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认为,它才是世界上最难的游戏

无论你是否承认,拼图都是这个世界上最难的游戏,每个人都曾被这玩意狠狠地欺负过,有的耗尽时间挣脱了枷锁,有的耐心被磨平成了与世无争的仙人,但输家总是大多数。

“高考前需要磨练意志,我所幸大出血买了套HEYE漫画系列,结果半年后图没拼完,倒是成功考进了985。这玩意儿可比高考难太多了,我到现在都没把一个便利店拼完。

“别人说拼图能根治坏脾气,我花了1000大洋想给自己来套狠的,过了一礼拜我把房子给砸了,到现在看见锯齿状都东西就浑身哆嗦。”

极致的平静散发出的诱惑,往往比精神的刺激更致命,一旦踏入其中,将万劫不复。
作为集眼力、脑力、耐心于一身的挑战,拼图游戏就是这样一种杀死所有世俗气息,沉沦在空灵幻境中的体验。

在整个游戏中,你所需要用到的只有时间。
打开盒子,散开图块,然后对照着样板,一个接一个地把它拼上去。尽管拼图圈里老有人追求速度,但这玩意境界显然更重要,即使一个50小块的拼图你花了10年,成功的一刻,肯定也倍感荣耀,就好像书写了一道漫长的历史。信仰、青春都在这一刻完成了绽放。

就好像老有人爱把鸡蛋立起来一样,拼图的过程就是一种自我征服,每一块碎片都代表着思想,每一个阶段都值得细细品味,一个个找到它们,再哼着歌把它拼接上,等你沉醉其中,再也感受不到时间的流动,灵魂就真正得到了升华。

男人成长的过程很漫长,期间除了女孩的滋润,还需要掌控被耐心磨砺出来的潜能。图圈里最忌讳的就是半途而废,只有从一而终,才能完成救赎。

拼图的发展已经有了250多年的历史,早在1760年,就有人把地图剪碎做出拼图,以教育学的名义拿到市面上贩卖,那时的拼图是一种文雅的娱乐活动,但同样也非常小众。

后来,欧洲的旅游热潮将它逐步推上神坛,玩拼图也开始成为启蒙时代绅士的象征,毕竟能拼好一张地图不仅意味着你心灵手巧,某种程度上,还表示你是个通晓地理学说的文化人。

拼图的价格也随之水涨船高,到法国大革命前后,拼图的种类从地理开始转向人文、风景,图画中的寓意也开始探讨自由,最后竟然变成了有钱人的玩物,上流社会的标杆。
一战来临后,拼图的市场才逐渐大规模扩张,底层的消费者也开始加入其中。描绘着城堡、庄园的精美图样,让无数人如痴如醉,忘记了战乱时的艰苦生活,沉浸在美好的幻想当中。

在现今的时代,有人觉得拼图不过是小孩的玩具,除了益智卵用没有,也有人觉得它太过繁琐,需要耗费的时间精力成本太高。但终归只有认真玩过的人才懂那种压抑内心的躁动,忘却时间,战胜自己的那一刻,究竟有多爽快。

时至今日,在互联网带来巨量信息的同时,拼图的教育、传播等特点早已被渐渐弱化。在大多数人眼里,花成百上千元购买一套烧脑神器无疑是智障,而在小众的图圈里,拼图的意义却还始终停留在追寻自由美好的年月里。

你可以把拼图游戏理解为一场喧哗背后的宁静,而那些把一个个锯齿状图块拼成画作的人,就是宁静本人。
用血肉之躯挑战时间的压迫,在狂躁的外表下保持平和的内心,用苦行僧般的态度与自己战斗。尽管它看上去很蠢很宅,但依旧如信仰般存于世界各处。

战斗的等级不同,收获的结果亦然如是。
纯色状的拼图最让人蛋疼,看上去很轻松,实则每拼一块都得回到全局思索,对于设计师来说,能玩好这类拼图,你的工作将再也不需要色板。

另一种拼图被称为块数增益,也就是大,对热衷它的人来说,块数的扩充永远只是过程,而对于拼图而言,过程又等同于结果。

拼完1000块的想拼2000的,拼完2000的想拼3000,到5000一万就成了神人,要是全都轻松搞定,就可以开始尝试超大版本了,比如下面这个拿吐司拼图的行为艺术。

当然,真能拼完这些,估计也得40岁了。
百度百科里说,拼图拼凑的不仅仅是照片,还是一个故事,一缕回忆和温情,在我看来这是扯淡。
拼图实际上就是一种挑战,享受的是一次次在漫无边际的孤独中,战胜自己的快乐。



人这一辈子总得做点什么了不起的事儿,在金钱和权力这些世俗的东西以外,自我的渴求说不定能给你带来更多的满足。
就像有人愿意花费上百万去登高山、闯沙漠一样,虽然看上去是毫无意义的行为,但过程本身或许又能带给你完全不同的体验。
拼图不也正是如此吗?
微博:BB姬Studio
微信公众号:BB姬
