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觉相关偏差:说曹操,曹操就到。
当我们期待发现某种重要的联系时,我们很容易会将各种随机事件联系起来,从而直觉到一种错觉相关,比如俗话中的说曹操,曹操就到,抛开这句话的深度,表面来看这句话这就是一种巧合,但我们就是默认的觉得这之间有什么联系。
这个驴的寓言,可能很多人听过。
有个商人养了条驴小黑帮忙运输货物。有一天,小黑驮着两筐盐在河边走,一不小心,它滑了一跤,丢进了河里,爬起来,上了岸后,驴觉得背上轻松了不少。商人看到小黑没事,也没怪它。爱学习的驴学到了个决窍,原来到水里泡泡,会变轻松很多呢。
又一天,小黑又驮着两大袋货物,又来到了这个小河边。“聪明”的小黑本来感到好累,见到小河,马上想起了上次的经验和感悟。于是它又假装后腿一软,跌进了河里。结果它站都站不起来,因为这次它拉的是棉花。商人赶紧下去帮忙把它的货物卸下来,小黑才终于站了起来。小黑琢磨,这到底为什么呢?明明上次变轻松了呀。左思右想后,它“恍然大悟”,上次的货是筐装的,这次的是袋装的,筐装的泡泡,才会变轻松呢。
再说个鱼的故事。
有条鱼叫小师。有一天,小师在河里练习鱼跃技术,蹦得开心,用力过猛,跳到了岸上。试了几次,跳不回河里。河里的鱼友虾朋都在为它呐喊助威。可是,左跳右跳,还是回不去,绝望ing, 小师大叫:“老天啊,来场大雨,救救我吧。”
小师刚叫完,天空马上乌云密布,一会就下起了倾盆大雨......
小师如鱼得水,轻松地翻几个身再一跳就回河里了。小伙伴们都很高兴。小虾称赞它:“你莫非是鱼仙子,能呼风唤雨。”
小师笑而不语,游走了。小虾把小师的事情发了朋友圈,大家都点赞,评论:“小师真大师也。”
小师沾沾自喜。过了几天,朋友们聚一起聊天。谈得兴起,小虾说:“小师,你再给大家表演一次呼风唤雨呗。” 大家用崇拜的眼光看着小师。
小师自信地说:“没问题。”说完就往水底游了会,然后转身做了个漂亮的向上冲刺,跳到岸上。到了岸上,它又大叫:“老天,下雨, 快下雨!”
可是不管它怎么叫,天空还是睛空万里......
小黑和小师都患了同样的思维偏误。
小黑第一次运货时,认为货物泡水会变轻,却不知道是那是盐遇水溶化的缘故。他把货物泡水和货物变轻这两个前后发生的事件认为是因果相关的。这两个事件是相关的,但却不是必然的因果关系。
小师则是把它“自己求老天下雨”和“老天真的下雨”这两个前后发生的事件进行了因果联系。而此二个事件则是完全无关联的。
像上述故事中的驴和鱼所犯的错误,在心理学上叫错觉相关偏差(Illusory Correlation)。当我们把两件前后发生的事误判成前因后果的关系时,我们的思维受到了错觉相关偏差的影响。还有的时候,把一个具体的事实普遍化,形成一个观念,以偏盖全,也是因为错觉相关偏差的影响。
这样的影响发生在潜意识层面,所以我们的意识察觉不到。
早上起床后你感觉右眼皮跳了一下。上班,路上堵车,迟到了。于是你想起了早上曾经勯动的右眼皮,心跟着一勯,乃大悟之,右眼跳灾啊。此后只感觉一天都不顺,跟同事打招呼,人不理;跟领导汇报工作,领导眼光怪异,心不宁。但其实,只是你昨晚看网剧看太迟,没睡好,状态差,不关右眼皮的事。
那些地域偏见,基本都是错觉相关偏差的结果。新闻里报道了几次偷东西的人来自河南,大部分河南人要跟着背黑锅;认识的几个福建人都很勤劳,所以福建人都是勤劳的。
现在流行微商,朋友圈卖各种健康用品的信息,大把大把。他们的广告,准确地说,健康产品营销部门制作的广告,基本都是利用了人的错觉相关偏差。
比如,某个泡脚药包产品,给顾客讲了个故事。是的,人们喜欢听故事,故事不仅让听的人加深记忆,而且可以洗脑。这个故事,大家都知道。大山深处,某个村大部分人都长寿,经“专家”研究,他们都用某种药汤泡脚。广告中必须配上充满幸福感的百岁老人。于是,通过这个故事,告诉人们,用这种药汤泡脚,这个村的人都长寿。而亲爱的您,如果也用这种神药汤泡脚,也会长寿。
如果我们认真想想,假设那个村的人确实大部分长寿,不是假消息,他们长寿难道仅仅是因为用药汤泡脚?那里空气清新,水源洁净,环境不受污染,会不会是长寿的原因之一; 那里吃的都是自己种的,自己养的,没有地沟油,没有各种添加剂,会不会是长寿的原因之一;那里没有电视,手机,网络,人们有良好的生活习惯,早睡早起,会不会是长寿的原因之一;那里的人们心地纯朴,相处和睦,不尔虞我诈,没有压力,会不会是长寿的原因之一。
另外,如果用了神汤的人没长寿,那也死无对证不是?
何止这些神汤,神州大地,神药,神酒,四处横行,夸大其词,无不是用了错觉相关的认知偏差。如果再加上名人效应,基本是一骗一个准。当那些或慈眉善目仙风道骨,或明眸善睐婀娜多姿的明星,信誓旦旦地推荐那些神产品,谁不愿给自己长得像明星一样的机会?
如何不受错觉相关偏差的影响呢?
因错觉相关偏差所形成的错误观念基本是使用的样本事件数太少。如果前面的小师能有机会多测试下自己的预测功能,至少3次以上,就会发现天下不下雨跟自己没有一点关系。
至于右眼皮跳跟不顺有没有关系,可以用事件统计矩阵做试验。不过做之前,要给不顺下个定义,比如,上下班堵车,或坐电梯脑瓜被夹。
假设一共统计了50天后,得出如下结果:

那么你会发现,50天里有46天堵车,不管眼皮跳不跳,堵车都堵得让你跳,所以跟眼皮跳没什么关系。
至于那些保健品的广告,如果不是处方药却吹说有治病的功用,十有八九是骗人。确实想要买,让销售的人提供下能证明广告属实的科学实验报告。
如果提供不了,记得让卖的人签个类似这样的保证书:如果三个月内本人如果没减掉20斤以上,请赔我精神失望费十万。
作者:关土
链接:https://www.jianshu.com/p/fab00af0be01
来源:简书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