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在麦田里 放牧四季的眼睛

2020-04-07 19:07 作者:留西语学长发  | 我要投稿

前几天3月30日是梵高诞辰167周年纪念日,我想给大家推荐一下这本《梵高传》(Van Gogh :The Life)关于这个书名我想把译者沈语冰先生的话粘过来:

原版书的书名是Van Gogh :The Life,而不是Van Gogh :A Life或Van Gogh: A Biography。后者的意思是“这是一部梵高传,是我们写的梵高传,当然不可能是唯一的一部梵高传”,而前者却拥有“这就是梵高的生平”那种唯一性的和权威性的意涵。

从这段话可以看出,这本书是一本关于梵高生平的最权威的著作,坐着史蒂夫·奈菲和格里菲斯·怀特·史密斯耗时十年写成的巨著,而且在他们整理资料的过程中发明了特别的软件来交叉研究多达10万张数码卡片的数据库,他们为这本书所做的注释多达28000条,打印稿达5000页,所以说这是关于梵高生平最权威的著作,虽然书很厚(八百多页),但是看起来还是很轻松,很舒服的,其中大量引用梵高书信中的原话,可以让我们看到一个与原先潜意识中不一样的梵高的形象,他乖戾,狂躁,敏感,脆弱,而且患有精神疾病,因此他一声没有特别长久的友谊,甚至与他的父亲绝交,与弟弟提奥多次闹翻。不仅在生活上,在艺术上他也极具反叛性。以为他处理不好与别人的关系,所以就陷入了自我的世界中,加上后来的打击,压力,让他割掉了耳朵,住进了精神病院。

关于梵高的死,并不是欧文·斯通《渴望生活》中写的:

他把脸仰向太阳,把左轮手枪抵住生侧,扳动枪击他倒下,脸埋在肥沃的那捧红的麦田松土里——生生不息的土地——回到他母亲的子宫里。

《渴望生活》欧文·斯通


当然,这是一个文学创作者的文学化的表达,是文学作品中必要的煽情,当然这样写也给作者省了很大的事,因为梵高的死绝对没有这么简单,疑点重重,悬疑色彩十足,这里就不多说了,本书的附录中说了14页,非常详细。当然这里我想推荐一下电影《挚爱梵高》两万多张手绘画做成的电影,很棒的电影,咱哔站就可以看!

之前接触到梵高的作品时,就觉得他的画极具冲击力,浓重的色彩有一种特殊的生命力,点有一种癫狂,甚至变态,但就是这么迷人,让人着迷。他能画出这些惊人的作品,不仅仅是因为他的心理作用,而且还因为他本身患有癫痫,梅毒,以及家族遗传精神疾病,使得他在特定的情况下看到的东西与平常不同。于是伟大的《星夜》在他狂野的笔下诞生了!

《星夜》


我想象着:

风带着荷兰的口音从他面前掠过

那双眼睛在阿尔麦田的上空

捕捉逝去的光影

画布上他描出生命的纹理

无数的眼睛在七月复活

你火红的胡子开始燃烧

你也开始化为蓝色的灰烬

涂在星空最深的蓝色里

(版本是译林出版社,图片来自于网络)



在麦田里 放牧四季的眼睛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