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女前线|404小队现实科普】

本文首发于公众号 少前情报姬
与第一弹社区
禁止任何形式的转载
(注:封面来自官网图册)
文 | X兔 排版 | 韩晓
今天来讲述的是关于404小队的现实科普!
大家好,我是X兔哒!

404小队在游戏中和AR小队一样是剧情主角队,相似的地方有很多,例如极为强大的输出能力


“如果你没见过木星,那我送你去看看”——BY M4A1


“我技能还没打完你怎么就倒下了”——BY G11
又或者都有着幽灵一样的成员

(“我为AR小队立过功.......”“我为UMP45流过血......”)
就连成员的身材都有一样的地方——

(此时,X兔遭受了连续面部攻击)
好了接下来说不一样的地方

AR小队和404小队虽然相似的地方很多,但是不同之处也不少,例如相比于核心人物为AR的M4A1,404的核心人物是作为SMG的UMP45

而AR小队队名来自于AR步枪,404小队则是以其执行的任务类型来命名,因为404 not found即“不存在的小队”
类似于在敌后进行渗透和破坏的特种部队,故而404在剧情里和格里芬以及AR小队并不算是同类的势力,虽然经常一起作战
此外还有AR小队成员均出自于同类设计,但是404小队几乎是各不相同的几款枪
接下来会讲述404小队的现实情况(本文的枪械图片和知识主要来自于枪炮世界网)


哦对了,404小队和AR小队一样,也有自己的专属家具,例如

(UMP40:“那我呢?”)

首先是404小队里理应是心理年龄最幼小,但实际上现实年龄最大的G11突击步枪


剧情里的g11形象懒散不爱动弹,心智有问题,遇上boss也曾有过被吓得腿软的情况,此外还经常需要HK416背着她跑不然走都懒得走
那么现实里的g11是啥样的呢
首先二战后轻武器迎来了一次更新换代,各主要国家都对自身现有的主力轻武器寻求替换,而设计研发新武器的经验则主要是来自于一次二次世界大战以及朝鲜战争
在前篇文章中说道,美国在这个时候选择了M14步枪,同时利用政治力量打压英国,让7.62x51mm弹成为了北约制式枪弹,于是作为北约成员国的德国(当时是西德)也同样使用了这种弹药作为主力武器G3的子弹

G3步枪,1959-1996年德军的主力武器

而当时西方国家的全威力弹步枪三杰,即G3和FAL和M14(后来这类发射全威力弹的步枪也被称作“战斗步枪”)
其中M14精度最好和可感后坐力最小,但是设计最保守,就是个“超级加兰德”,故而三者之中综合评价是最低的
FAL虽然为比利时研制,但是此枪原先是作为英国EM2突击步枪的备案设计的,所以英国在EM2突击步枪计划被美国搅黄以后就采用此枪作为制式武器,之后此枪被英联邦各国纷纷采用。
G3性能介于FAL和M14之间,是三者之中变形枪最多的,而德国的HK公司很长一段时间步枪机枪冲锋枪均以G3为基础改进而来,故而也被调侃成“万物起源G3”
FAL由于设计和综合性能是三者里最好的,产量也最大,达到2000万(数据来自WIKI百科,G3和M14同),G3次之为800万,M14则最少只有130多万
但是德国当时认为,这只是一种“应急措施”,因为传统的枪械不管是使用全威力弹的步枪,还是使用中间威力步枪弹的步枪,均不能为士兵交战从跟本上提供更好的作战效果
早在二战时期,德国就已经设计了极高射速的MG42通用机枪,因为德国和美国的经验一样,经历过世界大战的德军认为,敌人不是靶子,单发射击的步枪要命中运动中的敌人是很困难的事,故而只有在短时间内对一个区域发射大量的子弹,才有可能在这个区域里压制和杀伤敌人,所以MG42的高射速也是为此而设计的
(50年代美国的“齐射”计划也是证明了高射速对于命中率的提升是有效的)
但是高射速会带来弹药的消耗非常快的问题,而且枪管升温快又需要频繁更换枪管,此外虽然高射速是很容易设计的,例如早期的汤普森冲锋枪射速高达1500发每分钟,但是高射速带来的后坐力和操控性低下是解决不了的问题。不论如何,射速越高,后坐力就越大,当后坐力大到射手无法有效控制武器时,高射速就弊大于利,虽然MG42本身空枪重11KG,还有两脚架以减少操控性方面的问题,但这种作战重量远比11KG高的机枪显然不可能给士兵配发人手一把
(二战期间MG42在步兵班里需要一个3人机枪组专门伺候,而标准的MG42机枪组甚至需要6人)

