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好看的国产轻喜剧

电影界喜剧片一直长期霸占票房排行榜,电视剧届喜剧也是观众喜闻乐见的剧中。好的喜剧影响一代人,成为群体记忆。
【准情景喜剧】
不同于情景喜剧完全在影棚里拍摄,许多“准情景喜剧”还是有部分外景实拍镜头,也没有“标准”的罐头笑声。打个比喻,情景喜价更像现场话剧,早期不少国内外情景喜剧有“观众”在看台上观看的。而“准情景喜剧”还是按电视剧手法拍摄,只不过场景比较单一,主要通过人物之间的对话制造笑料、推动剧情。
编辑部的故事
1991年播出,由葛优、侯耀华、吕丽萍等人主演。该剧算是标准的“准情景喜剧”,当时国内还没有引进“情景喜剧”这种类型,此剧可算是国内情景喜剧的萌芽阶段。

此剧的编剧王朔、冯小刚、马未都。也正是在王朔的提携带领之下,冯小刚踏上了其影视之路。最终成为第五代导演中的佼佼者。

观复博物馆馆主马未都先生,除了是此剧的编剧之外,后来根据自己开歌厅的经历,制作了同类型的轻喜剧《海马歌舞厅》。

何不游戏人间,管它虚度多少岁月
何不游戏人间,看清恩恩怨怨
何不游戏人间,管它风风波波多少年
何不游戏人间,不如展开笑颜
不成眠

一、英式情景喜剧
英达从国外将这种类型的剧引入国内,带着兄弟英壮、英宁一起拍摄了大量的情景喜剧,在国内培养了大量的人才,堪称国内情景喜剧之父。
1.我爱我家
1993年,内地第一部情景喜剧,由英达执导,梁左编剧,文兴宇(傅明老爷子)、杨立新(贾志国)、宋丹丹(和平)、梁天(贾志新)、关凌(贾圆圆)主演。

导演英达与编剧梁左一起开拓了情景喜剧这片蓝海,但开局即巅峰。之后英达导演一直在此领域耕耘,但无奈起点太高,观众总要求其更上一层楼。后来的作品虽也不乏佳作,但都无法更上一个台阶。
2.东北一家人
2001年,英达执导,李琦,彭玉,金珠,巩汉林,吕小品,李颖等主演。东北笑星除了占据晚会小品喜剧之外,也开始占据电视喜剧。此剧聚集了国内不少知名笑星,也捧红了许多新星。

山挺尖是长白山,水挺甜是辽河源
米挺粗是高梁米,人挺糙像棒子面
俺们家就是你们家,你来不来
你的事就是我的事,你干不干
二人转现在万人转,你转不转
黑吉辽现在好极了,得看一看

3.西安虎家
2004年,由李琦,王木犊,郭达,王馨悦主演。总导演英达,导演李琦。该作聚集了西北一众著名笑星,想复制《东北一家人》的成功,但无奈作品质量一般。

【梅言梅语】
经过那么多年春晚小品的洗礼,东北有了深厚的喜剧积淀,东北方言一张嘴,观众就有想笑的条件反射。与此同理,天津在相声界的多年积累,让天津话自带幽默。而西北则缺少此方面积累。虽然李琦、郭达、王木犊都是笑星,但各自分散为战,没能将强烈的“西北风”喜剧作品烙印在人们心中,未能形成集团化的力量。甚至很多观众以为笑星李琦是东北人。
4.闲人马大姐宇宙
2000年开始播出,陆陆续续拍摄了260多集。由英达指导,蔡明(马小燕)、李建华(王援朝)、虞梦(王艾嘉)等主演。
马大姐系列的情景喜剧(闲人马大姐、马大姐和邻居们、党员马大姐、马大姐外传、马大姐新传、超人马大姐等),组成了"马大姐宇宙"。
相声演员李建华也焕发了“第二春”,凭借马大姐夫又红火起来。而女儿扮演者虞梦,几乎成为情景喜剧届第一“闺女”。

5.地下交通站——抗战情景喜剧
2007年播出,由吴樾(水根)、刘金山(白翻译)、颜冠英(贾队长)、熊伟(黄金标)、赵卫东(黑藤)、程六一(野尻)等人共同主演。

这就是一部以抗战为背景的纯搞笑的情景喜剧。里面汉奸贾队长与鬼子“黑藤”两个角色是重点搞笑角色。本剧还有第二部,无法与第一部相提并论。
剧主题曲为诙谐幽默的山东小调儿《拉大拴》

一九三七年哪,日本鬼子就进了中原
先打那芦沟桥,后进了山海关
那火车道就修到了济南,呀呼嘿。
鬼子就放大炮啊,八路军就拉大拴
瞄了一瞄准儿,巴勾!打死个日本鬼儿啊。
他俩眼一瞪就上了西天。呀呼嘿。
这种抗日喜剧片,在电影界有潘长江的《绝境逢生》与《举起手来》,以及黄宏的《巧奔妙逃》等。

