车手需要从另外一侧跑步到赛车,快速启动车辆后开始比赛。为了获得比赛先机,保时捷在设计时将点火钥匙插孔移到了方向盘的左侧,而这使得车手在进入赛车之后可以在用左手转动钥匙启动发动机的同时用右手迅速挂挡起步发车,这意味着车手能更快的发动赛车,也意味着他能甩下对手更远,而这也成为了保时捷的经典设计,并被沿用至今。

老泽哥总结
作为一项世界顶级的赛车运动,勒芒无疑有着它独特的吸引力,而随着科技的进步和赛事制度的完善,老泽哥相信像1955年那样令人震惊的悲剧是不会再发生了,老泽哥也希望每一位车手能够在取得优异成绩的同时能够安全冲线,我相信这也是每一位车迷的共同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