图为二战时期德军步兵班中的三人机枪组(图片来自于搜狐网),从左到右分别是:持有机枪负责射击的机枪手,负责弹药装填和搬运和替补的副射手,以及负责搬运大量弹药的德国产双足牲畜

于是在这个基础上,传统的枪械被认为已经发展到了几乎极限,需要另开道路才能让轻武器获得新的发展
于是1967年到1968年,德军和hk公司和瑞典的诺贝尔火炸药公司达成了协议,即研发无壳弹步枪以及其配套的设备,其中诺贝尔火炸药公司负责研制其发射药,这就是g11的起源

“G11,你到底想说什么!”

“我不当传统AR啦!”
无壳弹步枪是一种在二战时期美德均有研究的武器,但是因技术原因而作罢
而德军则是希望通过突破无壳弹步枪的技术限制,一举超越小口径和中口径步枪,让士兵的作战能力大幅提升
从理论上来说,无壳弹步枪因为没有金属弹壳,减少了射击时的抛壳动作,故而减少了枪械自动射击时的内部结构自动运行时间,对于提升射速有利,也不用担心污垢从抛壳口进入枪中,再加上运作过程中的步骤减少,所以减少了在这个环节上发生问题的可能,对于可靠性的提升有一定的帮助
而射速和后坐力方面的解决办法是弄了一个速射机构,它能让无壳弹步枪在极短时间内打出3发子弹(游戏里的g11技能突击者之眼的现实出处),在射手还没感受到后坐力时3发子弹均已出膛,故而这种三连发射击过程中不用担心射手因后坐力而无法有效操控枪械造成精度下降和散布变大的问题
于是德国在冷战期间,对于德军轻武器的热情可以说投入到了这种无壳弹步枪也就是g11上
然而理论归理论,现实有非常多的问题需要解决,因为无壳弹也有很多不足
首先是过热问题如何解决

“过热?关我屁事,睡TMD”——BY G11
三连发射速下的g11射速高达2000发每分钟(1974年时的原型枪射速已经达到了1800发每分钟),由于无金属弹壳于是子弹入膛后直接与弹膛接触,又不能在发射时和金属弹壳的子弹那样把弹壳排出枪身带走一部分热量,故而枪械本身升温会特别特别快,结果在1977 年以前的测试时G11就产生了因为过热导致自燃事故,而这很可能困扰了G11直到计划结束
此外,G11的子弹不易于保存,容易受潮,而速射机构又非常复杂,一旦出问题很难快速排除故障,G11的这种问题也被调侃成“枪里塞了个瑞士钟表”

由于这些问题非常突出,故而G11一直修修改改
到80年代时,G11开始能够进行野战测试,1987年开始试产,1989年以后德军测试G11时认为改进以后其精度可以超过G3步枪50%,之后又宣布G11已经达到了可以服役的状态,然而随着柏林墙的倒塌,两德统一,加上后来的苏联解体,德国瞬间减少了大量国防压力,于是就裁掉了很多军事计划,其中就包括了研发时间极长投入极大但是前途不明朗的G11步枪
那德军认为可以服役是怎么回事呢?实际上现在依然有不少观点认为G11即使是在计划末期,其枪身的材料耐热方面的问题依然不能有效解决,而在之后美国90年代的ACR计划里,G11参与了选型,却得不到比M16A2高的评价,尤其远距离精度明显不如M16A2

“说出来或许你不信,但是M16A2打的没我准”——BY M16A1
(图片来自于萌娘百科,作者是大家都喜欢的亲爱的薯妈)
这相比于高于G3步枪50%精度的说法大相径庭,但是美国方面的说法还是有相当的可信度的,因为g3步枪使用的是7.62mm全威力弹,而G11的无壳弹口径比5.56mm还小,其枪口动能只有1000焦耳多一些,大约只有G3步枪的三分之一,远距离性能比不过是很正常的
后来G11步枪没有装备德军,也没有出口成功,只作为一款德国研发的无壳弹步枪在现在为人津津乐道,而HK公司因为在G11项目上的投入过大,进而财政危机,之后被英国BAE公司收购,2001年以后才被德国买回来,而在英国收购期间,发生了这样那样的事

“破产了?关我屁事,睡TMD”——BY G11
最后来一张G11上刺刀的图片

“信不信老子一钢琴盒劈烂你的狗头”
接下来要说的是关于人见人爱的HK416的前世今生


由于G11计划失败,G3步枪在德军里服役了三十多年没有替代武器,于是德军选中了当时HK公司编号为HK50的一款步枪于1996年作为制式武器,这就是后来的g36步枪