6.带着孩子结婚
讲述一对各带孩子的男女,组成再婚家庭的故事。原版人马将同名小品搬上了春晚,由李咏客串做小品中的婚礼主持。话说春晚主持人特别喜欢客串小品。

与这部剧家庭背景结构相似,内容相仿的,就是大名鼎鼎的“家有儿女”。
家有儿女——模仿与创新
林丛导演的这部大剧,共有四部。本剧在宣传时主打中国版《成长的烦恼》。为了能凑齐与之对应的三个不同性格的孩子,采用再婚夫妻各带自己的组成新的家庭的模式。与美剧稍有不同的是,负责搞笑的刘星是二儿子,学霸乖乖女小雪则是大女儿。

或许过了收看年纪,或许珠玉在前(梅梅是十分喜欢“成长的烦恼”的,每次电视播放都要跟着看一遍),总之梅梅对此剧印象一般,剧情涉及有些低幼,只适合青少年观看。
【梅言梅语】
英式情景喜剧的经典作品你,还有《电脑之家》、《候车大厅》、《巴哥正传》。此外,编剧梁左跨界做导演,拍摄了《临时家庭》,由其弟梁天做主演。而其妹梁欢又是英达的妻子,英梁是一家呀。

经历了风霜,道理懂很多。见惯了雷和闪,人生没蹉跎。
迷失在爱与恨,心怀更广阔。遭遇过愁和苦,糊涂最难得。
人间的美与丑,眼明自分辨。面对这天和地,从头说~~
神州起波澜,雄鸡重抖擞。市井出英雄,处处显身手;
颗颗螺丝钉,平凡最风流。腹内乾坤转,敖立在潮头!
滚滚长江东逝水,怎拒那涓涓细流?

英式喜剧还特别喜欢拍一些人们不太熟悉的行业的故事,比如:心理诊所、旅行社的故事、售楼处的故事,以及专门讲中介服务的“一手托两家”。通过这些剧,可以增加人们对这些行业的了解。比如梅梅第一次知道原来中介服务不只是房屋出租那么简单,为生产企业与代理商、消费者之间穿针引线等等都是中介的服务范围。剧中还专门提到了有不法之徒想利用他们做中介进行诈骗,被见多识广的陈宝国识破了骗局。

二、尚敬情景喜剧
进入新千年,尚敬导演扛起了情景喜剧的大旗。昔日英达导演+梁左编剧的黄金组合给了国产情景喜剧以巅峰开局,新世纪后尚敬导演+宁财神编剧成为了新时代情景喜剧的代言人。
1.武林外传——古装情景喜剧
2006年播出,由尚敬导演执导,宁财神编剧,由闫妮、沙溢、姚晨、喻恩泰、姜超、王莎莎等演员主演,对很多年轻人来说是新时代情景喜剧的高峰。该剧也将各位主要演员捧红。

不过,作为一个武侠小说迷与评书爱好者的梅梅,对其中很多武侠梗的后现代解构,心中是颇有微词的。
2.炊事班的故事——军旅情景喜剧
2002年第一部播出,由尚敬导演,洪剑涛,范明,周小斌,沙溢,姜超,毛孩等主演中国第一部军旅题材的情景喜剧,共三部。
班长胖洪,班副老高,老兵帅胡与老周,新兵小姜与小毛,各个性格鲜明,炊事班就是一个大熔炉,大家各显其能。

2008年原版班底打造出衍生剧《出派出所的故事》,以及2009年以女兵为主角,炊事班众为配角的《卫生队的故事》,形成了“炊事班宇宙”。
【梅言梅语】
1999年春晚上演了一个军旅小品《真情三十秒》,讲的就是部队炊事班的故事,由孙涛(班长)、林永健、毛孩、范雷、周炜表演。此剧与炊事班故事的角色设定十分相似,小品中的演员也参与此剧的演出。推测此小品的成功,与此剧的诞生有着某种关联。

3.都市男女、健康快车、无敌三脚猫等
前两者都是尚敬+宁财神的组后所打造。健康快车经常采用打破第四面墙的“健康科普”方式,直面观众讲解健康科学知识。而无敌三脚猫则是一部以儿童主角的情景喜剧。

三、地方喜剧
1.东北喜剧——从小品到电视剧
刘老根
2002年,由赵本山指导,赵本山、范伟、高秀敏、李静等领衔主演的现代乡村喜剧首映。正式拉开了赵氏喜剧的电视剧时代,从此赵本山将重心逐步放在了电视剧事业上,慢慢淡出春晚小品舞台。