(HK50,即后来的G36)
G36步枪不是AR步枪,但是设计上参考了AR-18
什么是AR-18呢?
就这玩意儿

上一篇文说道,1959年时阿玛莱特把AR-15的生产销售权卖给了柯尔特公司,之后柯尔特公司靠这个大获成功,于是阿玛莱特就不能再弄ar-15相关的了,对此斯通纳为了绕开AR-15的版权,就在之后设计了AR-18步枪
AR-18相比AR-15最大的不同在于不是导气式原理而是活塞式,因此这种采用活塞原理的AR步枪也被称作活塞AR
而相比商业大获成功的AR-15,AR-18没什么人买,但是就影响来说AR-18完全不亚于AR-15,因为活塞AR比起导气AR有着可靠性方面的先天优势,而这正是要考虑极端作战环境的特战队员需要的,至于精度方面则可以通过优异的做工来解决,所以在后来的枪械设计中,不少武器都直接借鉴参考了AR-18

(HK416:???我也是?)
(设计有对AR-18进行借鉴或者直接沿用或者在借鉴基础上发展的各种AR和非AR)
然后80年代,英国因为又一次被美国打压被迫使用5.56x45mm弹,原有的步枪设计无法更改,故而直接赶鸭子上架的把AR-18的结构挪到了SA80的无托结构中,目的是在短期内形成不亚于AR-15发展型性能的武器的战斗力


但是当时英国处于去工业化时期,本土的制造业开始转移,加上一些工人罢工活动和赶工的影响,SA80制式化的L85步枪面临了极其严重的可靠性问题,理论上应该有可靠性优势的AR-18结构却发挥不出优势,故而英军一直对此非常苦恼,于是在HK公司面临财政危机而被英国收购的时候,英军就把SA80的改进项目交给了HK公司
理论的原理和结构上有可靠性优势的l85故障频发,其根源在于生产质量的低劣,于是HK公司主要*****的生产工艺,在2001年的极端环境测试时,l85和机枪型的l86取得了优异成绩,但由于士兵不勤于维护,2001年阿富汗战争依然有问题,于是还带动了“德国人也修不好”的梗的出现,不过在士兵使用规范化以后的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中,L85再没出现可靠性问题
然后问题来了,这些和HK416有什么关系呢?
在HK公司着手改进L85的时候,发现L85的不少生产工艺问题在西方各国的轻武器上都有,于是HK公司在此基础上吸收了不少经验(例如在L85上改进的弹匣后来也被介绍给美国),同时因为G36的活塞原理和l85的活塞原理来自于AR-18,所以HK公司在这过程中对于活塞AR的设计和研发了解越加深入
21世纪初,HK公司的人员在和美国三角洲特种部队接触时,就******问题上达成一致
作为AR-15发展来的M4A1虽然精度优异,但是可靠性方面总是有欠缺,虽然总体表现是可以接受,但是特战队希望有更好的武器,而恰好HK公司这段时间已经在做这方面的改进工作,对AR步枪也有了解,于是把这些改进经验应用到******上,最后出现的整枪产品就是HK416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美国政府对这个并不感兴趣)
HK416是一款活塞AR,故而可以算是AR-18的发展型,但因为是******的,所以认为是M4A1的改进型也没错
由于做工精良,HK416的精度优异,可靠性也相当好,而且因为出生时就配有导轨,故而战术拓展能力也强,此外还由于这是一款AR步枪的关系,所以操作方面继承了M16/M4系列易于操作的优点,对于使用AR步枪的士兵来说HK416可以很容易上手
不过HK416最开始是以HKM4的名号露面的,为啥叫HKM4,因为M4当时是美军的主力武器,这样命名是为了打广告。然而由于市面上做工优异的AR步枪越来越多,打击了柯尔特公司(实际上柯尔特公司不但做工差,要价也高,故而现在美军的M4A1直接外包给FN公司了),故而柯尔特公司为了杀鸡儆猴,就以侵权之类的名义拿HK公司开刀,之后HK公司输掉了官司,于是就改名成HK416
不过当时其实斯通纳武器的版权早已过期,HK416其实是不构成侵权的,而柯尔特没多久也输掉了官司,只是之后HK公司一直把这种枪称作HK416而不是HKM4,原型则是称作416原型枪