本剧的喜剧担当有药匣子李宝库(范伟)与大辣椒(李静)夫妻担当。本剧主要演员都是赵本山多年来喜剧小品路上的搭档,也有一些新演员(阎学晶等)通过此举战露头角。但大多数人都不是本山喜剧传媒的人,也不是他的徒弟。
真正开始捧徒弟上位,完全把控整个演员与剧组的时代是从2006年第一部《乡村爱情》开始的。通过此剧逐渐将关键角色都替换成“自己人”。
乡村爱情宇宙
目前本系列剧已经有十二部:《乡村爱情》、《乡村爱情2》、《乡村爱情故事》、《乡村爱情交响曲》、《乡村爱情小夜曲》 、《乡村爱情变奏曲》、《乡村爱情圆舞曲》、《乡村爱情浪漫曲》、《乡村爱情进行曲》、《乡村爱情协奏曲》、《乡村爱情11》(又名乡村爱情狂欢曲)、第十二部《乡村爱情12》。

通过此系列剧捧红了谢大脚、谢广坤、刘能、赵四、刘大脑袋等多位演员,一大批赵本山的徒弟靠这个系列出名,本山传媒的重心已经转变到电视剧行业。
潘长江的喜剧世界
《清凌凌的水蓝莹莹的天》与《笑笑茶楼》
在赵本山小品与电视剧的大力推广下,东北二人转响彻全国,自己的“刘老根大舞台”四处开花。众多东北小剧团全国串演,但接触多了之后观众发现二人转里“三俗”内容太多,引起了不少争议。
潘长江在其主演的多部电视剧中就大力推广“绿色二人转”:减少“说口”所占的比例,净化去除荤段子,还二人转为地方戏曲的本色。《笑笑茶楼》就是这种作品。

《清凌凌的水,蓝莹莹的天》以经济开发的同时,保护农村生态环境,治理污染为主题,亦是深扣时代脉搏。
2.天津喜剧
杨光的快乐生活——嘛钱不钱的,乐呵乐呵就得了
杨光的快乐宇宙,包括:《杨光的快乐生活》、《杨光的快乐生活2》、《杨光的快乐生活3》、《杨光的快乐生活4》、《杨光的快乐生活5》、《杨光的快乐生活6》、《杨光的新生活》、《杨光的爱情故事》、《杨光的夏天》和《杨光那些事》。

【梅言梅语】
天津方言,太哏儿了,自带逗乐属性。随便两人一对话,就是段对口相声,一个人独白那就是一段天津快板,不愧是曲艺窝子。何况主演杨光的杨议本身就是相声演员,他自导自演与编剧韩兆(饰演条子)珠联璧合。
3.川蜀喜剧——非情景喜剧
傻儿师长(1992年),傻儿军长(1998年),傻儿司令(2001年),由川蜀笑星刘德一主演。

巴蜀喜剧代表作品还有“傻儿师长”刘德一主演的《凌汤圆》,以及由三大笑星刘德一、沈伐、李伯清(散打评书)主演的《王保长今传》。

4.广东喜剧
外来媳妇本地郎
作为广东本土情景喜剧,它是中国电视史上播出时间最久、播出集数最多、同时段同类型节目收视率最高、影响力最广、经济效益最好的电视系列情景剧。

后来大火的上海姑娘刘涛就出演过本剧中的三儿媳。梅梅也是一眼看到她,就知道必定是未来之星。
广东作为最大的方言区之一,粤语台一直在本土占有极高的地位。以普通话为主的卫士台,在当地却影响不大。这种语言差别,也大大制约了广东本土剧向外传播。
5.台式漫改喜剧
【朱德庸四格漫画】
粉红女郎——改编自《涩女郎》
2003年播出粉红女郎,由刘若英(结婚狂)、陈好(万人迷)、张延(男人婆)、薛佳凝(哈妹)领衔主演。此剧配着刘若英的那首《一辈子孤单》,其结婚狂的形象跃然纸上,大获成功。

2005年播出续集《摇摆女郎》,由叶童(结婚狂)、林熙蕾(万人迷)、王海珍(男人婆)、薛佳凝(天真妹)等主演的爱情轻喜剧。但此剧质量远不能给第一部相提并论。

片尾曲是刘若英唱的《孤单一辈子》
我想我会一直孤单,这一辈子都这么孤单
我想我会一直孤单,这样孤单一辈子
天空越蔚蓝,越怕抬头看。电影越圆满,就越觉得伤感
有越多的时间,就越觉得不安。因为我总是孤单,过着孤单的日子
喜欢的人不出现,出现的人不喜欢。有的爱犹豫不决,还在想他就离开
想过要将就一点,却发现将就更难。于是我学着乐观,过着孤单的日子
当孤单已经变成一种习惯,习惯到我已经不再去想该怎么办
就算心烦意乱,就算没有人作伴...
自由和落寞之间怎么换算,我独自走在街上看着天空找不到答案,我没有答案。

粉红女郎大获成功之后,朱德庸的双响炮,醋溜族等作品也被搬上荧幕。
喜剧,是社会现实的一面哈哈镜。
它用极度夸张的手法,扭曲的行为逻辑,折射出人的可笑。
好的喜剧,欢笑过后,让人深入思考,甚至品出些许悲凉。
好多喜剧演员,逗乐观众的同时,自己却沉默寡言,甚至抑郁。
喜剧的背面,是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