而这也是HK416在图鉴里简介的现实出处
而由于HK416的性能优异,在精度和可靠性方面都比M4A1有优势(能在精度上强过M4A1是很难的,HK416也只是略好),加上同为AR易于操作,于是HK416迅速成为了特战队员的宠儿,西方各主要国家的特战队几乎都有采购此枪
不过需要说明的是,虽然HK416得到了很多国家采购,但是基本都不是制式武器,例如韩国海军采购的HK416,只是小批量采购配给特种部队使用,目前转正的国家不多,只有挪威,法国,美国等国家
究其原因,是因为HK416的价格高,2007年提供给挪威的HK416连带配件一起平摊每把枪的价格大约是2000美元
此外西方国家的国防压力小,很多武器装备够用即可,没必要大批量换装昂贵的新式武器。而正式将HK416作为制式武器的几个国家,挪威是国家小人少,所以换装HK416问题不大。法国是因为法玛斯步枪的生产商在21世纪初已经破产,法玛斯缺乏现代化改进和维护,所以直接换用新的步枪了。
美国的情况很特别,HK416虽然性能优异但是比起m4a1确实提升幅度不算太大,在装备给特战队员使用后,大头兵装备HK416和装备M4A1总体看不出什么差距或者差距很小,因为战争里轻武器只会发挥一小部分作用,M4A1精度够用,可靠性也不差,虽然特战队员需求比较苛刻,但是毕竟那种极端环境并不能广泛适用于一线交战部队。所以,美国海陆空三军依然是使用M4A1作为主力武器。
但是美国海军陆战队认为,步兵班里的M249轻机枪虽然持续火力强大,综合性能优异,但是实战中接触的敌人并不需要用M249打完一条200发子弹的弹链来压制,很多战斗只需要30发弹匣这种火力就能解决,故而这种情况下M249的重量就是一种缺陷,不如换用轻便的武器
另外美国海军陆战队人少,编制上只有20万人,主力交战部队则只有一半,轻武器换装压力小,于是陆战队在最近这些年大批量采购了HK416的美国版本M27 IAR(16.5英寸枪管)来换装作战部队,目前美国海军陆战队不少部队均已换装完毕,因此hk416在最近这些年成功在美国海军陆战队转正服役了

(M27 IAR,枪管长420mm即16.5英寸枪管)
最后说一下HK416在流行文化中的现状
首先,因为造型方面的问题,HK416确实被很多对这方面不了解的人们叫做M4,毕竟M4和M4A1不但是美军的主力武器,还在很多射击游戏和影视作品里登场,故而知名度非常高


不过对比的话就能看出来很多区别
由于HK416没赶上CS时期的那种风靡全球的热度,所以主要是在较新的游戏里登场,类似于现在很火的《绝地求生大逃杀》,也就是“吃鸡”,在里边HK416以M416的名义登场,虽然此举很可能是为了规避版权,不过很多玩家也因此误以为M416指的是M4,或者是HK416在美军的编号,因为美军会把制式武器赋予M开头的编号
不过这都是错误的,HK416在美军的真正编号就是M27 IAR,而除此之外HK416没有被赋予其他的编号
此外,我个人接触的最早把HK416叫做M416的游戏是EA出品的《战地4》,很可能就是那个时候带起来的节奏
另外还要区分一些误区,就是在育碧出品的游戏里,经常会有这么一把枪,叫做P416

在AR小队相关一文中已经有提到,这是一款在2006年由POF出产的AR步枪,和HK416并不是一回事
而在同为育碧出品的游戏《彩虹6号:围攻》里,防守方干员耶大头使用了一把HK416型号的武器,为HK416C

这是一款紧凑型的HK416,说白了就是短版的,和少前里的HK416也不是同一类(少前里的HK416尺寸上就不是HK416C这种紧凑版)
此枪在2009年首次公布,是应英国SAS特种部队的要求研制的,不过后来英国SAS没有看上此枪,所以没买,之后此枪被英国汉普郡的警察装备了
另外提一下少女前线目前唯一一个和HK416有着直系亲属关系的枪——G28

至少在斯通纳还搞AR步枪的那会儿,就已经有了“模块化”的概念,说简单点就是可以通过更换个别的部件,直接把一把枪转化成另一把枪,例如很多玩家苦苦等待的比利时FN SCAR突击步枪就可通过更换枪管和机匣的方式把口径从5.56mm转化成7.62mm

虽然理论上这种武器可以拥有“一枪两用”的优势,不过实际上战斗时让士兵从操作突击步枪换成操作狙击步枪那也太为难了点,所以这种优势主要体现在生产便利上
而作为21世纪出现的HK416,自然也有这方面的优势,和SCAR一样也有自己的7.62mm口径型号,HK417

HK417使用7.62x51mm弹,故而杀伤力和射程都比HK416高,算是HK416的狙击型号(虽然现在有个时髦的词对于这种半自动狙叫做“精确射手”步枪)
2009年,德国制定了给G27计划,希望能用新的DMR(就是精确射手步枪的意思)取代G3,而后在2011年,德军宣布HK417的民用型MR308被选上成为了G28
所以,少女前线里的G28,算是HK416的亲妹妹
而在一些立绘里也有一些单方面的互动(毕竟G28不是主要人物,故而这些互动是单方面的)

图片来自萌娘百科,可以看见这个泳装立绘的G28身上携带有HK416的小人偶
于是关于HK416的解说先到此为止,接下来是UMP45和UMP9这对姐妹了

404小队只有这两个是算是出于同类设计的,同枪型但是不同口径

(UMP40:“那我呢?”)
UMP姐妹相比于HK416和G11来说现实里的“魔幻经历”较少,甚至可以用“一帆风顺”形容其诞生和发展,于是能讲的东西远比HK416和G11要少


(直弹匣是使用.45ACP弹的UMP45,因为子弹直径大,也只有25发子弹,而UMP9则是弯弹匣30发)
而这里又不得不提到“矫情”的美国人了
和欧洲9x19mm帕拉贝鲁姆手枪弹(简称帕弹)遍地开花不同,在美国有相当多的使用.45 ACP弹的爱好者,.45 ACP弹就是著名的M1911手枪配用的11.43mm口径手枪弹,而M1911手枪则是从1911年到1985年为止美军的主力制式手枪

就是这位咯
1985年,美军选用伯莱塔92手枪取代M1911手枪作为新的主力制式手枪,此举遭到了不少的反对,不少人认为M1911手枪的停止作用力(可以简单理解为“一枪制敌”的能力)远强于9mm弹的M9(伯莱塔92手枪的美军编号),因此虽然尽管精确度弹容量可靠性均不如M9,但是M1911手枪依然有不少的使用者
(顺带一提,测试时的M9手枪表现非常好的,但列装以后由于图便宜买便宜弹匣结果弄了很多故障出来)

顺带M9是这位
由于在美国M1911手枪和.45 ACP弹有大量的“信徒”,而其他地方基本都不用.45 ACP弹的手枪和冲锋枪,所以欧洲国家也基本没有研发对应口径的冲锋枪
而欧洲国家例如英国,在伊朗大使馆救人质的时候,是使用9mm口径子弹的MP5冲锋枪,美国当时的军警单位也多使用MP5,但是9mm子弹的枪口初速是超音速的,故而消音效果不佳,而且更关键的是美国人特别喜欢用.45ACP弹的手枪就会导致手枪和冲锋枪弹药不通用,在种种难以解决的问题推动之下,美国军警单位对于使用.45ACP弹的冲锋枪需求水涨船高

于是1998年,UMP45交付实验,此枪可以说专门针对美国特警而出现,不但可以很容易安装上导轨,还很容易操作和使用,可以说UMP45的出现满足了美国军警单位的需求,故而出生时就获得了成功
另外1999年6月,著名的FPS射击游戏《反恐精英》发售,作为一款风靡全球的射击游戏,自然少不了当时作为冲锋枪新秀的UMP45冲锋枪

虽然新秀的UMP45的知名度比不上已经有长久人气积累的MP5,不过对于中国很多玩过CS游戏的人来说,这把只有25发子弹,有个前握把弹匣还镂空的冲锋枪应该还是印象深刻的
然后既然有了.45ACP,自然也要有9mm,于是UMP9也在不久之后出现,不过相比于针对美国市场使用.45ACP弹的UMP45,9mm帕弹是遍地开花,如果UMP45是出生即获得成功,那么UMP9还没出生以前就已经注定获得成功了,因为UMP冲锋枪不仅是针对他国市场,还打算用于取代MP5冲锋枪,UMP45的射击性能优秀,不但故障率而且精确度也高,可操控性特别好,此外其价格还很便宜,只需要850美元就能卖到UMP45,而MP5的价格要达到1150美元以上
于是在UMP40出现以后,HK公司宣布停产了MP5
好了,关于404小队的讲解就告一段落
本篇完以后将在下一篇讲述额外的AR小队队员RO635以及404小队还没建立时就已经挂掉的UMP40
我是X兔,我们下期再见


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 少前情报姬 获得更多一手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